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2014-05-30 18:31杨睿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色彩应用

摘 要:色彩是城市建筑设计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要素,就现代城市建筑来说,色彩的作用不仅是美观,让建筑呈现出美态,还具有一定的辨识度,能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因此说色彩设计是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本文结合现代城市建筑设计现状,对城市建筑色彩设计需要贯彻的几大要素作详细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色彩;应用

引 言

相关研究指出,色彩能在对人类眼睛产生作用的同时,影响人的心理情绪。比如在众多色彩中,绿色会让人心情舒畅,红色会给人庄严、紧张之感,橙色会让人觉得温暖等等。在建筑设计中,建筑造型尽管千奇百态,但始终不能给人明显的视觉冲击,而色彩则不同,不同颜色的融入会瞬间改变建筑的外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也正是色彩设计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大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1 建筑色彩设计的必要性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建筑色彩设计能够丰富建筑的形象,对我国城市建筑来说,不管是古老的红漆木雕,还是现代明亮的大理石,它们都具有不同的色彩,结合风俗、地域、个人喜好等因素应用了不同的色彩设计方法,从而呈现出了不同的美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对建筑住宅需求也开始从舒适发展到了环保与舒适。建筑业内人士引进了多种先进理念,同时结合多种先进设计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国内城市建筑设计水平,色彩设计技术便是其中一种。如前言中所说,色彩不仅会对人的眼睛产生作用,还能通过这一作用影响人的心理情绪,顺着这一论点推理,如果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引入色彩这一要素,合理搭配色彩,利用色彩来装点建筑物,使建筑物呈现出美态,给人或强烈、或温婉的视觉冲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建筑色彩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整体协调性、地域文化以及个人感受三大要素,确保色彩设计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下面对城市建筑色彩设计中需要考虑并贯彻的三大要素作详细分析。

2 色彩对建筑的价值

2.1 色彩的物理价值

物理价值是色彩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体现比较明显的一点,色彩的物理基础就是光线在建筑表面不同波长的反射,材料不同色彩表现出颜色、饱满度、光泽度、明暗等方面的差异,就是色彩的这些特点可以被建筑所利用,形成对建筑主体设计和思想的深层次体现。色彩具有一定的物理能量,深颜色的色彩表面比浅颜色的色彩表面更能吸收能量,所以在炎热的南方,建筑物外墙表面多以白色调为主,搭配各种浅颜色,以达到反射阳光和热量的目的。同理,在寒冷的北方,建筑外墻表面以深色系的红、橙为主,这有利于在冬天达到吸收太阳光和热,达到调节温度和环境的目的。在全球化的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色彩这一物理特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建筑节能考虑的主要方向之一。色彩的前进感与后退感,即指两个以上的同形同面积的不同色彩,在相同的背景衬托下,两种颜色可给人不同的远近感。如:在深色背景下,属暖色的黄色给人前进感,属冷色的蓝色却给人向前退去的感觉,如图1。

2.2 色彩的识别价值

人们通过肉眼观察周围的事物,不同的色彩或者是色彩组合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不同。色彩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会形成一定的归类和识别效果,很多建筑物也就是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不同色彩的应用来实现对不同功能、价值的区分。色彩具有领先于形状的识别优势,特别在同一批相同开发商设计和建筑的建筑中,可能会出现“千楼一面”的问题,这会对老年人和儿童带来辨别上的论难,如果利用色彩则可以顺利群分开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差异性,进而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色彩的识别价值还表现在对建筑风格上,红柱子、黄檐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性色彩,只要识别出色彩的特点,就能够很容易判断出建筑的风格。建筑色彩是否具有识别价值,主要取决上它本身和它的背景色彩的关系(见表1)。

2.3 色彩的美化价值

不同的颜色的内涵不同,因此,不同的颜色其美化价值也是不同。在建筑艺术的展现中,构成视觉刺激有两个主要要素,一是色彩,二是造型,一般将造型看作建筑物的身体,而色彩就看成建筑物的衣着,二者间通过合理的设计达成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色彩比造型更具有美化效果和价值,因为对人而言色彩的敏感度要远远超高造型,很多造型上的比例需要色彩来表达,一些造型上的缺陷需要色彩来弥补,通过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可以改变造型,进行实现美化和装饰造型的功能。

3 色彩的心理作用

色彩的心理作用来自光的刺激。大量的实验证明,长时间处在红色环境中,会使人情绪躁动,易激动、不安,血压升高,脉搏加快。而蓝色环境会安抚稳定人的情绪。所以,蓝色工作环境能够让人以平静的情绪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色彩还有冷暖特性,会带给人温度上的感受错觉。比如,炎热的夏天,使用蓝色或绿色的窗帘会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这是由于蓝色、绿色属冷色系,能够给人阴冷的心理感受。而红色系或紫红色系的窗帘能够带给人温暖的感觉。这样的心理感受完全是一种人脑的受激反应。蓝色、绿色给人的清凉感受,红色系带来的温暖热烈的感觉其实并非这些色彩真的会产生物理条件上的变化,温度并没有实际地降低或升高。所有的这些感受其实只是人们的视觉感受。其实,这些感受都是由于以前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不断总结的结果,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心理效应。在建筑空间中,色彩心理作用的表现甚为突出。人们生活在色彩环境里,日常的各种活动为人类大脑积累了许多色彩方面的视觉经验。当大脑中的知觉经验与外部色彩环境恰好产生呼应时,环境会对大脑产生刺激,引发心理上的某种情绪,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效应。前面举的几个例子都是这种心理效应的作用。色彩是客观的,心理效应是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反应。色彩配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设计中,使用多少种色彩、使用什么样的色彩,都是建筑师要考虑的重点。比如,红、橙、黄色系有温暖的感觉,绿、蓝色系有清凉的感觉。明度高的色彩有轻快感觉,明度低的色彩则有庄重感觉。高彩度暖色会令人情绪激动,低彩度冷色使人平静放松。色彩数量多,空间环境会使人感觉丰富多彩,色彩数量少则空间环境相对简单平静。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合理运用色彩的心理效应,结合不同的空间活动和工作内容,充分考虑空间使用人群的年龄、性格、修养等因素。

4 色彩在建筑上的应用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在设计的各个环节,色彩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优秀的建筑作品的色彩设计十分突出,色彩的轻与重、明与暗、强与弱、冷与暖等性格的应用都会在作品中得到体现,建筑师对用色的位置、面积和形状都给予充分认真的考虑。①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色彩协调。色彩是建筑给人的第一感受,协调的色彩能使人对建筑的认可度极大地提高。因此建筑师了解色彩的性格和属性,才能创造优秀的建筑作品,创造良好的建筑色彩环境。②建筑设计使用色彩具有长时间的特性。建筑的寿命一般都很长,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建筑色彩往往伴随着建筑作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建筑的色彩不适合像其他商品一样轻易地做出改动,这对建筑师使用色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筑师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要更加谨慎认真地对待,才能留下为世人喜爱的不朽作品。③建筑内部用色应以人为本。建筑内部空间与人直接相关,因此,建筑内部用色要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和相关规定,以保证人们活动的需要。不同功能的建筑对用色往往有不一样的要求,建筑师应注意确保建筑用色符合建筑本身特点和使用人群的客观需要。具体到建筑设计时,应注意掌握以下规则:a.暖色和冷色配合,应注意保持冷暖色块面积的平衡,注意突出主调。b.补色配合,对比十分强烈。应注意使用不同的明度和彩度调和补色色调使之协调。c.相同色相或相近色相可以使用不同彩度的对比实现色彩使用的均衡。d.明度不同的色彩进行配合时,也要和冷暖色配合一样注意控制用色面积,突出主调。④建筑用色应与环境呼应。建筑上使用的色彩同城市环境、文脉有密切的关系,在选用色彩时应该认真考虑建筑与地域环境特征的结合,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结合。对于大规模建设的建筑,建筑用色应该符合城市规划方面对城市风格和身份的系统要求。由个性化的建筑色彩最终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城市色彩。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建筑色彩设计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城市建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建筑色彩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才能夠提高城市建筑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田鸿喜,周卫平.浅论建筑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建筑,2009(06).

[2]田维飞,王建英.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山西建筑,2011(13).

[3]周晓冬,任娟.经典与流行——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外观建筑色彩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2).

作者简介:杨睿(1977-),男,贵州湄潭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色彩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神奇的色彩(上)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