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1972—1989年的两德合作关系

2009-09-05 09:56邓红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4期

邓红英

[摘要]在一系列双边条约的基础上,1972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作关系开始确立。对民主德国而言,两德来往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危害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但两德合作有利于世界与欧洲的和平,也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合作关系

[中图分类号]K5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1X(2009)04—0411—0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反对国家分裂,但囿于意识形态对立和权力争夺,两个德国选择了分别倒向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战略,在两大冷战对立阵营建立并将两德纳入其中后,德国分裂长期化、扩大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民主德国从统一立场上退却,积极寻求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外交承认。联邦德国拒绝接受德国分裂分治的现实,对民主德国采取不接触、不承认的政策,在1972年的两德谈判开启之前,双方没有建立正式的官方联系。

一、两德合作关系建立的背景

(一)东西方关系从激烈冷战走向缓和共处

在1955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格局形成后不久,东西方关系就出现了解冻的迹象。赫鲁晓夫修改了斯大林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争以及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苏联想在西方承认其中东欧势力范围的基础上与其缓和关系;由于苏联核武器的发展使东西方军事力量趋于平衡,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开始寻求以对话来阻止苏联军事力量的上升;美苏的核战争危险还遭到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反对。这些因素促使东西方关系由激烈的冷战对抗走向了寻求和平共存。但是,由于在德国问题特别是柏林问题上的矛盾难以解决,东西方无法实现欧洲关系的真正缓和。前民主德国领导人克伦茨认为是柏林墙的修建结束了冷战(第152页),因为,在第二次柏林危机中,苏联没有侵犯英法美三国在西柏林的利益,三国也默认了民主德国在东柏林的主权和柏林墙的存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进一步显示,美苏都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东西方紧张关系进一步松弛下来。在肯尼迪被刺和赫鲁晓夫下台后,美苏的缓和探索一度中断,东西方在欧洲的缓和进程是由法国再次启动的,戴高乐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了包括勃兰特在内的其他欧洲政治家,并促使他们也走上了改善东西方关系的道路。虽然担心联邦德国的东方政策脱离控制,但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的美国对缓和表示了审慎的欢迎,因为美国更不愿意难以应付的苏联的挑战在欧洲出现。随着东方集团形势的稳定和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开始积极推动东西方缓和,以实现西方承认欧洲现状下的和平。在这种形势下,东西方缓和在欧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二)外交困局下联邦德国的政策调整

在1955年与苏联建交后,为了阻止在莫斯科以外的地方也出现两个德国大使馆,联邦德国提出了不承认民主德国的“哈尔斯坦主义”。民主德国反对联邦德国的唯一代表权,虽然没有取得外交承认上的突破性成就,但也挫败了联邦德国在东欧推行的外交包围政策,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奇迹”进一步巩固了其国家地位。随着民主德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甚至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愿意与其发展关系,僵化的哈尔斯坦主义不仅妨碍了联邦德国直接向民主德国施加影响,还使其日益陷入了被动、孤立的地位。

在东西方关系和民主德国状况均已改变的背景下,联邦德国的东方政策和德国政策开始了缓慢而艰难的调整,最初的目标是与东欧国家改善关系以进一步包围民主德国,勃兰特政府的目标则是通过与苏东阵营全面改善关系来达到“以接近求转变”。勃兰特坚信西方必定取得就富裕和自由进行的比赛的最后胜利(第62页),因而,他紧随戴高乐之后积极推动东西方缓和进程。对于德国问题,早在1959年,勃兰特就认为德国问题的解决“应该把希望寄托在渐变上”(第95页)。他还提出了“文化国家”概念(第181—182页),即在俾斯麦统一德国以前共存共荣的德意志族群意识就已产生,二战后德国的分裂和两个德国的差异没有改变文化的整体性,共同的文化使两德人民仍然维持着强烈的民族共属感,这使得德国统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1969年的施政纲领中,勃兰特开始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来称呼民主德国,他没有提及统一和唯一代表权,只是强调:“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20年后,我们必须阻止德意志民族继续互相分离地生活下去,我们要尝试通过一种正常的并存关系达到一种合作关系。”(第329页)为此,他提议两德政府举行平等谈判,实现以条约形式确定的合作。

(三)民主德国的国家利益及外交选择

民主德国建国以来一直注重维护和加强其国家地位,并希望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民主德国很早就存在“两个国家”或“两个政府”的说法,针对哈尔斯坦主义,统一社会党总书记乌布利希声称民主德国是合法国家(第266页)。1955年10月,统一社会党中委会第25次会议还指出,两个德意志国家已经形成,联邦德国军国主义化“造成了使两个德意志国家的统一不可能实现并将其从政治议事日程上抹掉的事实”,今后民主德国对联邦德国侵略作出的唯一抉择“就在于确保和平,在国际法基础上建立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之间的正常关系”(第365—366页)。此后,民主德国努力寻求两德的平等与和平共处,特别是争取联邦德国对其主权国家地位的承认,为此多次提议两德协商关系正常化。

然而,由于担心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危害自身利益,民主德国不仅反对东欧国家的单独缓和行动,也拒绝两德谈判。为了巩固东欧现状、阻止联邦德国破坏华约团结以及保障民主德国的稳定,苏联也反对联邦德国在东欧的行动。但是,1967年初苏联开始与联邦德国进行秘密接触,其目的是拉拢已有独立自主倾向的联邦德国,从而破坏大西洋联盟的团结。在中东欧的势力范围得以巩固和勃兰特政府上台后,苏东国家对举行缓和谈判更加积极。为了避免陷入外交孤立,民主德国不得不开启了两德谈判之门,不再坚持以获得联邦德国的外交承认作为谈判前提。由于立场差距甚远,两德谈判毫无结果,但勃兰特政府与苏联、波兰两国的双边谈判取得了进展。勃兰特政府向苏联施加压力,要求将柏林协定和莫斯科条约捆绑在一起。为了促成两德谈判,苏联通过双边接触和多边协商的多种渠道向民主德国施加压力,在内外逼迫之下,乌布利希被迫辞职,民主德国开始了昂纳克统治的另一个时代。在争取联邦德国的外交承认和保护民主德国在柏林的权益等问题上,昂纳克与前任毫无二致。与乌布利希不同的是,昂纳克更为务实和灵活,在无法抗拒苏联的压力后,他愿意妥协让步。昂纳克清醒地认识到,民主德国无法阻止苏东国家与联邦德国发展关系,他还将两德以及东西方国家之间关系的缓和看作是寻求与联邦德国平等地位的机遇(第335页)。因此,他不是阻止东西方缓和,而是积极参与缓和进程以尽可能地维护民主德国的国家利益。

二、两德合作关系的建立及其发展

两德合作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建立在条约网络之上,从1949到1969年的20年间,两德仅签订16项

条约,而从1969年到1979年的10年时间内,两德签订的条约数达到57个(第169—175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72年12月签订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系的基础条约》(简称《基础条约》)。在条约中,民主德国获得了联邦德国对其主权国家地位的现实承认,联邦德国则使民主德国同意发展和促进两德在经济、科学技术、交通等方面的合作,但两德在民族、统一、国籍、民主德国主权国家地位、两德以及欧洲的现存边界等基本问题上的分歧依旧存在。《基础条约》是两德利益妥协的产物,它不可能完全消除两国之间的基本矛盾,但条约的签订对双边关系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条约主要是确立了一个相互认可的、正常化进程所要求的进一步政治对话的框架”(第85页)。而且,以条约形式规定两国关系正常化,打破了两国之间相互对立、不接触、不往来的封闭局面,为弥合两国人民之间民族感情的创伤创造了条件(第100页)。总之,两德条约涉及的主要是经济和社会领域,有关政治方面的比较少,这表明双边只是进行了功能主义性质的合作,两国关系是政治冷经济热。但是,条约的签订为两德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两德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员来往和经贸关系的发展方面。关系解冻后,两德人员来往明显增多,1979年联邦德国公布的两德来往人数显示,联邦德国前往民主德国旅游的人数(不包括由第三国入境者)从1967年的l 423 738人攀升到1975年的3 123 941人,民主德国前往联邦德国旅游的人数(地域不包括西柏林,人员不包括退休者)在20世纪70年代也稳定地保持在4万人左右,退休人员则保持在10万到14万人左右(第94—101页)。除了直接的人员来往外,两德人民通过电话和邮件进行的交往也大大增多。两德贸易额大幅度提高。联邦德国官方公布的两德贸易数据显示,1955年联邦德国购买额仅5.88亿联邦马克(DM),销售额是5.63亿联邦马克,成交额是11.51亿联邦马克,1971年分别攀升到23.19、24.99、48.17亿联邦马克,1976年又快速上升为38.77、42.69、81.46亿联邦马克。此外,按照《基础条约》特别是《欧洲安全和合作最后文件》的规定,两德还在公共卫生、交通、环境、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0世纪80年代,东西方关系再次恶化,但两德之问的关系继续维系和发展。两德都努力保持两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受东西方关系的影响,民主德国对联邦德国实行了一些强硬政策,但直到1986年4月,昂纳克还在统一社会党“十一大”上强调在两德关系中维护和平始终是最重要的问题。科尔上台后突出统一意图,两德关系一度恶化,但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一致同意避免两德战争。两德高层领导人之间的政治对话继续开展。在《基础条约》签署后,两德政治交往逐渐增多,甚至在美苏关系逐步恶化之时,两德的政治关系仍然继续发展,如1980年、1981年两德最高领导人昂纳克和施密特两次会晤;利用1982年、1984年和1985年参加苏联首脑葬礼的三次机会,昂纳克和科尔进行了会谈。两德的人员交往和各领域的合作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如两德的贸易继续保持增长,1984年上半年民主德国向联邦德国出口的产品高达45亿马克,比上年同期增长12%。联邦德国继续向民主德国提供贷款,后者则继续放宽对两德人员来往的限制。1987年9月,昂纳克对联邦德国的成功访问进一步促进了两德关系的发展,两德人员来往的人数继续增长,许多城市还结为姐妹市。

三、两德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作用

在东西方关系缓和以及联邦德国的积极推动下,两德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双边合作的程度和范围有限,两国主要是在条约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功能主义性质的合作,双方仍然归属两大对立阵营,在政治、外交以及军事方面矛盾众多,两国之间矛盾、冲突与合作并存。

(一)两德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因

1、维持两德合作关系成为民主德国的内部需要。20世纪80年代,民主德国主动维护两德和平与合作,两德关系的发展动力从外部压力变为民主德国的内部需求。首先,民主德国成功地经受住两德交往带来的挑战并将其变为有利因素。在两德开始交往时,民主德国对联邦德国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方面与联邦德国进行合作,另一方面推行扩大两德差别和距离的划分界限政策。两手政策使民主德国经受了两德交往的挑战,大规模的公民出逃事件没有再次出现。通过两德合作与交往,民主德国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也受益匪浅。其次,为了避免卷入美苏核战争的危险,民主德国努力维护德国和欧洲的和平局面。70年代初,德国问题特别是柏林问题得到部分解决,欧洲不再是世界矛盾的焦点,双边合作和交流使东西德、东西欧日益相互依赖。面对再次威胁欧洲与世界和平的美苏核军备竞赛,民主德国一方面站在社会主义联盟一边反对美国的核政策,另一方面又积极争取与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和平共处关系。再次,为了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民主德国需要保持两德交往。民主德国是一个高度依赖外贸的工业国,1989年,民主德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甚至占到其对外贸易总额的50%(第255页),与西方特别是对其提供很多经贸优惠政策的联邦德国保持合作,对其维持经济发展十分重要。80年代后期,为了解决眼前的经济困难和顶住苏联的改革压力,昂纳克更愿意发展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和争取相对容易获得的联邦德国的经济援助。

2、联邦德国政府的根本目标是推进两德关系以走向和平统一。建国以来,联邦德国政府德国政策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其领导下的统一。面对统一困局,勃兰特政府选择了“以接近求转变”策略,即通过两德的交往来促使民主德国发生转变,从而获得最终的和平统一。为了实现两德合作,联邦德国承认了民主德国作为独立国家的现实存在,并表示放弃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为了避免民主德国因害怕而限制两德关系的发展,社会民主党政府还尽量避免危害民主德国的稳定,很少提及两德统一问题。在经济方面,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采取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将两德经贸来往作为国内地区间经济关系来处理,这使民主德国商品可以享受低税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的待遇,目的是促进两德经济关系的发展。科尔上台后,两德关系一度降为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然而,为了维持和发展两德关系,右翼政府小心谨慎地通过经济援助来换取民主德国的让步,1987年科尔政府还以外国元首的规格接待了来访的昂纳克。

(二)两德关系发展的内外障碍

就外部障碍而言,两德分别隶属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敌对分立的两大阵营,两国关系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冷战格局的影响。尽管政治、经济实力不凡,但是两个德国不可能脱离东西方关系的大框架来发展两德关系,更不可能分别离开各自的冷战阵营或者是改变美苏对峙的冷战国际格局。如在80年代初世界形势恶化时,民主德国既想向西方开放,又想维护内部稳定(第161页),因而在外交上坚定地支持

苏联的同时,又尽量维持和发展两德关系。但是,迫于苏联的压力,昂纳克访问联邦德国的日程多次被迫延期,依赖苏联的保护使民主德国不得不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置于维持两德关系之上。

就内部障碍而言,两德敌对竞争关系的遗存也限制了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二战后德国的分裂是东西方冷战争夺的结果,但也与德国两部分政治家的权力斗争和意识形态矛盾有关。尽管两德走向了关系正常化,但双方在国家地位、民族统一等基本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联邦德国拒绝从国际法上承认民主德国,使两德关系并不是处于真正的和固定不变的正常化状态。因而,昂纳克政府对两德交往一直保持警惕并施加种种限制。在合作和交流中,两德的摩擦和冲突也是不断出现,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基础条约》主要导致的是仇恨和攻击(第89-93页)。两德实力和地位的巨大差距也限制了双边合作的发展,如在贸易方面,与联邦德国的贸易量占民主德国外贸总量的7.1%,而与民主德国的贸易量在联邦德国的贸易总量中只占微不足道的1.5%(第48页),两德关系呈现不对称性。为了避免形成对联邦德国的经济依赖,昂纳克政府还大幅度降低无息透支贷款的利用率,1983年为71%,1988年降为31%,1986年更是低至22%(第62页)。

(三)两德合作关系的历史作用

对于民主德国而言,两德合作最初是利大于弊,它获得了外交、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好处。联邦德国承认了民主德国的现实存在和放弃了外交包围政策,从而使民主德国顺利地获得了许多国家的外交承认;两德的经济合作特别是联邦德国的经济优待政策有利于促进民主德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从长期结果看,两德合作对民主德国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两德特殊关系有利于民主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也掩盖了民主德国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延缓了民主德国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西方特别是联邦德国严重的债务依赖,也限制了民主德国经济和贸易政策的活动范围;对联邙德国经济援助的依赖还迫使民主德国不得不向联邦德国作出政治让步;在两德的各种民间来,荇和交流中,民主德国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两德的经济差距凸现,许多民主德国群众十分向往自由、发达的联邦德国。可见,两德的交往与合作最终对民主德国的稳定乃至国家存在构成了隐患。

然而,两德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方面交往加强,有利于德国领土、欧洲大陆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苏冷战再起,两德领导人昂纳克和科尔会晤时一致同意,要在《基础条约》的基础上发展关系,不让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发战争,和平共处成为两个德国的共同目标。两国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也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因为两德人员交往和文化交流等使新的民族意识难以在民主德国形成,昂纳克以“两个民族理论”为基础的民族分离主义政策最终失败,两德人民在文化、语言、宗教乃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联系也正是德国快速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民主德国]埃贡·克伦茨:《大墙倾倒之际:克伦茨回忆录》,沈隆光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2][德]彼得·本德尔·《盘根错节的欧洲》,马灿荣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3][德]维利·勃兰特:《会见与思考》,张连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彭滂沱:《德国问题与欧洲秩序》,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版。

(责任编辑桂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