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军队财务监督机制的现实思考

2014-10-14 17:03穆勇刚
新学术论丛 2014年5期
关键词:监督

穆勇刚

摘 要: 完善财务监督,不仅涉及到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未来走向,更是事关营造健康规范的财经新秩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推进法制化建设、配合财经制度改革、调整财务监督检查方式等方面阐释了完善军队财务监督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军队财务;监督;法制化建设

军队财务监督所面临的矛盾问题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体,强化军队财务监督也不能局限于财务部门的单方面工作,而应站在加强监督职能、健全监督体系、拓展监督范围的整体高度,稳步推进监督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

一、推进法制化建设,规范工作行为

(一)推进专项立法工作,规范工作行为

财务监督法制体系建设工作相对滞后的现状,使得当前的财务监督工作与新时期、新体制下军事经济总体要求在一些方面上产生了不相适应性,影响了财务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要从强化财务监督、规范财务监督行为的要求出发,根据当前财经制度改革的要求,围绕强化预算、标准经费管理和联勤保障等各项监督工作的需要,积极推进财务监督专门立法,尽快制定并颁布实施《军队财务监督法》或《军队财务监督条例》[1]。通过制定有关财务监督的专项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定财务监督的地位,使财务监督工作的法律依据更加充分,手段更为得力,从而达到依法实施财务监督的要求。

(二)完善現行的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不断完善法制体系的建设,严格行政执法的程序,强化经济监督的约束机制,是规范财务执法行为和提高财务监督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在着手研究制定全军统一的财务监督专项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同时,还应当根据现有形势和财务监督面临的新任务,按照“监管并重、内外并行”的原则,从加强财务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把财务监督的法制建设工作重点放在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健全财务监督的规章制度上。通过对现行的财经法律、行政性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完善性工作,加大财务监督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财务监督的工作行为,强化财务监督的工作手段,进而推动财务监督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三)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

当前,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有些问题屡屡出现,屡禁不止。因此,在大力推进财务监督立法的同时,财务部门还需进一步严肃财经法纪、严格规范财务管理,不断增强财务监督职能,不断加大惩处力度。可以考虑通过跨单位跨建制实施监督或返聘离退休人员等方式抽调人力,将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等手段有机结合,以强有力的手段来增强财务监督的震慑力,为依法监督提供保障。

二、配合财经制度改革,逐步强化财务监督力度

(一)积极调整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

首先是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要增强对财务监督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就需要将财务监督工作的关口前移,加强对预算编制过程的监督,同时不放松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2]。其次是注重对战备工程经费管理、军队采购、集中支付、实物资产等财务管理新要点、新职能的监督工作。财务监督客体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会计资料和经费支出控制,而是应当涉及当前财务管理和军事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过程。而财务工作的新职能和新领域,则往往是管理的薄弱环节,需要特别引起重视、再次是继续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抽查或核查工作。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目前仍然较为严重,严重干扰了财务监督工作。为此必须重视并且不断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理顺联勤财务监督关系

当前联勤条件下,由于军兵种只管不供。联勤部只供不管,很容易造成监督的空白。所以财务监督体制必须要就此进行重新定位和分工。财务监督管理应以谁供应谁负责的原则,具体组织财务监督工作。联勤部门应主要加强通用经费保障供应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而军兵种财务部门则应主要负责对专项经费的监督。不论是专业经费还是通用经费,在组织财务监督时都应当注重信息的协调和反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共同采取措施。

(三)逐步扩大经费供应标准化

经费供应标准化是在经费分配上排除财权分散干扰的重要措施,经费供应标准化增加了财力分配的透明度,使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都有所遵循,不但可以有效保障部队经费供应,而且有利于实现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标准化管理不应只满足和停留在制定标准、供应经费上,而更重要的是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即把制定标准、考核标准、落实标准结合起来,促进财务监督的指标量化,彻底改变对事业经费监督管理“慢半拍”、“隔一层”的现状,从根本上保障财务监督的质量和顺利实施。

三、不断调整财务监督检查方式,努力拓展财务监督范围

(一)从侧重事后监督转变为全程监督

财务监督是贯穿于经费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控行为,监控关键在于事前和事中。军队财务监督必须逐步改变过去偏重事后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法,逐步将工作重点转变到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并重,从而达到全程监督的目的。通过对预算的编制、上报、执行、调整等全过程的监督,实行对本级预算情况的事前、事中监督和全过程的跟踪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预算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握监督工作的主动权,保证预算的完全落实和财务管理的健康有序。

(二)从年度综合性监督转变为日常监督

当前,军队财务工作中心是加强标准经费的管理。它的管理要靠日常严格管理,而仅靠一两次大检查根本起不到效果。因此,一定要转变监督方式,逐步由年度综合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上来,立足于日常管理,通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真正形成监督与管理并重,日常监督管理与综合性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务监督工作新格局。

(三)从注重外部监督转变为内外并重

财务监督的难点和重点都在于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决算的监督,而这些都是各級财务部门的本职工作。因此财务监督首先是财务内部的监督。“正人先正己”,财务监督要从检查财务内部制度着手,检查内部制度是否完善,以及是否按制度办事,切实解决财务内部机构“灯下黑”问题。各级财务部门都要逐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并且严格遵照执行,用制度来管事管人,形成自我约束机制。

四、加强财务监督信息反馈,努力形成财务监督合力

(一)健全军队财务监督信息反馈系统

当前,全军财务信息网已经依托310网正式联网成功,全军各大单位都分别设置了服务器,各军以上财务部门都设有终端。这是实现全军财务信息网络化的良好开端。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财务信息的及时反馈仍有待加强,当前,应重点依托财务信息网,通过改进各种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的一体化传输,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财务监督信息反馈系统,实现高效率财务监督,保证军队财务监督系统的有效运行,为财务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

(二)与审计、纪检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

财务监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不具备独立财务监督机构的情况下,与审计、纪检等职能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就更显得重要。特别是要与审计、纪检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在监督对象、监督时机的选择上,三家部门要互相通气,避免重复,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组成联合监督组,共同实施;对在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三家部门要互相通报检查情况,由财务部门针对问题组织具体的指导。

(三)形成多层次的网络化监督结构

首先,各级党委要重视财务监督。各级党委是财务的最终管理者和决策者,只有各级党委重视财务监督,将财务监督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亲自督促财务监督工作,过问出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财务监督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其次,各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业务经费的管理。作为主管各业务经费的业务部门,要高度重视经费的管理,不能借口自己是非职能部门而忽视监督。再次,要发扬经济民主,鼓励群众监督。建议扩大各级党代会的职能,每届代表大会结合年终总结,由财务部门领导作财务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讨论,揭露问题,提出建议,从而以制度的方式发扬经济民主,鼓励群众监督。

参考文献:

[1] 推进财务监督专门立法的思考,张建昌,军队财务,2014.1

[2] 健全预算编制过程监督机制,王国明,后勤学术,2013.12

猜你喜欢
监督
以监督之力全力守护人民健康
破解同级监督难题之我思
全面深入推进各项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带有监督技术的最优激励合约
预算监督新实践
人大如何用好“刚性监督”
青田:“精准热紧”求实效
评估制度提升监督精准度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