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012-05-08 00:57高春燕
新时代教师 2012年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互动师生

高春燕

内蒙古通辽市第七中学通辽028000

【摘要】互动教学是中学课堂里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正如亨特把教学定义为:对于影响学习可能性的不断决策过程,是在与学生互动前、互动中和互动后所做出的决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不例外,需要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意义,方法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现实由于存在诸多教育、教学的困惑,其课堂效果低劣,“无味干饼”一样的感觉仍然存在。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笔者以为要真正发挥学科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作用,课堂策略的研究对优化整体的课堂结构、营造良性的课堂心理氛围、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里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以教与学的关系为主,体现教与学的一体化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工作的进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互相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的。师生互动强调师生在教学中的协同作战和谐统一,挖掘教材的潜在效能,就可以形成整体协同效应。事实上,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即教学活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适应,不协同,从而引发多种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因此,笔者以为,实施课堂教与学中协同是实施本策略的核心,以教学领域中的教与学关系为主,体现教与学一体化。

1.1目标认同互动。教学目标中既包括知识、能力、学法等智力因素,当然更包含了品德、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青少年时期既是个体身体、心理、性发育与发展的高峰期,又是个体理想、人格、价值观、能力等走向成熟和稳定的关键时期。在智力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之后,开始对理想、前途等进行思考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成为“四有”的新人当然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目标之一。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从一定意义上讲,教与学的目标有差异,但更是殊途同归。教师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认知发展需要以及教材的逻辑结构设计方案,诱使学生进入认知最近发展区,遁入认知-兴趣-入迷-技能掌握-行动体现的良性发展机制,教与学的目标最终得到协同。

1.2情感协同互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过程往往伴随着情感态度的过程,在良好的情感和积极态度下,学生才能付出实际的意志努力,取得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才能进步、再进步。课堂教学中,情感协同,教师要注意满足学生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如成就的需要和爱的需要,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师生情感的协同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首要先决条件。青少年一般都有一定的成就需要,教师应千方百计创设条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并及时予以鼓励。成就需要的满足会鼓舞青少年步入情感的良性发展期,相反,则会抑制青少年学习的内驱力。事实证明,成功会引发积极的、多元的效应。教师还要给学生更多的爱。爱是教育的前提,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教育原理,师生情感本身具有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有人说师爱是在教师对学生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2.运行流程上整体协同互动

2.1重视教学过程上的整体性。教学工作的进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的,这里所谓的“基本环节”是教学流程运作程序的常态规定。传统的教学往往把教学看作是一个个单个的认知过程,注重于感受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而实际上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情、意、行等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的过程。

2.2明确教学任务的多重性。传统教学只重视传授知识,不重视培养能力与思想品德,对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明确又具体,对培养能力和思想品德任务却显得笼统而空洞。尽管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应充分体现德育功能的德育显性课程,但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其成为一门扎扎实实的应试课程,“死记硬背”即可。协同整体原理认为:教学任务是多重的,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又要有机地进行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教学要求外,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辩证思维、探索、发现创新能力等。

2.3加强教学内容的联系性。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相互渗透性较强、时代气息较浓的课程,任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无论在单元本身与相关课程之间,还是在单元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上,都存在广泛多样的联系。这样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加强联系,协调处理好关系,力求最佳的课堂协同效应。

2.4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经常吃同一样菜,或干同一件事往往会感到乏味。这是因为同一刺激的简单重复使相对应神经中枢产生疲劳,而使兴奋减弱,新的刺激会激发新的神经中枢的兴奋,并让原神经中枢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调整,以迎接下一次刺激。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法,综合运用多种教法,引发学生新的刺激反应,开发学生的潜能,以达到教师、教材、学生的协同,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课传统较多的采用灌输式,模式单一、缺乏生气,学生常处于被动状态。事实上,教学方法是相互联系的体系,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把启发式、讨论法、归纳法、讲解法、比较法、实物演示法、读讲议练、电化媒体等结合起来,协同组合为一个整体的方法,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总之,在生活中,我们都看见过成群的蚂蚁扛着它们的猎物艰难然而却极有耐心地挪动着,这猎物可能是条强悍的毛毛虫,而且比蚂蚁大上几十倍,但蚂蚁却总是最后的胜利者,这就是协同互动的效果。教学中运用协同互动策略,就会达到如此整合效果,提升思品课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互动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麻辣师生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