谈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中“蔡”的变迁

2009-01-12 08:42任德果
关键词:蔡襄蔡京米芾

任德果

在宋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四大名家“苏黄米蔡”,他们分别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其中,蔡襄(公元1012~1067年),是宋书四大家中的长者,较苏轼大二十四岁,在他去世时米芾才是十二岁的孩子,按照我国尊老传统,无论如何也不该把这位长者排在第四位。据史学家推断,原来这个“蔡”指的是北宋末年宰相蔡京。

蔡京(1047~1126),北宋名臣,字元常,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实行变法;次年,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短短数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当时,反对变法者却众多,甚至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出面,带头反对。后来神宗动摇,罢了王安石的官。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在反对派面前,这个兴化之子却无立锥之地,终被逐出京城。

由于高太后临朝听政,对变法者大打出手,使北宋政权又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任命章淳为相。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

宋徽宗即位后,蔡京左迁尚书左臣右仆射。其时,童贯奉徽宗之命收集书画古董,蔡京认为时机难得,于是对童贯极力奉承讨好,因此备受赏识,前后四任宰相,长达16年之久。大观年间,拜太师。政和二年(1112年),封鲁国公。

蔡京在任相期间,投机钻营,欺下媚上。为了排斥异己,不择手段大肆罗列罪状。首先是司马光,其他如文彦博、范祖禹、苏轼、苏辙、晁补之、黄庭坚、秦观等共309人被列为奸党,并刻石文德殿门。又自书《元祐党籍碑》,颁令郡县皆刻石,大肆迫害与自己不同政见者。他设应奉局和造作局,为满足皇帝的雅趣,大兴“花石纲”之役,到处采集名花异石,为运一块高达数丈的太湖石,动用役夫数千人,沿途不惜拆桥毁城,许多破产的商人自杀,农民累死道旁;建延福宫、艮岳,从全国运来数不清的奇花异石,大造七彩楼阁,山上放入珍禽异兽,皇帝大驾光临,成千上万的珍禽飞集左右,造成一种人间仙境。这座前所未有的皇家动植物园被命名万岁山,后更名艮岳,工程极为浩大,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刮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人称他为“六贼之首”。徽宗昏庸无能,在蔡京的怂恿下,极尽奢华,老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终致亡国,自己也被金人掳去。因此,在《宋史》中将蔡京列入“奸臣传”,遗臭万年。

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据史料记载,蔡京被流放岭南,临行之前,他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一大船,却中途被饿死,何也?原来,沿途老百姓憎恨这个巨贪大恶,不卖给他“食饮之物”,从开封到长沙,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盘菜、一杯茶。到长沙,无处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病困交加,饥寒交迫,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与背贴”,饿极而死。史载,蔡京死后没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尸,埋进专门收葬贫病无家者的漏泽园中。万千钱财今何在,千古留下唯骂名。

然而,这位恶贯满盈的奸相,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他的书法,跻身于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中。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

蔡京手下有两个衙吏,见蔡老爷一到便各执一把白绫团扇为他打扇,一日,蔡京一高兴,在扇上各写一首唐诗。过了两天,那两人忽然衣着光鲜,喜气洋洋,原来那两把扇子卖了两万钱的天价。蔡京写的大字更是举世无双,据载,他可用丈把长如椽粗的巨笔写出绝妙的大字,当时传为佳话。

蔡京的文采与书法,确曾享誉天下,冠绝一时,只可恨,他人品极坏,恶贯满盈,臭名昭著,人民痛恨他,在他死后,他的碑帖被毁掉,他的名字也从宋书四大家中剔除,换上了忠厚、正直的蔡襄。

蔡京存世作品极少,我们打开《三希堂法帖》可以看到寥寥数字的《节夫帖》、《宫使帖》。之外,实难再找到其字迹。

蔡襄为人不卑不亢,坚持正义。在他刚考中进士不久,就遇到范仲淹、欧阳修,因廉洁秉公反遭奸臣陷,被贬官流放,他不怕打击报复,不怕丢官,以诗的形式仗义执言,抨击权奸,伸张正义,从那时起,蔡襄就受到人民的喜爱,后来他出任泉州郡守,不仅清廉,还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建造了一千多米长的万安大桥(现名洛阳桥),造福千秋万代。在他去世后,人民仍怀念他。在桥南修了蔡襄祠,把他亲自书写的《万安桥记碑》,立于祠中。

在宋书四大家中,蔡襄的楷书写得最好,他的字笔笔精心,处处精丽,愈看愈美,倍受世人称赞。他留世的楷书还有《告身跋》,他的行书、草书也很有功夫。实际上,蔡襄为宋朝书风的形成,做了良好的开端。

艺术是人民的。一个人,字写得好,人品也好,人民才会承认他,学习他的书法,否则,人品不好,字写得再好,人民也不会买他的账,从宋代书法四大家中“蔡”字的变迁,足可说明这个问题。

历史像大浪淘沙,涤荡尽一切污泥浊水,留下来的是闪光的金子。

猜你喜欢
蔡襄蔡京米芾
一张纸开悟“笨小孩”
胡子怎么放
用“心”写字
两者须得兼
实话
蔡襄拒为皇后写碑文
蔡襄之母:被皇帝奉为“君谟”
天噬
在棺材里等死的才子
颠人舍命为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