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热线

2009-02-26 08:18刘承焜
琴童 2009年2期
关键词:短处爱心交流

刘承焜

我女儿7岁了,与同学交往不太自信。以前有一个同学总是欺负她,比如要她带吃的给她或不许她穿裙子去学校。后来跟老师交流了,虽然批评了那个孩子,但是也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最近还经常有班上的男孩子逗她或是推倒她。我是不是该让孩子以暴制暴呢?我该怎么教女儿与这样的同学交往呢?

广东东莞邓林

这位家长提出的问题很具有普遍性。造成孩子不太自信的原因很多,如家长经常批评、呵斥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老提不上去,其他孩子的讥笑和欺负等等。这位家长的孩子不太自信,显然与她的同学经常欺负她有关,但据此家长就要教育孩子以暴制暴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小女孩如何与这样的同学交往呢?

第一,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首先,要让孩子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因为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七八岁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往往认识不足,有时可能会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导致失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父母要引导孩子量力而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应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

其次,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告诉孩子,有时社会评价一个人不一定是正确的,但需要个人正确地对待自己。比如,牛顿、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小时候都曾被人们称为“笨”孩子,可是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再次,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对自己进行积极、正确、客观的评价,并且认识到任何人都具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短处或不足。要相信并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不会因为某些同学的欺负,就变得缺乏自信。有了自信,与同学的交往就会更加平等化,受欺负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少。

第二,家长要教育孩子平等待人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欺负她的孩子的“错误”应当批评,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些孩子就是坏孩子,他们也是自己的同学,虽然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如果我反过来欺负她,是不是也会给他带来了痛苦呢?想想这是一个好学生应该做的吗?

其次,要让孩子与他的同学有交流的机会。家长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孩子,对于自己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之事,家长可以“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这样,家长以平常的心创造些机会,让这些孩子交流一下,如孩子放学后或双休日,可以邀请这些同学到家里玩,这样孩子一边玩一边交流,自觉不自觉就说出了心里话,关系自然就融洽了,同学之情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孩子受欺负的事估计也不会再出现了。

再次,要教育孩子有爱心。要让孩子清楚,欺负人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孩子是有爱心的。也正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爱心,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充满爱。那些欺负人的孩子,或许就是因为缺少关爱、缺少信任、缺少理解,才有这样的举动。如果用我们的爱心,消除这些孩子心中的痛,他的心灵会得到抚慰,他的内心就会充满阳光,试想这些孩子还会欺负其他的孩子吗?

猜你喜欢
短处爱心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不能总盯着别人的短处——《小乌鸦》读后感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