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刍议

2009-12-31 09:43储志信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课件多媒体

储志信

【摘 要】 当前的中学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则需要精心设计课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多媒体 政治教学 课件

当前的中学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所谓多媒体教学,就是指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组织教学的方式,它一改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加大教学内容的密度,提高学习效率。那么,运用多媒体教学有什么具体的作用,运用过程中又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1 中学政治教学中多媒体的积极作用及实例分析

1.1 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时,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如行云流水,通畅自然。随着价值形式的演变发展,货币的概念和本质也就水到渠成地导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具体地看到了导出结论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这正是当前新课程所要求达到的境界。

1.2 多媒体课件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教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可举所谓“99.8.18太阳系行星大十字排列会引起世界大劫难”这个事例,指出这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这个事例的引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教育性,然而把这件事的主观臆造性说清楚却并非易事。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清晰地显示出“8.18”行星“十字架”图案的示意图,而且能够把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图动态地显示出来,进而说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按一定的轨道有规律地运行着。在其运行中出现“五星连珠”、“九星连珠”等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且因为它们的质量只占太阳系总质量很小的比重,所以不管其运行的位置怎样排列,对地球产生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这样就把所谓“行星大十字排列会引起世界大劫难”的主观臆造性清晰、形象地揭示出来。

1.3 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增强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例如,讲授“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时,适逢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去世,于是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钱学森艰难回国,报效祖国的视频,充分展示了钱学森作为科学巨星的卓著功勋,作为爱国志士的热血豪情。这种教学的时效性,是在“口讲加粉笔”的条件下难以实现的。

1.4 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强教学的综合性。如在教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东南亚金融危机由泰国爆发,以后逐渐蔓延到南亚、东亚、俄罗斯乃至拉美、欧洲诸国的过程。在分析其内在联系时,既涉及到地缘政治,又涉及到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所导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不仅体现了政治课内部哲学常识与政治学常识、经济学常识的综合,还体现了政治与史、地知识的综合。

1.5 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而以发展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再参与。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感悟能力,这样的学习效果要比单纯地接受知识高出许多,长期坚持下去,其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我都特意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答。然后让几位同学登台操作电脑回答展示在屏幕上的作业。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索,或让学生登台操作,手脑并用,这应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好形式。

1.6 多媒体课件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在讲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我运用课件以漫画形式显示“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局部处于无序和不合理状态从而导致整体功能小于局部功能之和”的道理。“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如果教学到此为止,那最多只是用了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哲学观点。但教学者不应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应当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我们能不能打破这种传统思维,改变这种非理性状态,变无序为有序,变不合理为合理,创造出“三个和尚可以吃到更多更好的水”的局面呢?这一启发就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开始从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创新、人员的组合、科技的使用等方面来设想和寻求最优化方案,把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2 中学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2.1 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钻研教材,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一堂好课不一定非要通过特殊形式来体现,也不需要摆花架子。关键是备课时要通盘考虑,要有一条主线贯穿,不能走入形式主义的教学误区。

2.2 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设计课件时首先要考虑好导入、重难点、当堂总结与巩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选用什么样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细心观察生活,选择最佳结合点,使一堂课衔接自然、布局合理、有的放矢。

2.3 注重多媒体的实效性。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教材的重难点,突出多媒体的实效性。此外,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可以提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也可以边指导边讲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避免“看热闹”和“走马观花”。

2.4 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字迹清楚、画面整洁、内容新颖、声音清晰的视听材料,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使学生情绪高昂,学习兴趣盎然,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字迹模糊、画面杂乱、内容陈旧的视听材料,不仅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相反会浪费时间,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因此,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特别是自制的幻灯片、视频材料等,一定要做到画面清晰、整洁美观、生动形象、富有时代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5 完善各个教学环节。各个教学环节在一堂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互相替代的。不能让多媒体唱“独角戏”而忽略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台戏的“序幕”,起着辐射全课的作用,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一堂课也离不开教师的讲;这里的讲,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而不是“满堂灌”、“一言堂”。教师的讲解起到说明、强调、画龙点睛的作用。巩固新课、总结新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则避免一堂课“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起到强化、总结、升华、活学活用的作用。

当然,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是万能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也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应从政治学科的特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贯彻“三贴近”原则,恰当地进行选择和运用,准确把握多媒体运用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时机,使多媒体与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同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并不意味着降低政治教师的作用,相反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参加多媒体运用的学习,并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