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2014-07-04 20:17何贵亮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服务模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项目来源:济南大学2012年教学研究项目“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的教学与就业服务模式研究” (JZC12005)

摘要:良好就业服务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构建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就业意识的培育,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文针对构建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服务模式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整体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没有真正的实现就业。大学生就业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持续的大学扩招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近些年来,大学扩招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许多大学在积极的进行扩招。毋庸置疑,大学扩招为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大学学习的机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暂且不说大学扩招对于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影响,就单单从大学生的数量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人到社会中去,既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往届未就业的大学生,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与大学生数量相对应的就业岗位则增加有限。大学扩招为大学生就业提出了难题。

(二)企业用人偏好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

在许多企业中,过于关注专业性,或者过于关注实际操作能力,许多企业都对既有能力又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情有独钟,而对于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则稍有偏见。受企业用人观念的限制,使得许多刚毕业的应届生失去了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意识薄弱和就业能力不强影响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首先,从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上来看,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单位的时候没有摆脱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倾向于一些大型国企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比如金融企业、国家政府职能部门等都是大学生就业青睐的职业第一选择。近些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许多学生在公务员的考试道路上费尽心思。再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也都倾向于一些大城市,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就业城市越繁华,就业机会也就越多。就业意识的错误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其次,从就业能力上来看,许多大学生的自身准备不足,就业能力不强,不适应社会就业的步伐,甚至对就业产生了畏惧,不能从主观上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导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关系

(一)就业服务体系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

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工作的机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而所谓的就业能力是在常规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中所无法获取的,需要发挥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正在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就业,从主观意识上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能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认可。可以说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大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能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深刻的领悟到就业能力对就业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是就业服务体系工作效果的体现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在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突出体现就业能力的作用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和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也充分的体现了就业服务体系的效果,对于就业服务体现的工作来说是一种检验。

三、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的具体措施

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进行以下努力:

(一)搭建沟通平台,发挥教师在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在许多高校中,教师都是社会经验较为丰富,学识较深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在构建的时候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优势作用,体现教师的价值,从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角度出发,为高校大学生与高校教师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使大学生能够与教师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在交流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视野,促进大学生就業能力的提身随着高校校园活动的多样化和丰富化,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可以将自身体系的构建融合到校园活动中去,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作用得以最大的发挥。

(二)注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在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

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是否成功就在于其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其服务功能,体现服务价值,能否从客观上调动大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时代的大学生都是充满个性的群体,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优势所在,对于就业来说,充分的体现闪光点和优势则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位置,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对个性化问题予以关注和重视,体现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优势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可以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不同,而有针对性的举办活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很好的提升大学就业能力,在大学生参加工作期间或者选择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知识,学习能力与学生的就业能力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上,为学生营造更多学习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效用和作用,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强化学生的就业理念,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作用。

学生就业理念对于学生就业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要针对学生的就业理念来进行相应的规划,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就业能力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主观上来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高校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提升学生的就业理念来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能动性,提升就业能力。

(五)拓展就业渠道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仅仅是促进学生就业的一个部分,还需要结合其他实际情况和社会的现实因素,来促进大学生就业,比如说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一些就业渠道,将用人单位引进来,促进就业单位与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拓宽就业渠道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进而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六)构建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服务体系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想真实的体现出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就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组建一些与就业能力提升有关联的活动,在就业服务体系中突出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带动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大学生所要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在增大,实现充分就业需要从大学生角度出发,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体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国高校和社会各界要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使就业服务体系更加突出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丽萍.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 华中农业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作者简介:何贵亮(1979—),男,汉族,山东省莒县人,讲师,法学硕士,单位: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服务模式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