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外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4-07-18 05:03周少蓉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广西

【摘 要】阐述广西涉外导游人才的需求现状和成因,提出广西高等旅游教育应加大对高学历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既具有国际视野又适应广西区域旅游市场特色的外语导游人才。

【关键词】广西 入境游 外语导游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088-02

旅游业是广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明确指出,广西将大力发展旅游业,争取在2015年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近年来,依托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优势,广西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取得骄人的成绩。除了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外,广西还积极开拓境外旅游市场,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以及其他世界知名旅游机构的合作,提升广西的国际旅游知名度;而将桂林建设成为世界旅游胜地的发展规划将给广西境外旅游市场的拓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广西的入境游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高素质的外语导游人才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入境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广西的外语导游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广西入境游发展的关键时期,广西的高等旅游教育应以开放的心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既具有国际视野又适应区域旅游市场特色的外语导游人才。本文将旅游管理(外语导游)为例,探讨广西的旅游院校应如何顺应市场需求,创新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广西涉外导游人才的需求现状和成因探析

广西入境游市场的快速发展面临着外语导游人才紧缺的问题,尤其是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日语、越语、泰语、韩语等小语种导游紧缺的问题。据统计,广西持有东南亚国家的小语种导游资格证的导游人数只占总导游人数的1%~2%,这与东盟各客源国旅游人数在广西入境游客总人数中所占的高比例是极为不协调的。同时,广西外语导游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也亟须提高。广西旅行社通过对入境游客的反馈意见表分析后发现,游客对导游人员外语语言能力方面的满意度为56%,文化层次方面的满意度为21%,带团技能的满意度为51%。

专家认为,高素质外语导游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市场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旅游行业的专业性和知识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高等旅游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旅游学科发展很不成熟。目前,导游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行业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外语导游几乎都是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因为缺乏相关的旅游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不能很好满足游客不断提升的旅游需求。近年来,为适应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一些高职高专开设了专门培养外语导游人才的专业,如广西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但由于生源、师资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高职高专培养的外语导游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还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二、广西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模式

改革传统的旅游教育模式是解决广西外语导游人才紧缺的必然途径,加大高学历外语导游的培养力度已刻不容缓。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应引起区旅游局、相关旅游行业和旅游院校的高度重视,区旅游局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本科院校参与到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之中;各旅游院校也应大胆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眼光投向市场,让市场引导办学,创立一种和国际旅游教育接轨的外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指社会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即该校的理想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应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旅游市场需求的是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的人才。一般来说,入境游客的旅游需求主要是领略目的地国家独特的旅游和文化资源。根据国家旅游局抽样调查资源分析表明,海外旅游者对我国的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兴趣最浓,尤其是对以华夏文化为背景的景观感兴趣。其中,有着和我们形似的文化背景的我国港澳台地区游客以及和我国文化有着历史渊源的日韩游客对优美的自然景观感兴趣。所以,外语导游人才应具备以下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一是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很强的服务意识;二是通晓国际旅游业基本规则和惯例;三是熟悉中国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旅游地理知识;四是熟悉和尊重客源国的文化习俗,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广西的外语导游人才不仅应具备以上的能力和素养,还应该能使用客源国的语言流利地介绍广西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二)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养为核心,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目前,由于导游学在我国还不具备独立的学科地位,高学历外语导游的培养需要相关本科专业来完成,如外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下设“外语导游”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院校的思路和规律,例如,全世界设置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级别最高的学校之一美国康奈尔大学,它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律是: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发展学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以及接待业管理都必须依托特定的一级学科来构建自己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要和培养目标相辅相成;课程要符合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以旅游管理(外语导游)为例,根据康奈尔大学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思路,旅游管理(外语导游)可以依托一级学科“工商管理”来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要兼顾课程的学科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还要考虑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特点,以及原有的学科和师资状况。课程体系可以由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四部分组成,专业必修课旨在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技能;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具体如表1所示。endprint

表1 旅游管理(外语导游)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安排的进度方面,通识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外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社交礼仪等课程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专业技能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每年都开设,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由于外语导游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原则上安排学生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去企业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学生不仅构建了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具备了外语导游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为就业提供了保障。

(三)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之中。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行业并且随时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专业应常年聘请行业专家来给学生讲授“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课程;并和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聘请行业专家来学校开讲座,与学生分享行业经验。

基础理论课程旨在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使学生具有初、中级旅游管理生者的能力,教师应将理论教学和行业紧密结合,多给学生自主学生的机会,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旅游业财务管理、旅行社管理与景区规划设计、旅游生态学、旅游营销战略、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人才资源管理等课程,教师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旅游相关行业(国内外的和广西区)的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使学生通过对多种成功或失败案例的分析和研讨,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学会如何做管理、做规划和做营销。

基础外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可采用“以教学目的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每个阶段的教学都要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才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比如,将语音、听力和语法等课程集中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将精读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和大学二年级开设,学生在具备基本的听说能力之后进入高级外语课程的学习,才能够从高级外语课程的学习中受益,具备说写译的能力。专业外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导游能力,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话题,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用外语说好每个话题,这样一来,学生才能真正具备行业所要求具备的外语导游能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外语导游人才应是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使者,他们不仅应深刻地理解并尊重本国的文化,也应该了解和尊重外国的文化,并促进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外语导游人才国际视野的培养关键在于学校本身的国际化,学校的国际化既指学校与国外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也指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为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派教师到国外研修或旅行考察;派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或旅行;接受国外的留学生;增加学校外教的人数;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和机构的合作。

综上所述,广西的高等旅游教育所担负的使命需要区旅游局、旅游行业和旅游院校共同合作来完成。旅游院校担任着培养高学历外语导游人才的重任,区旅游局应为旅游院校提供政策和项目的扶持,各旅游行业也应参加到学校的旅游教育之中,并带来旅游市场的最新资讯和旅游市场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只有这样,广西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卫青,等.广西涉外导游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1)

[2]马耀峰,李旭.中国入境游客旅游选择模式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

[3]刘爱利,张一凡,姚长宏.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规律探讨——以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

【作者简介】周少蓉(1971- ),女,湖南永州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讲师,硕士。

(责编 卢 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广西
壮美广西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