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樟木口岸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4-07-04 20:17徐宁杨科王玉柱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边境贸易

徐宁 杨科 王玉柱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西藏自治区对外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西藏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樟木口岸是我国通向南亚地区最大的开放贸易口岸,也是西藏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樟木口岸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系统性的研究了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樟木口岸边境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建设性政策和建议,将樟木口岸建设成为喜马拉雅山谷里名副其实的“经济特区”。

关键词:樟木口岸;边境贸易;发展政策

樟木口岸地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樟木镇,被誉为“喜马拉雅第一国门”,平均海拔2300米,东、南、西面与尼泊尔接壤,为国家一级公路——中尼公路之咽喉,距西藏拉萨736公里,距加德满都120公里,是中国和尼泊尔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近年来,西藏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樟木口岸貿易总额逐年增长。

一、樟木口岸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1.边境贸易量迅速增加,但是贸易结构单一

从表1得出西藏自治区边境逐年增加,从2004年到2011年我区边境贸易增加近8倍。但是在2008年受到达赖分裂制造的“314”事件,使得我区边境贸易在2008和2009年跌至低谷。

2.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产品附加值低

边境贸易产品有以往单一的毛纺织产品逐渐发展成日用百货、毛纺织和部分机电产品、藏药材等,比例日益扩大。但是本口岸的相关产品主要以密集的劳动产品为主,交易规模虽有扩大,但产品附加生产价值低。

3.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但是进出口渠道不畅,市场狭小

2012年,西藏加快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资69366万元,在樟木、亚东、吉隆等口岸实施了联检设施、口岸国门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口岸功能大幅提升,通关环境进一步优化。口岸建设促进了西藏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①

二、樟木口岸对外贸易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1.基础设施不完善,贸易信息闭塞

樟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虽不断发展,但是仍然落后简陋,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成为本区一个重要的因素,环境治理设施不健全,货物的仓储、运输及车辆的停放不便,能源相对缺乏基本上不能满足该口岸的发展需要;交通路线单一,以公路为主,樟木口岸至拉萨的路况设施有待完善。本区的通讯设施基础薄弱,对外交流信息相对滞后,贸易信息相对闭塞。[1]

2.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法律意识淡薄

一个地区法律政策的健全完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樟木口岸边境易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上层建筑的发展。但是本地区人们的法律政策意识相对淡薄,运用法律和政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相对落后,交易和管理难以规范化。[2]由于本地区经济的相对落后,市场和商品意识相对且发达,法律意识淡薄。

3.开放程度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中尼友谊公路自1965年开通以来,两国人们友谊发展更加密切。但是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信息流通相对闭塞,市场和商品意识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政府市场经济管理意识相对淡薄,阻碍了本区的经济的发展。

4.从事外贸人员专业素质底下,管理水平不高

边境外贸的发展需要全方位外贸专业人才。西藏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樟木口岸边境贸易的发展需要从事外贸营销、报关报检专业人员、招商引资和外资管理的专业性人才等,但是该地区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相对缺乏,切业务素质水平偏低,开拓市场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5.产业结构未形成内生机制,未能有效促进贸易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区内国民经济迅速的发展,三产从当初的“一、二、三”结构发展到现在的“三、二、一”的结构,形成了“J”型产业结构,为此,我区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

但是产业结构的转变主要是以二、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我区经济的发展,一产发展所占比例较小,由于耕地资源环境的有限,我区农产品主要由区外供给满足,因此一产对贸易的发展推动力呈负相关。

三、樟木口岸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贸易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边境对外贸易

加强外贸基础设施建设,兴建货物存储仓库,完善我区交通网络,提高运输能力,改善货物加工、中转等设施条件;拓宽交通运输路线,形成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一体的运输网络,降低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建立相应的贸易信息网站,积极收集相关贸易信息,在贸易信息中处于优势地位,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

2.充分发挥樟木口岸有利的沿边区位优势

樟木口岸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尼泊尔沿边相接壤,中尼友谊公路连接着中尼两国人民,尼商穿过中尼友谊大桥,在樟木贸易市场上买卖产品。

3.完善和加强法律、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作用

加强本口岸法律教育,提高从业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政策意识,继续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建立相应的法律服务机构和贸易咨询机构,积极维护买卖双方的贸易利益。完善退税机制和外汇管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发展边境对外贸易。

完善我区边境建设的优惠政策,实施“兴边惠民、富民”政策,做好资金项目向边境倾斜,建立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系统,做好财政转移支付和特殊补贴等惠民政策,加强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作用。

4.深化改革开放政策,加强中尼两国贸易经济的互通有无

5.培训专业的外贸人员,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水平

发展边境贸易,专业外贸人员的培养是关键。人才的培养,主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做到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断优化外贸从业人员结构,做到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要强化企业员工及专业经营者的危机意识,为我区从事边境贸易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强力保障。

6.加大本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核心在与创新,掌握核心的技术,这样在国内外竞争中处于优势。积极主动招聘引进大学技术人才,做好技术人员人才储备,优化企业内部人员结构。我国企业更应该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支持力度,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缩小产品更新的周期,优化贸易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孙颖等 西藏边境贸易发展对策研究,学术交流,2008

[2]黄林,西藏自治区边境贸易的法律保障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第2期

注解

①西藏政府门户网站-边境贸易

作者简介:徐宁(1988-),男,陕西延安人,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政府经济管理。

杨科(1988-),男,湖北黄冈人,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和西藏经济。

王玉柱(1988-),男,山东枣庄人,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政府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边境贸易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缅甸与孟加拉国边境贸易增加
17世纪卫拉特蒙古与俄国的边境贸易概述
绥芬河边境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尼边贸发展浅析
崇左市发展边境贸易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
中俄边境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广西边境贸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滇越边境贸易关系及发展前景展望
后危机时代广西边境贸易现状及问题创新探讨——基于广西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