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肝细胞癌上皮钙粘着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2010-04-13 00:41张丽华王振征赵志文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棕黄色阳性细胞肝细胞

张丽华,王振征,赵志文

2001~2007年收集经血清学证实为HBV感染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男47例,女3例;年龄31~69,平均52岁。肿瘤直径2.5~11 cm;35例伴肝硬化;40例AFP>30 μg/L;组织学检查示高、中、低分化HCC分别为9、31、10例;TNM Ⅱ、Ⅲ、Ⅳ期分别为20、21、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皮钙粘着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常规DAB显色,苏木精复染及中性树胶封固,其中抗原修复采用高温高压方法。对照设置:正常小鼠血清代替一抗作替代对照,TBS作空白对照。显微镜下观察,在良好的组织结构及清晰的背景上细胞膜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对样本进行阳性细胞百分比和染色强度综合评分,10个随机高倍视野阳性细胞平均百分数<1%为0分,1%~10%为1分,11%~50%为2分,>50%为3分;染色强度计分:未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两者之积0~4分为弱阳性,>4分为强阳性。E-cadherin在正常胆管上皮的染色定为强阳性表达,为内参正常对照,膜阳性为E-cadherin正常的表达方式。

结果显示E-cadherin的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非肿瘤组织的肝细胞和胆管的胞膜,呈棕黄色线状着色。对比癌旁组织的膜线性表达,80%(40/50)HCC的癌组织出现胞膜的E-cadherin下降表达,胞质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癌组织中E-cadherin膜的低表达相关于高的肿瘤分期。

E-cadherin基因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表达的E-cadherin蛋白是一种依赖钙的粘附分子,在上皮细胞间起着介导同质性粘附及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的作用。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蛋白表达下调从而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结果显示,对比正常和癌旁组织中胞膜线状表达,HCC癌组织中E-cadherin显示明显的膜缺失表达。分析原因,一方面在于E-cadherin膜下调表达使细胞间连接解体,同时也导致Wnt途径的关键蛋白β-catenin游离于胞浆,参与下游基因的转录激活,致使肝癌细胞增殖加速和易于转移;另一方面,新近研究显示乙肝病毒X基因具有下调E-cadherin表达的作用,这既是HBV感染相关HCC的特点,同时又加速了肿瘤进程。本文通过对50例HCC癌旁组织和癌组织进行了E-cadherin的免疫组化检测,提示肝癌组织中E-cadherin胞膜的下调表达在HC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是肝细胞癌预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棕黄色阳性细胞肝细胞
细微之处显本真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人胎脑额叶和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发育性变化
SIAh2与Sprouty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ollistatin、Activin A与BMP-4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海金沙与炒蒲黄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