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语言基础 提高语文能力

2010-11-30 08:37刘国仪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0年20期
关键词:底子错别字词汇量

刘国仪

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好语言基础。我的做法,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摸清底子,练好四功。

一、摸清学生的识字、写字底子,引导学生练好识字、写字功。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如果学生不掌握三千多常用字,就不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掌握三千多个常用字,这本是小学应该解决的问题。可是由于受轻视语文学习的思潮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识字量很少。就认识的两千个来个常用字,书写时也是多笔少划、同音代替、形近弄混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抓了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用将近两周时间,我把小学教材十二册语文课本中的生字,按音序归类整理成一个生字总表。有意识地把表中学生不认识的字带到新课中去重新学习;把掌握不牢的字带到新课中去复习、巩固。这样,一年左右时间,我就把小学应当掌握的三千来个常用字补齐了。在此基础上,对教材中出现的新生字,我采取逐篇落实,单元验收的办法,让学生达到能读会写。其次,我还抓了写字环节。要求学生要把字写得正确,克服多笔少划、张冠李戴等习惯性错误等。我将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错别字,归总在一起,规定时问让学生修改。还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别字的原因,讲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掌握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造字规律,来区别形近字、同音字,以达到减少错别字的目的。关于字,我不仅要求写得正确,还要求按字的间架结构写得匀称美观,并要有一定的速度。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用专门的本子练字,要求真正做到“写对、写好、写快”。

二、摸清学生词汇底子,引导学生练好积累词汇功夫。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学生掌握、运用已学过的词汇,并进一步丰富自已的词汇量,这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关键。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语文积累习惯,词汇很贫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扩大学生识字量的同时,也注意抓扩大学生词汇量的练习。(1)在学新词时,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找出它们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这样,不仅扩大了词汇量,也减少错别字,学生还在查找过程中区别了词义。(2)讲新词带旧词,抓住共同点,引申联系,扩大学生词汇量。3、鼓励学生写词汇卡片。让学生把自已课外阅读中的佳句,随时摘录下来。这样,长期积累,丰富了词汇,在作文时就不感到词语贫乏了。

三、摸清学生阅读底子,引导学生练好朗读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但在初中一年级时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就从预习、复习抓起,逐渐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每学一篇课文,我让学生事先做好预习。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看注释,把自已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画上符号,把有问题或不理解的地方用彩笔作上记号,找出生字,去查字典。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读书就不那么马马虎虎了。我要求学生每人都有《新华字典》和《成语词典》我力求让每个学生养成随时查随机查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做到手勤、眼勤。我还进行了读书方法的专门指导,告诉他们:了解大意,掌握梗概,宜于略读。略读,就是粗略读书,不求甚解;分析问题,领会深义,宜于详读。详读,就是仔细读书,字斟句酌。一般在课堂上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用默读。口到心到。理解文章的感情,领略文章的气势,用朗读。朗读,就是以语表情,以情传神,这就要求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复习课文,加强记忆,用速读。速读,就是快速读书,锻炼记忆。这些读书方法,各有特点,各有作用。但不管那一种读书方法,都要勤于动脑、勤于思考,就会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摸清学生写作底子,通过摸底了解,发现刚上初中的学生写作有这两种明显弊病:一短,多者不超过一、二百字,少者仅有七八行;二空,言之无物,不知所云。针对这种情况,我重点抓了两个问题:一是鼓励学生放手去写,灌输作文就是说话的概念,说自己心中的话,写自己想说的话,使学生敢于写,乐于写;二学会捕捉素材,从自己熟悉的生活里汲取作文材料,让他们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一出校园,满大街都是值得可写的材料,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呢?我让学生从写日记开始。日记是写学生自已的生活和思想的简便易行的体式,不仅有可写的,也会感到有趣、亲切。刚开始,学生的日记尽管三言两语,写得很简单,我还是鼓励他们大胆地写。并给他们介绍写日记的方法,念写得比较好的日记给同学们听。渐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喂鱼、打球、栽花、看电影、听广播……什么都写,不仅学生对写日记产生了兴趣,而且内容也日渐丰富。在此基础上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认识力。首先是让学生多留心生活,仔细观察生活。这样就能从繁杂的现象中抓住关键,就能将事物写得细致。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中秋之月”的:“望着那一轮皎洁的圆月,我想起了翩翩起舞的嫦娥,想起了拿着玉槌捣药的小玉兔,在我们这欢度中秋佳节之夜,他们该是多么寂寞,多么孤独呀我想着想着,真希望自己能有一只宇宙飞船,好乘坐它到广寒宫去,邀请他们来我家作客”实际上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就是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由事入理,以小见大,要求学生对事物要有所感受、体会。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认识力提高了,在学生的日记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后,接着我就训练表达能力,让他们围绕中心来选材、剪裁。要求做到叙事条理清楚,具体生动;说理观点鲜明,有理有据。经过天天练笔,又不断提出表达方面的要求,真正的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多年来,由于重视抓基础,练 “四功”,学生的语文能力普遍显著提高。当然,在教改实验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我从实践中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在初中给学生夯实基础。基础扎实能力形成便水到渠成,而且对于以后的学习有着导引提升的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
底子错别字词汇量
孩子的词汇量与其婴儿时期的看护者有关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旅途中的那些错别字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要面子,更要底子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底子和面子
金玉良言
错别字先生
带“HAVE”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