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美术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及改进方法

2014-09-17 02:54冯静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法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学美术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所要采取的一些解决方法。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传统美术教材过多地引入中国古代、本民族的艺术作品;在二十一世纪,美术教材及教法应该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中学美术 教法 教材 教学改革

笔者从事中学美术教学工作已有多年,深深体会到美术教学中传统因素太多,需要改革和探索的方面更多。

一、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故事,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对艺术品和艺术家先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用分数或其它奖惩方法使学生按课本,大纲或教师的要求来对艺术品做出真实的评价。相信在理解基础上的评价会来得真实,而并非弄虚作假。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比较高的艺术品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在现代,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幻灯片的欣赏、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亲身绘制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传统美术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这种教学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师让学生欣赏艺术品,主要不是培养职业的鉴赏家和批评家,但经常对各种审美类型和特征作比较与鉴别,经常对各种艺术作品优劣之处进行区分与评价,确实有助于审美趣味的敏锐化。但这种审美趣味的培养,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个性独特倾向。教材切忌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三、传统美术教学过多地关注中国古代、本民族的艺术作品。这种做法排斥了中国现代的、以及外国的艺术作品,这是不对的。美术应该注重历史性、民族性,也该注重时代性、世界性。中学的美术教材应该古今贯通,中外联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但由于学生比较容易喜爱当代的和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个重要因素。因此从吸收当代和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入手,由今至古,由中及外地培养,这才是一条符合审美趣味的特征及发展规律的正确之路。

四、传统的美术教学很重视历史领域、批评领域,却轻视制作领域、创作领域。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級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树立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提高。

面对这些问题,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大胆地尝试改革。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教学经验。

一、美术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观念。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时代已经结束,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美术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单纯依靠老师的教是无法激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美术的魅力就是体现在运用、制作、创作的活动过程中,而从事这一过程的是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便提高到一个高度,成为美术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环。发展到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求知欲,这不仅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它学科的发展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发掘美术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有着悠久而古老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一点中国古老文化的底蕴,并可以向国内甚至国外传播中国的艺术渊源和艺术精髓。贯穿在我们的美术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三、美术课堂教学重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扩展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表现手段。 美术教学重视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是美术学习回归生活,这才是艺术的真谛。美术的本义就是美好,因此创造美妙的东西、创造美好的生活是它最基本的要求,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能分开。所以美术教育中应该贯穿一些和日常生活联系的知识,才能发挥它的本质含义和现实意义。美术课程中不能纯粹地总使用老一套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欣赏和绘画,而可以适当导入摄影、漫画、卡通、陶艺、计算机多媒体以及走出课堂等表现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全面地培养学生,扩展他们的视野。

四、美术教学可以多元化,将其他艺术与美术融合在一起。 注重美术学科与其它艺术学科(如音乐、体育)的渗透和融合,甚至可以与其它非艺术学科进行关联。这样不仅使美术学科自身发挥作用,还可以多渠道地收益不少。如美术与音乐的融合,学生在追求美好事物形体的同时,也能洞察音乐的韵律和调和,从中又感受到情感的线条和协调色彩,动感地带。所以将美术、音乐的融合作为艺术课向学生传导,不仅锻炼了学生,也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五、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灵活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书本的知识毕竟没有实践来得真实有效,学生对于一件艺术品的欣赏,在博物馆看到的要比书本看到来得激动、兴奋。因此可以适当制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可以去美术馆或博物馆欣赏文物、字画,这样不仅完善课本上缺少的内容,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增长了见识。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六、改变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传统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就象一件任务一样,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一味让学生临摹书上现成的作品而忽略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创新。而现在就学生作品来看,非常全面地从色彩、形状、构图着眼,并表现在创作作品中的美感特征为标准,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美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善用各种美术材料,从而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新的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是值得肯定的。

冯静(1982--),女,汉,甘肃陇南人, 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教法教学改革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爷爷的“五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