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2014-09-17 02:54周淑香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上机计算机高职

周淑香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以下是本人根据教学实践体会,就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总结出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结合学生情况,精心设计任务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里,初一的教材前半部分基本上是理论,初中学生对此兴趣不是十分浓厚,觉得枯燥,缺乏形象性和可操作性。如果教师一味按照教材内容顺序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学生缺乏上机操作的时间,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影响以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可以把一些理论知识夹杂在上机操作过程中予以解决,比如在开机之前认识一下计算机的组成;在文字训练时,输入一段介绍信息技术的文章;总之,许多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学生上机操作方式体现出来予以解决。因此,没有必要让学生一味学习理论,而完全可以把理论知识分成若干小块,逐渐消化掉,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和完美结合。

二、课堂演示,讲解为主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陆续建成了新的微机室,配备了几十台多媒体电脑,从而形成了一个功能较为强大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我们教师在上课期间,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广播系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作出适当的演示并加以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Windows2000系统操作时,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上机实践(当然上该节课前已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因为各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样,在他们预习后自己再在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看自己的自学能力有多强,从而证实自己的理论理解与实践是否一致。然后我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正确的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进行适当讲解,使学生们看到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做就进一步证实了学生们对自己预习后自行上机实践是否全部正确。再让学生们上机实践一次,这样就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了配合演示的教学,我又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变难为易。

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操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上机课的课时应占信息技术总课时的70%以上,有关操作的内容应安排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根据调查许多学生对计算机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他们都爱上信息技术课,可是老师一再强调不要动这,也不要动那,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当然,教师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只能使学生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有胆小的同学怕把计算机弄坏,就什么也不敢动,变得谨小慎微,慢慢的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了。基于以上的原因,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适当强调,适当引导,及时观察学生使用情况,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是不会出问题的。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如果我们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上机动手操作、参与操作,而只是照本宣科“讲解”教材,这和在岸上学游泳一样永远学不会。“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学生要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如课堂问答,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演示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例如,在讲完 “Word”软件中的文字录入及排版知识后,要求学生课后准备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节上课时使用Word软件进行录入、排版,并对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这样,每教学一项新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定量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新课内容,熟练掌握操作要点,提高学习效果。

四、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初中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爱玩游戏,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引入容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快乐地学习,自觉地学习。学习鼠标的操作是比较枯燥,如果让学生上课直接去学习,学生肯定是没有兴趣的,而强迫其学习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如何使用鼠标”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导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Windows中的纸牌游戏》看看哪位同学能把这个游戏顺利的完成,看谁动作快、动手能力强。学生在纸牌的移动过程中,热情都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再结合教学目标,讲解一下鼠标操作的要点,这样,经过一、二节课的练习,学生在操作鼠标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了。通过这个办法,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就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我们还可以在学生的机器中装一些学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来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趣了,对教材的理解也就加深了。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进行教学,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不但不会增加负担,反而有利于教学,学生们也就学的更轻松更愉快。

信息技术课程是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制作作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并经常从网络下载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鉴赏美、体验美,从而激发、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在创作计算机作品时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让学生把信息技术课看成一门必修课,为学习、生活服务,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基。

总之,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作为教师要明确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注意处理好学习任务和学生兴趣的关系,放手讓学生多操作、多实践,让学生会学、乐学。要上好初中计算机课,教师须运用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重视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还应延伸至专业英语及其他专业。高职英语教师对所教学生专业也应有所了解,学习专业英语,扩充知识容量,在基础英语教学课堂上,适量使用一些专业英语词汇,由于是学生熟悉的领域,会提高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融洽了师生关系,也为学生日后专业英语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高职英语教师要一专多能,技高一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2外部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高职英语教师也是学校主体要素之一,是核心人力资源。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对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当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努力不能实现其专业化发展时,学校还应搭建相应的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学校要成为促进高职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力,为高职英语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策略一:创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幸福指数。因此,学校管理部门须树立“教师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幸福指数,使高职英语教师享有和其他学科同样的待遇,而不使他们有着承担高职英语教学任务备受冷遇之感。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当教师职业幸福感增强时,就会

猜你喜欢
上机计算机高职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提高中职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策略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