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文局守望江河安澜 服务美丽浙江

2014-01-23 09:06
浙江人大 2014年1期
关键词:水文浙江水位

浙江省水文局守望江河安澜 服务美丽浙江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浙江是洪涝台旱灾害多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要兴水利、除水害,必须熟悉“水性”,掌握水的运动变化规律,这就是水文工作任务。

浙江水文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宋时期,钱塘江上游已有水位测报制度(即报汛工作)。1883年,当时的海关就在温州设立雨量站,这是我省现代意义上水文工作的开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文工作,经过6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水文站网,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水文人才队伍,水文测报技术不断向自动化、信息化迈进,水文工作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我省防汛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的基础支撑作用日益突出。

把脉江河,为防洪水、排涝水当好耳目。在历次暴雨洪水面前,浙江水文人积极抢测洪峰、分析水情,准确及时地向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水文情报预报,为全省抗洪抢险和救灾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和预警作用。2011年梅汛期钱塘江流域发生1955年以来最大洪水,水文部门及时组织分析、研判、会商,提前5个半小时预报兰溪站洪峰水位,水位预报误差仅为0.01米。2013年国庆期间,强台风“菲特”肆虐我省,在严峻的防汛形势面前,浙江水文人放弃国庆假期,顶着狂风暴雨开展降水量、水位、流量等监测,开展水情会商,准确预报东、西苕溪重要控制站点的洪峰水位、流量,为当地防汛指挥部门实施分洪和流域洪水调度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坚守阵地,为治污水、保供水当好尖兵。水文部门充分利用自身站网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水质、水生态监测和分析评价,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通过对全省1000多个雨量、水位、流量站进行监测和152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的水量分析,全面掌握水资源状况;通过对全省729个水功能水质监测和120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分析,掌握全省水功能区水质情况;通过对全省147个地下水监测站的监测,了解掌握地下水情况;充分利用水资源监测成果,积极开展全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和论证工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2013年夏天,我省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全省水文系统积极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掌握水质状况,并及时发布旱情信息及预报,为各级政府抗旱决策、有效配置和调度水资源提供支撑,保障了全省饮水安全。此外,为全面落实省政府组织实施的浙东引水工程应急引水工作,水文部门组织力量对工程沿线的水量、水质状况开展定期监测,收集了大量的监测数据,并完成了大量的分析评价成果,为应急引水工作的顺利实施和今后的调度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拓展领域,为抓节水、促转型当好参谋。一直以来,水文致力于服务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每年分析计算全省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以及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用水效率分析,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技术依据。同时,不断强化水文基础性分析研究。2010年,我省率先在丽水瓯江流域开展河湖普查试点工作,为全国开展河湖普查工作积累了经验。2011—2012年,全省水文工作者对全省800多条河流、50多个湖泊情况进行调查,测得了完整、可靠的基础数据,填补了历史资料的空白。截至2012年,全省已积累水文资料28.5万站年,建立了具有1200兆字节的浙江省水文水资源数据库并每年递增水文数据30万个。这些宝贵的水文资料为水利水电工程、道路桥梁和港口码头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调度、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3年9月1日,《浙江省水文管理条例》颁布施行,标志着我省水文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站在新起点上的浙江水文追梦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五水共治”的新要求,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借力发展,顺势而为,守望浙山浙水,服务转型升级,为建设一个城乡安澜、百业润泽、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两富”现代化新浙江而努力奋进。

猜你喜欢
水文浙江水位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水文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基于MFAC-PID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
浙江医改三部曲
基于PLC的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