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论与百姓对话

2009-05-14 13:37冯印谱
杂文选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时评版面杂文

有人说,杂文与时评水火不容、势不两立,这话在别的报刊也许是实情,但在《三晋都市报》是找不出痕迹的。从杂文版面分离出来的以评论为主的时评版,被设置在报纸的A3版,紧跟本报品牌——特稿之后,且一周五期,篇幅之多、版面之重是不言自明的。集结了全国众多杂文作者的优秀作品,质量之高,栏目之多,作者之广泛在同类报纸中并不多见。当然,这与本报一贯秉承的人文理念有关。

栏目设置自成风格

2004年7月改版时增加的时评版,是从原来的杂文版面中分离出来的,那时候一周两期,周一、周三与杂文版轮流面世。

针对本报品牌——特稿,2005年开始,我们在每周一固定做特稿主题评论,主要采取定题约稿的形式,通过评论这种方式对本报有影响的报道进行新一轮冲击。其中,《拿什么拯救“私了”悲剧》、《赌博书记如何炼成》、《是什么让爱偏移了方向》、《欲望,横在幸福头上的一把刀》等作品影响较大。2005年9月,对星期三的时评版进行了栏目细分,除了保留“三言两语”外,还新增设了“视点”、“聚焦”、“快评”、“观点撞击”四个栏目。

2006年本报再一次改版,这次改版加大了时评版的力度,将原来一周两次的时评版改为一周五期,并将版面前置到A3版,足见我们对当下社会批判的重视和关注。这也是本报一贯重视杂文和时评的延续。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们在时评版中设置了名家专栏,约请国内知名杂文和评论名家执笔,共设“双塔走笔”(冯印谱)、“快人快语”(潘多拉)、“说白道黑”(盛大林)三个专栏。四年的时间,三个专栏一直坚持不懈,逐渐形成了本报一个显著特色。三个专栏作者关注的角度不同,杂文各具风格、精彩纷呈,且基本有了较为稳定的阅读群体。

除了每周一、三、五的专栏外,时评版还设置了“新闻视野”、“街谈巷议”、“三言两语”、“漫话世象”等栏目。

编辑理念彰显平民意识

在新闻同质化的时代,新闻传播的快捷给了编辑更多的发挥余地,也给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杂文和时评版的作品摆脱时评的枯燥、说教,让杂文的艺术元素与深度融入其中?在以此为指导和追求的编辑理念上,我们坚持扫描社会现实、挖掘社会弊端、透视生活世象、关注弱势群体,在人文情怀的宗旨下,我们竭力站在百姓的角度、把握时代的脉搏,将新鲜的资讯和精彩的杂文呈现给读者;在选稿方面,我们以内容可读、逻辑严谨、题材新鲜、观点明确、论述深透等为基准,在精挑和精编上下功夫,将最好的文章奉献给读者。

经过几年的培养和扶掖,时评版的作者从当时的几十人到现在的三四百人,其中很多是山西本地的作者,他们从开始练习写作到勇于发表自己的言论,是本报时评版这块土地助他们茁壮成长,逐渐成为成熟的评论作者。有人说,本报的时评版囊括了天南海北作者的声音。大家就国内外发生的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通过这个版面,以辛辣深刻的视角和人文情怀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了作者的心愿,同时也是广大读者的期望。

读者反馈体现报纸品位

做报纸,读者是我们的上帝。让读者喜爱是我们坚持的方向。

时常有读者打来电话,夸赞时评版敢说真话,能替老百姓伸张正义,希望与作者直接对话。甚至许多读者把作者、编辑当作亲密的朋友,写来信件,寄来精美的明信卡,殷殷之情,令我们十分感动。更让我们对评论、杂文的社会影响力有了更真切的了解,对这个版面的经营有了更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更坚定地在与百姓对话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作者系《三晋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

猜你喜欢
时评版面杂文
画与理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Fine—grained Sentiment Analysis in Chinese
版面撷英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求果
把新闻时评做成报纸的亮点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