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新思考

2010-06-08 07:13曲建武张雪飞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

曲建武 张雪飞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围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辽宁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师生社会实践、建设“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5-0011-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围绕着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辽宁省在加强教学机构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对教师的新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教师素质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教学实效性。近年来,辽宁省采取多项举措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品德高尚、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1教师要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教育的本质说到底是一种爱。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了教育,也不会有教育的实效。

同样,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要的要求就是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辽宁省目前评选出了12位教学名师、48名教学骨干,当选名师和骨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看其是否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在当选的名师中,有一位普通教师出资20万,设立了“逸航教育基金”,奖励校内最受欢迎和尊敬的教师、优秀辅导员、品德优秀的大学生。这位老师在学生自发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我最喜欢的好老师”。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实践证明,灵魂只有用灵魂去塑造,情操只有用情操去陶冶,品质只有用品质去培养,道德只有用道德去感染,人格只有用人格去锤炼。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影响,教师就要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熏陶和教育学生。只有那些在“教”与“行”中将深厚的学术魅力与高尚的人格魅力统一起来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最敬仰和最喜爱的教师。

2教师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为学生成长引路护航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知己知彼”是搞好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辽宁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开展了“结对子”活动,即每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与所教年级中至少一名大学生结成对子。

通过“结对子”,对学生在思想、学习乃至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通过他们更细致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所思所想,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回答。许多教师先后与几十名学生结成对子,他们还走出校门,进行家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结对子”,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无形中增添了一种解疑释惑的压力,使他们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了。教师看到一些学生窘迫的家境,想到一些学生的求学之路是如此艰难,教师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有的老师流下了泪水。“结对子”起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沟通作用,更是教师神圣责任的体现和爱的奉献。辽宁省教育厅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聘职称,必须有为学生服务的项目,而“结对子”就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结对子”在辽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已蔚然成风。

3教师要业务精湛,以强烈的事业心苦练内功提高素质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能不能讲、会不会讲是新方案实施后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讲教学效果大不一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理论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辽宁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评选优秀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在教学研究、培养教师中的重要作用;评选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在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在全国率先对全省高校新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组织骨干教师赴上海进行培训考察:设立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与研修基地,并面向在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招收6名博士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位水平;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沙龙,定期就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促进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辽宁省连续两年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案”、“精彩一课”、“精彩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遴选优秀教师录制优秀示范课,总结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逐步实现教学过程科学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

二、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教学有章,教法无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就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摆脱空洞说教、教条式灌输的“老面孔”,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学方法。

1应用案例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

辽宁省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形成了体现课程特点,突出导向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模式,采取“大班讲授、小班研讨”相结合的课堂模式。大班讲授普遍采用专题式案例教学法,即在严格遵循国家统编教材的基本内容规定基础上,以专题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在大班集中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把理论讲清,把问题讲透,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小班讨论就是把一个大班分成几个小组,在课内或课下共同就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集中讨论,并通过任课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2开办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发挥隐性教育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载体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广泛开办思想政治教育博客,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格局,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理想的教育教学方式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传统的单向灌输往往传而不通。思想政治教育博客超越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是由师生凭兴趣、自由参与的教育传播活动,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教育者、学习者双主体的实现以及知识、思想传播来说,意义都是重大的。

3建设主题网站,创新网络教学方式

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现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实行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网络信息相结合,利用网络的渗透、辐射效应,发挥网络对大学生的服务、引导、教育功能。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的“理论课堂”子网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的主题网站,大量由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选上传的教学案例、教学资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益补充。

辽宁省依托“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开展丰富多彩、富于教育意义的活动。辽宁省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典文章征集评选活动,几千篇蕴含人生哲理和时代精神的经典文章,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的参考文献和教学资料。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共产党宣言》、《外国人眼中的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别了,司徒雷登》等经典文章,使大学生认识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围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网站开展“今天,大学生怎样爱国”主题征文活动、主题演讲比赛,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理性表达爱国之情。围绕大学生道德修养培养,辽宁省组织开展了“辽宁大学生道德楷模”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同时又使大学生受到深刻教育。评选活动中有数十万大学生参与投票,点击数达110万,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的传播方式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丰富的活动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科技优势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力。辽宁省积极利用“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创新网络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更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实效性明显提高。

三、加大师生社会实践的力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社会实践教师先行

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常常感到底气不足,理不直气不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当今中国国情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改革开放的现实缺乏切身的感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从现实中准确地把握。讲改革开放教师没去过广东、深圳;讲社会主义新农村教师没去过江苏华西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视野狭窄,缺乏必要的丰富的感性认识,直接制约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实效性。近年来,辽宁省大规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观考察井冈山、延安、广州、深圳、西藏、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贵州等地,通过身临其境,现场感受,耳闻目睹,切身体会,使教师深入直观地了解当今中国一些地区发展的现实和改革开放的成就,获得大量直接经验,收集教学素材,既丰富了感性认识,又深化了理性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以来,学生普遍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思想,教学的吸引力、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2开发暑期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师生学习考察

辽宁省加大师生社会实践力度,开展“我爱我的祖国”师生暑期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考察活动,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教师和大学生亲身感受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了师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了师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考察结束后,各高校将学习考察的视频、文字、图片上传“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全省师生受到一次深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开展“理论之光”等名牌活动,增进实践活动的成效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解和认识的有效途径。组织大学生以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专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辽宁省蓬勃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更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辽宁省的“理论之光”社会考察活动连续开展9年,考察实践内容覆盖了全部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9年来共组织社会实践团队130多支,累计13 000余名学生深入到全国近百家知名企业、70多个城市和乡村进行社会实践,加深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和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