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对策

2010-03-22 06:06陈晓云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英语

陈晓云

摘要: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有很多。本论文主要分析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即:羞于启齿的心理、浅尝辄止心理、焦虑畏惧心理和性格内向、孤僻的心理特征等,并给出消除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和对策,旨在对英语的教与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心理障碍成因 对策

众所周知,英语无处不在,学好它具有深远的意义。但就近几年的调查来看,很多中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畏惧和吃力感或厌学感。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本论文主要从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因着手,分析这一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羞于启齿心理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交际,因此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口语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至少10%的学生,他们生性内向,胆小不敢发言,犹犹豫豫害怕讲错,一些外向好强的孩子,当他们经历几次发音错误,甚至遭来全班的哄堂大笑之后,也会产生挫折心理不敢开口,如何克服这些学生的“怯口”的心理是排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关键所在。

2.浅尝辄止心理

英语是一门有较高难度的学科,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不断进取。而且中学生好表现、喜成功,一旦尝试失败就有可能心恢意冷。为了排除浅尝辄止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呈螺旋形上升,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想办法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

3.焦虑畏难心理

比起学习汉语来,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英语缺乏学习所需要的语言环境。经历一定阶段学习后,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一个班的学生在英语成绩方面呈现不平衡的态势。此时如果教师不及时采取补差措施,学习中将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那些基本单词、词组、句型掌握较差的或很差的学生,对大范围的复习更感到无所适从,显然他们的英语学习面临着困境,久而久之,学习兴趣下降,信心不足,厌烦作业,担心考试。过多的焦虑,干扰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害怕、躲避学习,出现“恐英症”。

4.性格内向孤僻

有些同学性格孤僻缺乏自我表现的习惯和勇气,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开口少,与他人接触也少,往往模仿能力差。这就使得他们不愿参加各种英语练习活动,碰到问题常常不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己在教师和同学心中的形象,降低自我价值。这类学生不仅学习上的困难无法解决,而且学过的语言知识也不能最大限度的再现。在进行“work in pairs”或“practice with partners”时,他们总不能投入,缺乏合作精神。对这类学生,教师要仔细观察,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出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

二、消除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和对策

1.增设乐趣,在主体参与中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但兴趣作为一种积极的倾向,并不是先天具有的品质,而是在一定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教师生动活泼的课堂讲解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确实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然而这种即时的兴趣往往不稳定。所以就需要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让学习的艰苦与学习的乐趣融于一体。可以借助于图片、幻灯、投影等降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难度,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模拟创设出生活的语言情景,带领学生融入语境大胆练说,或情景对话,或交际性游戏。

2.肯定进步,及时鼓励

羞于开口的学生,要善于用变化发展的目光去看待,稍有进步,就多肯定鼓舞,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对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要予以及时鼓励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并给他们创造展现才能的机会,发展各自的长项,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但也要告戒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找出不足,努力挖掘非智力因素的潜能,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3.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对症下药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懂得所学的知识很有用,如能在教学中给学生多提供运用知识,能力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稳定。我在课堂上常常就组织学生结合材料有机进行“一分钟自我介绍”,“电话礼仪”,“英语小故事比赛”,“对话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以致用”,让课堂成为学习英语的理想场所。在处理学生作业方面,教师最好采取当面批改作业的方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尽可能帮助他们举一反三。

4.在成败考验中培养,注意问题创设梯度

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在难易程度上创设梯度,视对象而发问。不提超越学生认知范围的问题,保证学有困难的学生有与其他同学一样多的机会。当这类学生回答有困难时,尽可能给予铺垫,启发和揭示,对于回答好的给予加倍褒奖。对于回答错的避免当场打断,事后肯定他开动脑筋的优点,再善意的一一指出。

综上所述,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内因即英语学习的个体心理障碍因素和外因即影响英语学习的外部因素。对于内因:羞于启齿的心理、浅尝辄止心理、焦虑畏惧心理和性格内向、孤僻的心理特征,要善于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教育中的师德尊严,居高临下的权威思想,实施“以情施教”,“合作教学”,教学要“耐心”还要“知心”。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教学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3]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和语言教学法专家H.H.Stern,《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心理英语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空心病
低到尘埃里
读英语
心理小测试
酷酷英语林
谈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克服解数学题的心理障碍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