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一棵枇杷树

2014-08-15 00:43
四川文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枇杷叶枇杷树枇杷

永 飞

在乡下,一棵树是不会被人注意的,更不会对它产生浓厚的感情。但在灰蒙蒙的城市里,一棵树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就好比我窗外的这棵枇杷树,它若长在老家农村,或者是我生活在满目葱绿的乡村,它是绝对不会出现在我的笔端的。可现在,我对它已不再是表面意义上的喜爱了,而是有了一种深深的眷恋。也许是它的根扎进了我的心田里,也许是我的心嫁接在了它的枝干上。我觉得,假如没有这棵枇杷树,整座城市肯定会枯萎,虽然它的绿荫没有遮盖整座城市,虽然它的根系没有蔓延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它看似微不足道的绿苗却能让人看到希望。

《草本衍义》上说,枇杷因其叶似琵琶而得名。枇杷在古代诗词中留下了许多芳影。白居易的“淮山侧畔楚江泪,五月枇杷正满林”,将心中的伤愁寄托在满林枇杷上,不用多说就让人能想象到作者当时那种苦闷的心境;杜甫的“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以对比手法由衷抒发了对枇杷的赞美之情。枇杷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我跟窗外的这棵枇杷树相伴了将近三年,它年年开花年年结果,但我却从没吃过,不是我不爱吃枇杷,只是我舍不得对它下手和动口。

很多树木逢冬隐匿,寒风一吹,昔日英姿飒飒的绿叶就纷纷回到大地的怀抱。而枇杷树对冬天没有丝毫畏惧,就算白雪覆盖、寒霜侵袭,它都傲然挺立,不减英采。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它没有把笑颜留给暖融融的春天,而是倾情奉献给了灰蒙蒙的冬天。这便是它的高尚和伟大之处,也是它与众不同的个性所在。它素洁的花朵在枝头簇拥,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把冬天的孤寂驱赶得无影无踪。我一打开窗户,它馥郁的芳香就随风而入。它的花期很长,在一百天左右,当酷暑来临,它不仅能给人撑起绿阴巨伞,还能给人带来美味甘果。那金丸般的果实点缀在绿叶丛中,还没伸手摘取就已满口馋涎。

我不敢想象没有鸟鸣的世界会怎样,因为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鸟鸣声中度过的。那时的我不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也不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但分明感觉到了有鸟鸣的日子才快活自在。离开农村漂泊到城市里,我不知多少次梦到故乡叽叽喳喳的鸟鸣声,而每次梦醒,枕巾上都有几道泪痕。在钢筋混凝土的楼房里我看不到小鸟的身影,听不到清亮的鸟鸣,一直到我搬来这间旧房子居住,才与窗外这棵枇杷树相伴,没有鸟鸣的那种失落感才渐渐消散。

经常栖落在枇杷树上的是一群不知名的小鸟,大概十来只,它们的鸣叫清脆有韵律,不嘈杂,犹如仙女在欢唱。清晨我还没睡醒,它们的歌声早就飘落在我的枕边;黄昏它们又如期地把歌声奉献给我,为我洗去一天的疲惫,把城市的喧嚣隔阻在我的生活之外。假如没有这棵枇杷树,就不会有鸟鸣,我也就不会在物质清贫的寒境里依然过得怡然自得。

雨夜孤独,但有知己般亲密的枇杷树陪伴在身边,我内心的伤感也就荡然无存了。夜雨打在枇杷叶上,淅淅沥沥,似在弹奏一曲美妙的乐章,又似在讲述一个美丽的童话。临窗而望,灯光射在洁净的枇杷叶上,随着微风的吹拂一闪一闪,好不耀眼。在这样的雨夜,我最喜欢做的是把雨夜的美妙、把雨夜里对生命的领悟,全都噼哩啪啦地敲进电脑里,然后传递给身在大江南北的朋友,让他们与我一起分享。我不止一次地跟远方的朋友们提到过我窗外的枇杷树,我分明感觉到了他们对绿色鸟鸣、对雨打枇杷的渴望。

前两天小区公告栏里贴出通告,说这里的所有旧房子即将拆除,要在原地盖几座大厦,我又面临着搬家了。一想到我将不得不与窗外的这棵枇杷树分别,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受。跟它这么久的相伴,我觉得我已很难跟它分出彼此了,也许我们都是树,也许我们都是人,想到这里,我的眼眶潮湿起来。

猜你喜欢
枇杷叶枇杷树枇杷
枇杷树
枇杷
老徐的枇杷树
枇杷叶与郑板桥的故事
枇杷叶生姜粥
枇杷叶生姜粥止咳
枇杷糖浆
庭有枇杷树,已亭亭玉立
院子里的枇杷树
吃“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