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 抢占先机以智慧经济引领转型发展

2014-04-04 17:27张鸿铭杭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杭州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杭州智慧经济

张鸿铭 杭州市委副书记 市政府市长

为什么要发展智慧经济

到目前为止,对“智慧经济”的确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概念界定。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许多城市逐步把原先的“无线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规划升级为“智慧城市”规划,并开始新的实践探索。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其中193个城市正式列入了国家试点,杭州也在其中。要建设智慧城市,少不了相应的产业和经济来支撑,从我市的实际来看,加快发展智慧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切入正当其时。

⒈杭州有发展智慧经济的坚实基础。一是产业势头好。去年杭州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竞争力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排位第5;信息软件和电子商务产业增幅分别为23.5%和55.7%,增长较快;信息软件、电子商务及物联网三大产业增加值之和占GDP的比重达15.2%;软件产业带动就业达22万余人、电子商务产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达160万人左右。二是龙头带动好。杭州有阿里巴巴、华数、网新、华三、海康威视、大华等一大批智慧经济龙头骨干企业,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三是基础设施好。杭州是国内第一个免费向公众开放WiFi的副省级城市,“三网融合”的业务与模式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现在宽带接入用户已超过301万、数字电视接入用户达到211万,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了1247G。四是应用普及好。政务云、民生云都在持续地推进。特别是市民卡(社保卡)开发应用很成功,用户量已超800万。五是创新文化好。创新文化建设是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和灵魂。我们在创新生态链、信息库方面已经先行一步,而且富有实效,让企业和社会都看到了好处。

⒉发展智慧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杭州提出的要求。一方面,国务院对杭州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一基地四中心”。无论是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还是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都与信息化、互联网等智慧经济相关方面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另一方面,中央期望杭州能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这不光要城市有外在的感官美,还要有内在的发展美,要有“美丽经济”来支撑,所以在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这“三美”之中,生产美应当是核心。围绕生产美,要走低碳、绿色、高端发展之路,就要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智慧经济。

VR一词来源于英语Virtual Reality,该词的中文译为虚拟技术。该技术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三维空间模拟成一个虚拟世界,并利用电脑对其进行复杂的操作,通过运算为用户提供视觉及其他感官的模拟,让用户身临其境,并无界限的对三维空间内的事物进行观察。三维空间的能够跟随着用户的移动位置进行移动,并且用户丝毫没有感觉。该技术的组成成分分别是计算机图形、计算机仿真模拟、人工智能、感应器、互联网等。也正是因为成分间的分工协作,才能够将虚拟现实的高技术系统成为仿真技术的重要方向。沉浸、交互、构想是虚拟现实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它强调了虚拟系统中人的主导地位。

⒊发展智慧经济是杭州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是由转型速度加快之势决定的。现在杭州的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占到了52.9%,第二产业占43.9%,第一产业只有3.2%。要看到,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加快发展是必然趋势,要顺势而为,加快推进。二是由资源环境禀赋之实决定的。杭州的土地资源呈现“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格局,在仅有的2000多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中还要保护、保留一部分,真正可用的土地非常有限。所以杭州不能再延续那种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要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亩产效益、能耗水平、减排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的考核。三是由增强发展潜力之需决定的。今后杭州要选择相对低投入、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像上海、深圳那样,多在研发、创新方面加大投入。总之,发展智慧经济切合杭州实际,要增强共识,增强合力,一手抓好发展自己,一手抓好辐射外围,通过杭州这些基地和总部,向其它地方输出技术、管理、运营。

发展智慧经济的基本要求

⒋关于基本举措。一是编好总体规划。要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明确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措施,科学确定建设时序。规划稿要广泛征求多方面意见,集思广益。二是提升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三网融合”,提高城乡网络通信能力,继续推进城市无线宽带建设,重视利用物联网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信息的感知、传递和处理能力。三是发展重点产业。立足建设六大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结构。四是加强实际应用。要细化分类,有序推进。要建设应用好政务云,让政府各部门的运作更聪明、更智慧;建设应用好民生云,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建设应用好企业服务云,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坚,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耗,提高综合生产率。

从H在2017年工资与福利发放表中可以查出H 2017计提工资薪金2 026 830 003.08元,实际发放只有1 918 170 240.84元。两者之间差了108 659 762.2元。只能扣除在规定限额内的实际发放的工资和薪金,其余均不能扣除。所以,在最终环节,计算最终应纳税费的税基时,H应先对多计提并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的部分进行相应的调增。调增数额为108 659 762.2元,还需补缴税款 108 659 762.2×25%=27 164 940.55 元。 所以在筹划时应尽量缩小实发与计提之间的差额。

⒈要形成合力。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要坚定地认识到,发展智慧经济是杭州实现爬坡过坎、跨越发展的正确选择。对此,要真信、真转、真做。就政府系统来讲,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形成合力。就社会各界来讲,各行各业要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形成合力。

⒊关于基本原则。要坚持“两化”和两个“三位一体”原则。“两化”原则是指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所谓产业智慧化,就是要推进各行各业的智慧化,当务之急是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升传统产业;所谓智慧产业化,就是要发展脑袋经济,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杭州要重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两个“三位一体”原则,其中一个是网络、产业、应用“三位一体”,要把握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性,以供引需,以需促供,形成良性循环。另外一个是政府、企业、家庭“三位一体”,主要是通过这三方面主体的多元参与,逐步实现全方位的普及应用。

⒈关于基本思路。总体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乘势而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抢占先机。

怎么发展好智慧经济

⒉关于基本目标。目标要往高处定,设施要最完善、规模要最大、应用要最广、服务要最优。

TRGIS计划旨在确立TRGIS立法框架及相关法规,确定适用于TRGIS地理门户网站的地理数据标准。TRGIS计划包括进行TRGIS门户网站分析和TRGIS数据要求分析,开发TRGIS管理模型,明确TRGIS概念数据模型构成和立法要求,制定TRGIS数据标准,制定门户网站实现规定,进行TRGIS培训与信息分发等。

⒉要完善体系。一是打造全产业链。不能顾此失彼,要全面发展。过去杭州错过了一个芯片的高速发展期,但现在还有华澜微等在坚守,要重视和帮助其发展。二是形成企业梯队。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分别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性企业的推动作用和小微企业的生力军作用。三是壮大人才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开展党政、企业管理者的相关知识培训。四是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对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整合优化,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⒊要创新驱动。杭州有好的基础、高的起点,一定要牢牢占据制高点。一是培育研发机构。像华三通信现有员工中55%为研发人员,并且分成多个技术团队。诺基亚西门子在中国有多个研发中心,杭州研发中心有员工2500多人,曾经一度为规模最大的研发基地。要着力引进一批像华三通信和诺基亚西门子这样的大型研发机构或总部,鼓励其它企业自建研发中心。二是加大研发投入。近年来滨江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4%左右,高于全市(2.95%)、全省(2.2%)和全国(2.09%)水平,这很好。今后要把市和区的研发经费打包整合起来,集中财力多办大事。三是引入社会资本。积极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大力发展私募金融服务,繁荣场外交易市场,培育财富管理中介。同时建设基金小镇,让民间资本更好地对接科技创新。四是加强标准建设。质量标准是衡量企业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希望杭州的企业要敢于引领行业标准,树立起行业标竿。五是重视信息安全。在大数据背景下,把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贯穿始终,保障国家、企业、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

猜你喜欢
杭州智慧经济
杭州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