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

2011-04-08 00:42冯淑慧
关键词:普通本科职业道德院校

冯淑慧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

冯淑慧

近年来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职业道德欠缺,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内在原因。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对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普通本科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必要性;内在要求;途径

职业道德建设是新时期三大道德建设中的关键一环,而高等学校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提高职业道德认知,激发职业道德情感,增强职业道德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能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已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 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更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端正的职业态度、严明的职业纪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后备建设者和生力军,只有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之情和敬业精神,才能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学识和才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2.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由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决定的。

我国的大学教育旨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目前我国普通院校的招生和培养也基本是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组织实施的。大学教育的这一专业化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时要选择与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的职业,才能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以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的特长胜出。这种职业教育要求大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而且还要重视对大学生将来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职业知识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载体,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知识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所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深刻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知识学习。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帮助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客观要求。

有统计显示,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角。大量毕业生失业,原因是复杂的,与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难以满足社会要求亦有直接关系。像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都将诚信等职业道德素质作为首要条件。但在高校中依然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的事”的错误观念,目前的职业道德状况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难以让学生面对职业道德冲突做出自己特立独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通过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客观要求。

二 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实践等方面入手。

1.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

职业道德认知就是对职业道德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和理解。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要素。只有在深刻认识和理解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职业道德认知的形成是职业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是进行职业道德意志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决定职业道德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事实证明,在职业活动中,一些人之所以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职业道德的基本常识,缺乏职业道德选择能力。大学是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向职业人过度的关键时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是他们走向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2.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

职业道德情感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所产生的内心体验。积极的内心情感体验是正确认识的产物,又是不断深化认识的条件。一些大学生在客观事物需要他做出道德评价和选择时,常处于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困惑中,这主要是他们缺少相应的情感,道德认识仅仅限于口头上。大学生积极内心情感的获得不是单纯的社会道德标准向个体道德观念的转化,而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过程。在大学生感受到学校教育、社会现实、自我道德水准有矛盾碰撞时,正是内心情感体验的开始,也正是教育的着手点。职业道德情感对职业道德信念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对职业道德行为具有定向作用,并往往成为道德实践的直接动因。

3.磨练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

职业道德意志是指在实践职业道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以及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衡量每个大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职业道德的实践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有具备坚强的职业意志,才能在职业实践中一往无前,才能在工作实践中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认真履行职业道德义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大学生是一个身心尚未成熟、正在成长中的群体,他们的职业道德观念必然带有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这就更需要在教育中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意志的锻炼。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深化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正确认识,反复纠正大学生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磨练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使大学生形成一个稳定的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

4.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

职业道德实践是指在一定的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支配下所进行的职业道德的自觉实践,它是衡量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高低、职业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志。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只有通过职业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而,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训练与培养是职业道德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关键。高校要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把职业道德内化为自我需要,外化为自律行为。为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勤工俭学、参加公益活动等途径,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都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实践技能、服务大家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三 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讨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大学毕业生真正具备职业道德素质,顺利地走向社会,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中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注入新的教育理念,探讨多元化教育模式,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1.正面灌输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首先,抓好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初期,对陌生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这时学校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如组织新生参观实验室、实习基地、优秀毕业生事迹展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学校概况、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等,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初步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其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二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应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理论教育。再次,结合专业课堂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专业课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融入日常专业课教学之中。最后,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要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在高年级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大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使大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不是对他们的约束,而是自己成功的必备条件。

2.教师以师德为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一靠言传,二靠身教。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担负着特殊的文化传承和道德示范的社会职责,教师的劳动始终是具有示范性即榜样性,教师的学识素养、教学态度、言行举止、职业道德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道德的生成。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是最经常、最直接的,教师的示范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

学生的思想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实践。外部的教育影响和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吸收、消化,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观念。我们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只限于让学生了解他们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对社会应负的道德义务,而是要他们去做,去实践,并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巩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中去实践和锻炼。首先学校要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他们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其次要通过上岗实习等方式,使他们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讲求团队意识等职业道德行为的锻炼和养成,逐渐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1]张宏.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四个要素”[J].思想教育研究,2010(9).

[2]曹洪军.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9(5).

[3]冯淑慧.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Abstract:The difficulty of employment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d students has become a prominent social problem in recent year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ional ethics,which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internal cause for the difficulty of employment.So,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for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necessity;inherent demand;way

Class No.:G641Document Mark:A

On th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Carried Ou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eng Shuhui

G641

A

冯淑慧,讲师,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山东·烟台。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邮政编码:264005

1672-6758(2011)05-0010-2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职业道德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