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错杀抗联军长祁致中

2010-07-07 03:24王增勤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8期
关键词:赵尚志军长抗联

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员中,有不少人先是自发的抗日义勇军的首领,后来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的“猛将”。人称“祁老虎”的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创始人、军长祁致中,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祁致中是山东省曹县人,曾率部同日寇进行了无数次浴血拼杀,建立了赫赫功勋。鲜为人知的是,祁致中竟是被同为抗联将领的赵尚志所错杀。

1938年春,由于战斗频繁,部队枪支弹药的供给发生困难,祁致中为了给抗联第十一军的小型兵工厂购置机床,不畏艰辛,渡过乌苏里江赴苏联求援。不料,苏联人不承认他,还将他扣留,并把他和在他前后越境的两位军长赵尚志和戴鸿宾关押在同一狱室里长达一年半之久。

他们三人长期关押于一室,内心都很苦闷,并且经常谈论东北抗日中的路线、策略等问题。祁致中与赵尚志的观点存在很大分歧,两人经常争得面红耳赤。赵尚志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党龄的领导,没有把祁致中作为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来爱护和教育,经常以蔑视的态度,动不动就指责祁致中是“胡子”(土匪),甚至在一次争辩中说道:“我以东北党代表的资格,开除你的党籍!”赵尚志非要把祁致中压服不可,而祁致中又是那种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因而两人之间由于看法不同、性格不合所产生的积怨越积越深。

1939年5月,赵尚志、戴鸿宾、祁致中终于被苏联远东军以“误会”为由释放,苏军还帮助他们组织了一支一百余人的部队回东北继续抗日。返国途中,一名苏联军官宣布由赵尚志担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实际上,苏联人有无权力任命他这个职务,赵尚志是欠慎重考虑的。6月27日,这支抗日队伍乘船夜渡黑龙江,回到了我国东北境内。

归国后,祁致中对赵尚志的不满还与赵尚志在这支队伍里给他安排的职务有关。他和赵尚志、戴鸿滨原来都是抗联总司令部领导下的军长,现在赵尚志让戴鸿滨当这支队伍的总队长兼参谋长,掌握全队的实权,却只让祁致中当了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副官长兼一中队队长。此时,他不仅是赵尚志的部下,还成了戴鸿滨的部下。祁致中本来就一直觉得赵尚志瞧不起他,这种安排再次让他怒火中烧。

根据赵尚志头骨复原图

接着发生了两件事,成了祁致中死亡的导火线。第一件事发生在赵尚志他们攻打乌拉嘎金矿时,祁致中因为闹情绪表现不积极,引起了赵尚志的“不满”。第二件事发生在离开乌拉嘎金矿时,全队人包括赵尚志都扛了一袋白面,唯独祁致中拒绝执行赵尚志的命令,坚决不扛。祁致中也许根本没想到,他已经大大地“蔑视”了总司令赵尚志的尊严和权威。就在队伍继续向小兴安岭腹地进发之前,赵尚志命令将祁致中枪杀,祁致中此时年仅26岁。

赵尚志的一时头脑发热不仅使一位抗日英雄死于非命,更是寒了大家的心。赵尚志处死祁致中后,戴鸿宾随后不辞而别,使赵尚志身边没有了可以带兵打仗的人。不到半年时间,原有的一百多人的队伍只剩二十几人。这年深秋,北满省委获悉祁致中被杀后,正式作出决议:“永远开除赵尚志的党籍。”1939年冬,赵尚志又被迫进入苏联境内。后在苏联人的调解下到第二路军担任周保中的副手,但不到半年又与周保中闹僵。苏德战争爆发后,赵尚志从苏联潜返东北境内伺机打击日军,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赵尚志军长抗联
红军军长——伍中豪
东北抗联精神赓续传承的价值意蕴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子弹
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
子弹
抗联英雄赵尚志
赵尚志
北国雄狮未竞志
抗日英雄赵尚志为何两次被开除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