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浮萍de利用与灭除技术

2012-04-13 12:39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四氯浮萍氮磷

一、红浮萍的分类与外部形态

红浮萍学名为满江红,其它名称有红浮飘、紫薸、三角薸。满江红科只有1属、6个种,均为水生蕨类植物,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中国原产的只有满江红1种,广泛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各地,在河南、山东等地水域也有分布。因其生活在水中,根系不能将其固定在土壤中,会随水飘移,被人俗称为“红浮飘”。

红浮萍个体很小,直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不适合在土壤中生长。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红浮萍常与细绿萍(青萍)、槐叶萍、无根萍等混生,冬季常成惟一的水生浮生类植物。

二、红浮萍的发生发展

红浮萍属一年生草本蕨类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还能通过侧枝分离进行营养繁殖,即进行孢子繁殖或营养繁殖。四季均生长繁茂,秋天产生孢子果。是水田、池塘中占优势的小型浮水类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由于其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是水稻田中常见杂草之一。

三、红浮萍的利用

1.饲料利用 可将红浮萍作为鱼类和家畜的饲料,如可作为猪、草鱼、鸭等的饲料。

2.作为有机肥料 红浮萍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红浮萍中含氮25~50g/kg,含磷 4~15g/kg,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田和旱地土壤的优质有机绿色肥料,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对土壤的破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3.作为沼气池的产气原料 将红浮萍从田中捞起后,择除其它硬性物质,可与鸡、鸭、猪屎混合,帮助红浮萍向下沉降于沼气池中产生沼气。

4.净化水质 浮萍类植物是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中吸收转化氮磷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植物类群,明显高于凤眼莲、芦苇等其他水生植物。氮磷是浮萍生长所必需的主要结构组成物质,因此浮萍生物量的增长速率决定了其对氮磷吸收转化的能力。浮萍科主要是通过根或叶状体从水中吸收所需的氮磷等各种营养物质,植物体中氮磷含量和生长速率高并可以耐受多种污水条件,因此这个类群是污水处理生态工程中重要的水生植物类群。以浮萍为主的污水处理系统已得到较多的研究和应用,其最大的特点是浮萍的生长可以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氮磷,从而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率,在污水中生长的浮萍相对生长速率可以达到 0.10~0.35g(DW)/g(DW)·天,相当于每2~7天生物量即可增加1倍。现在利用浮萍类植物对污水进行氮磷的处理与转化,并将生成的生物产量资源化利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红浮萍对水稻的危害

红浮萍在稻田中发生量少时影响不大,但发生量大时则会造成损失。由于红浮萍每2~7天生物量即可增加1倍,生长速度快、繁茂,形成密布水面的飘浮群体,集聚成丛,遮蔽水面,导致水中缺光、缺氧,降低水和土壤温度,影响水生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可导致水稻发生赤枯病,轻者阻碍水稻正常生长,重者可使水稻接近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五、红浮萍化学灭除试验

为了将红浮萍科学地进行化学灭除,曾采用多种方式,但效果均不好。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化学灭除试验:

1.试验一

(1)试验时间 2009年11月23日。

(2)农药品种与使用方法 56%二甲四氯钠25g对水15kg均匀喷雾。

(3)效果反应 从施药到12月1日大气温度6~12℃,红浮萍由红变紫,2010年1月25日观察红浮萍消失。

2.试验二

(1)试验时间 2011年3月27日下午18点20分。晴天,大气温度8~20℃。

(2)农药品种与使用方法 用20%百草枯水剂50g对水15kg均匀喷雾。

(3)效果反应 4月3日调查(7天),红浮萍由大变小,红色转变为暗红色,基本失去繁殖能力。4月11日90%左右的红浮萍消失,对细绿萍致死表现不显著,但细绿萍由绿色转变为黄色,繁殖减慢,灭除效果不显著。由于百草枯为触杀性除草剂,在喷药时如果红浮萍过于繁茂,表面的能接触到农药而死,位于下面的则因未接触到农药而反弹繁殖。

3.试验三

(1)试验时间 2011年3月27日下午18点25分。晴天,大气温度8~20℃;

(2)农药品种与使用方法 20%百草枯水剂50g+56%二甲四氯钠25g,对水15kg均匀喷雾。

(3)效果反应 4月 3日调查(7天),红浮萍由大变小,红色转变为暗红色。4月11日90%左右的红浮萍消失。对细绿萍没有致死表现,但细绿萍由绿色转变为黄色,繁殖减慢,灭除效果不显著。5月4日观察红浮萍完全消失。

4.试验四

(1)试验时间 2011年3月27日下午18点30分。晴天,大气温度8~20℃。

(2)农药品种与使用方法 56%二甲四氯钠25g对水15kg均匀喷雾。

(3)效果反应 4月3日调查(7天)红浮萍由大变小,红色转变为暗红色,基本失去繁殖能力。4月13日70%左右的红浮萍消失,5月4日观察红浮萍完全消失。对细绿萍致死效果不显著。对野芹菜有明显的灭除效果。

5.试验五

(1)试验时间 2011年3月27日下午18点35分。晴天,大气温度8~20℃。

(2)农药品种与使用方法 除草返青101(总有效成份0.1%=苄嘧磺隆0.016+丙草胺0.084)。

(3)效果反应 4月23日观察,对红浮萍、细绿萍灭除效果不显著。

6.试验六

(1)试验时间 2011年3月27日下午18点38分。晴天,大气温度8~20℃。

(2)农药品种与使用方法 野荠定(10%吡嘧磺隆)15g对水15kg均匀喷雾。

(3)效果反应 4月23日观察,对红浮萍、细绿萍灭除效果不显著。

7.试验七

(1)试验时间 2011年4月21日下午18点44分再次试验,晴天,大气温度17~24℃。

(2)农药品种与使用方法 56%二甲四氯钠25g,对水15kg均匀喷雾。

(3)效果反应 4月24日观察红浮萍由红色转变为棕色,根系生长不良,已没有新根,细绿萍由平变拱,根系生长不良。于4月24日下午移栽水稻。5月7日观察水稻生长正常,红浮萍消失。

8.试验八

(1)试验时间 2011年5月28日下午16点喷药时避开水稻心叶,检验对水稻和红浮萍的反映。

(2)农药品种与使用方法 56%二甲四氯钠25g对水15kg均匀喷雾。

(3)效果反应 5月31日观察红浮萍由绿色转变为黄色,水稻生长正常。6月15日观察红浮萍消失,水稻生长放慢,分蘖放缓。7月5日调查水稻比未用本药的水稻有效穗减少59.6%,且植株矮27cm左右。

9.试验效果讨论 从8次试验中筛选出效果显著的化学除草剂及其配方为:56%二甲四氯钠25g(为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除草要慢一点,但除草比较彻底)和20%百草枯水剂50g(触杀型除草剂)+56%二甲四氯钠25g对水15kg均匀喷雾。用这种除草剂对红浮萍进行化控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都可实施,红浮萍死亡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水稻秧苗期和移栽后不宜用此方法进行化控红浮萍,以防止对水稻产生药害。

六、红浮萍的科学治理

对红浮萍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除。

1.农艺措施 ①建立排灌自如的水稻生产用水环境,相对地增加水流次数,减少红浮萍在固定水域内的繁殖量。②在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减少红浮萍的发生量。③提高水生植物移栽或播种的质量,促进移栽秧苗正常生长和全苗,以苗压草。④在水稻移栽成活后田中关花花浅水,使红浮萍与泥土接触,控制其繁殖量。⑤在红浮萍繁殖期尽量减少向水中施过磷酸钙等有效磷含量高的肥料,以控制红浮萍的繁殖量。⑥水稻移栽施过磷酸钙7天后田中关花花水(浅水)或保持稻田湿润,这样可有效控制红浮萍的繁殖量,降低水稻赤枯病的发生机率,促进水稻快分蘖和多分蘖,形成有效穗,提高产量。

2.化学灭除 在栽秧前7天或以上用25%二甲四氯钠25g对水15kg或20%百草枯水剂50g+25%二甲四氯钠25g,对水15kg均匀喷雾灭除,在喷药后可以不必打捞红浮萍直接栽秧,让红浮萍自然死亡。红浮萍在水稻移栽后不宜用此方法灭除,以免对水稻产生药害影响产量。

猜你喜欢
四氯浮萍氮磷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四氯对苯二甲腈含量分析方法
沧海浮萍
《红浮萍》中的女性诉求与空间哲学
浮萍入药,湿热不侵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地下水中四氯多酚污染治理研究
相变贮热材料四氯合钴酸铵共析物的制备和热性能
明辨二甲四氯药害
不同氮磷水平下AM真菌对棉花的侵染率及氮磷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