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侵占了我们的水源

2009-05-14 13:37
杂文选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瓶装水玻利维亚水源

滕 月

蓝色、白色、黄色的塑料桶排成几十米的长队,一直延伸到惟一的自来水龙头前,没人知道,清澈的水什么时候会流出来。

一个南非祖鲁族的小姑娘已在烈日下站了五个小时,村子里的很多人和她一样,早早就等在那儿。大人们席地而坐,几个调皮的孩子拨弄着水龙头的开关,但无论向哪个方向旋转,都没有一滴水流出来。

在玻利维亚,一个妇女爬上高高的土坡,望着不远处的净水厂。围墙和铁栅栏隔开了两个世界——里面,是像私有财产一样被锁起的干净的水;外面,是一张张因缺水而干裂的嘴唇。

世界上有70%的淡水用于农业,20%用于工业,只有10%是供人们饮用的。在很多欠发达地区,原本不足的水资源被国际水公司垄断着,穷人喝上洁净的水成为一种奢望。

纪录片《川流不息:水之爱》带领人们近距离观察世界上最大的三个饮用水公司——Thames、Suez和Vivendi,如何获得了日益短缺的水资源,迫使贫困人群为洁净的水支付费用。

在南非,稍微富裕点的人会用手里的水卡获得饮用水,有水与没水,取决于有钱或没钱,国际水公司经营着这些地方的饮水系统,他们的目的是盈利。

因为没钱,消费不起国际水公司净化过的水,穷人就只能喝小河里的水。村子里的河既是排污河也是取水河,尽管人们会将打上来的水蒸煮处理,但被污染的水还是通过厕所——地下水——江河这个链条回到人体,于是人们生病直至死去。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疾病80%与不良水质有关,平均每八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与水源有关的疾病。十分之一的玻利维亚孩子因饮用不洁的水,在五岁以前夭折。

人们能把空气据为己有吗?不能,那为什么水能私有化呢?这是影片一直追问的问题。

玻利维亚政府正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下与国际水公司签订合同,将水源出让,于是,这些本该属于公共资源的水被国际水公司当做商品出售。

“人们因石油而发动战争,水可能是下一个石油。”这并不是危言耸听,1999年玻利维亚人民就曾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水资源。

人们愤怒地冲上街头撕碎国际水公司的广告牌,妇女们用柔弱的身躯对抗强大的国家机器,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却弥漫着硝烟,人们用血和泪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水源。

当水资源紧张地区的人民不得不用暴力讨回珍贵的水源时,加利福尼亚高级餐厅里的情侣,正忙着从琳琅满目的水单中选出最喜欢的一款瓶装水。美国去年一年在瓶装水、桶装水上的消费额达到了一百零八亿美元,四分之三的人会选择饮用瓶装水。

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瓶装水比自来水安全,可是调查显示,很多瓶装水“高山采集”的广告词并不真实,其中三分之一只不过是城市中的自来水,同等数量的瓶装水价格是自来水的一千六百倍以上。

水公司赚取了巨额利润,美国整个水行业的产值达到四千亿美元,仅次于石油与电力行业。

拥有近七十种瓶装水品牌的雀巢公司,选择了美国密歇根州作为水源采集地,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在水源涵养地大量抽取地下水,经过工厂灌装处理,地下水顷刻间变成了价格不菲的瓶装水。

对一个地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将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对于塑料的大量需求和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无可挽回的恶性污染。

所有这些换来的是私人公司的巨额利润,于是人们愤怒了,当地居民将雀巢公司告上法庭。

这是公共权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较量。

《川流不息:水之爱》呼吁联合国添加第三十一条人权宣言:“人人有权享受充足的饮用水,没有任何人可以在经济情况不佳的情况下被剥夺这个权利。”

【原载2009年4月1日《中国青

年报·冰点·探索》】

插图 / 饮水权的分配 / 墨者

猜你喜欢
瓶装水玻利维亚水源
水源探测器
自制饮水机
水源头
寻找水源
瓶装水上的广告
跳起来
祸从天降
你分得清这些水的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