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乡下

2014-08-01 05:50朱晓剑
汽车生活 2014年6期
关键词:读读书表演系院坝

朱晓剑

早些年在乡村生活的经验,真有苦中作乐的味道,娱乐活动极少,即便想读读书,也难以找到好看的书。如此,就不免想着有一天过上城市生活。可一旦努力地在城市扎根下去,却发现并不是那么美妙。

且不说生活习惯的差异了,就是那一点生活空间也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看,好像是在一个舞台上表演。所以,读小学的儿子说:“看上去都是表演系毕业的。”不过,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而是因着城市的因素,把自己改变的不再像以前的自己了,也许正是由此诞生了哲学上的“寻找自我”。

住在成都,三环路以内,遭遇堵车、雾霾之类的,似乎是常有的事。“出了三环,感觉就好多了。”朋友如此说。

前几天,跟几位朋友去拜访无根山房——一个可以艺术可以生活的地方。中午,吃几样农家小菜,菜是刚从田地里采摘回来的,腊肉啦香肠啦豆花啦,都是自己做的,吃起来也格外香。

在无根山下,也还有几近抛荒的田地,稀疏地种上油菜,又或者玉米,让其与野草随意地增长。这情景看似荒芜,也有乡野之味。走出院坝,就到了山脚,爬爬山,亲近下自然,也很好的事。朋友说,有空真得在这样的环境里住上一段时间才够好。

可是,这也是一种奢望了。

像我这样的懒人,总是在生活中慢半拍,也就难以跟上潮流的节奏。但这种落伍,似乎也可称之为“时尚”,都市是越来越大,越来越现代化了,可我们对周围的事物也缺失了敏感度,对植物也少了份理解,照朋友的话说,现在的人就是一个经济动物,也还谈不上是道德动物。

十多年前,我刚来成都时,也还有一个私心的想法:要是在城里待不下去了,就回家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算了。如果从那时算,到如今怕也是资格农夫了。

“乡村不是城市文化的衍生品。”朋友这样说。可我们更多的时候没有勇气放下现有的生活,干脆搬家住在乡下——那样一种生活虽让人羡慕,但到底距离每个人都有点遥远。话说住在哪里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大多只是周围的环境变得糟糕,才有了生活居住上的选择吧。

猜你喜欢
读读书表演系院坝
院坝会“话”出干群“同心圆”
——璧山区建立三级院坝会制度推进基层治理
川北院坝
新时代如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读书种菜乐养老
来信
微信客:当诗文遇上警察
艺考战役
听点古典音乐
卜算子·院坝会
对于周星驰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