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研究

2014-09-17 02:54马良莹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

马良莹

摘要:增强学生体质是我国现今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目标,其中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受到重视。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机制进行研究对于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本文中主要研究了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机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针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不足的现状提出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

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的精英,传承着社会的先进与文明,,她们的思想与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与影响其身边人的思想与行为。同时, 作为女性, 她们承担着延续生命的社会责任。女性健康不仅关乎自身的健康,更关乎下一代的健康。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实际上素质教育是否能真正成功,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程度,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妈妈, 肩负着社会人口素质提升的重要责任。女大学生的锻炼参与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将直接影响未来子女对体育锻炼的意识,直接影响未来子女的全面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加重,因而女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更需社会的关注。校园中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自尊水平的提高和要求提高个人自信,已成为女大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女大学生必开始寻求各种途径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健康的手段,成为未来一种不可少的健康生活方式,也是影响个人健康生存的因素之一。

一、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有益。研究证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被认为是促进健康最佳的方法之一。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的特点是活动的内容简便易行,运动时间均控制在 20 min- 30 min以内,女大学生一般对于体育生活化的状态很了解,知晓身体的健康离不开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更是基于平时频繁的体育锻炼的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提升。然而综观当今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会发现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还是存在缺陷的。

二、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培养策略

(一)情景与态度行为一致理论和需强化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培养

情景与态度行为一致理论是指能引起人们锻炼的情景主要跟当事人的刻意思维、自我意识、体育态度的频繁使用和态度自动连接事物有关。情景的作用使人们对事物的态度进入意识并能使态度适合行为,使态度提供容易的决定最终发生与态度一致的行为。要发生与态度一致的体育锻炼行为,就必须从情景的刻意思维、自我意识、体育态度的频繁使用和态度自动连接事物四个方面进行培养。女大学生存在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行为是因为女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锻炼行为的不一致而致。不同的大学生对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态度,因此她们的锻炼方法和目的都不尽相同。情景与态度行为一致理论告诉我们,女大学生只有在体育态度与锻炼行为相一致的状态下才能积极投入锻炼行为中。

一些已经有一定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女大学生认同体育锻炼,也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但没有形成相应的锻炼习惯。对于她们要加强与体育锻炼的情景联系,使她们能够自觉地积极参与锻炼,形成良好稳固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强化女大学生的体育刻意思维

女大学生只有认为体育有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自我发展,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锻炼中去。因此对于这类女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鼓励与肯定她们的体育锻炼行为并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她们从体育锻炼中体验更多的乐趣与收获。这样,她们才会对锻炼更有信念、更有积极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锻炼生活化。

(三)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就可以促进她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她们的自尊水平和提高她

们的自信心,并对她们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体育锻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四)进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和价值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环境是学生的体育意识形成和培养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学生在这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和熏陶。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个体的体育意识、体育锻炼动机和体育能力的形成起着制约作用和推进作用。学生对体育的情感上的感化、认知上的教化和行为意向上的内化过程都与教育环境有关。在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中,女大学生会根据周边同学、朋友和社会的反应,重新进行自我评价。自尊水平的改变势必要求女大学生改变以前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并开始关注体育锻炼,从而在逐渐的体育锻炼中不断尝试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为体育锻炼动机强化和习惯的形成创造充分的条件。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环境也为女大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从而为她们自觉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提供必要的保障。

(五)体育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化

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是大学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化,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体育教学俱乐部形式和选修课的全面跟进,将逐渐改变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也将改变她们在体育课中的情感,从而改变她们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女大学生只有在体育锻炼中真正体验到成功、愉悦、幸福,她们才能从根本上强化锻炼动机和积极学习锻炼的所需能力,并使体育锻炼生活化。

总结: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女大学生更是这一群体中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女大学生是否有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从小处讲,有利于女大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从长远意义来讲,关系着我国的整体国民健康。因此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体育意识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要从思想和行为上进行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最终让女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良莹 女(1975--)山东济南人,学历:本科,作者专业:女性与体育

[2]江玉华.健美操与慢跑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09(13).

[3]王安芬.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培养初探[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6.

[4]李建军.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 江苏体育时报, 2010,09.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
微信打卡小程序在学生假期体育锻炼中的应用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有关中小学教师体育锻炼的几点思考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