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014-10-21 19:53陈大政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意义

陈大政

【摘 要】建筑施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企业经济运行围绕的中心。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就必须分析探索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不断的采取改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关键词】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意义

一、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

(一)国家基建投资偏紧与施工队伍不断扩大的矛盾。

十多年来,我国基本建设市场一直是卖方市场,施工队伍则呈不断扩大趋势。目前广大农村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建筑业可能继续成为一条重要的出路。上述两方面情况表明,今后我国基本建设市场仍改变不了卖方市场的走势。

(二)市场影响

由于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当前业主在工程招标中普遍存在压价、垫资等问题,有的条件相当苛刻,有的工程往往以保本价格成交,施工单位正常的盈利得不到保障。

(三)受物价上涨影响

拉动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价格上涨,加大了工程成本,有的根本无法消化到工程上,最后只得施工单位自己内部消化。

(四)施工任务与施工力量比例失调

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基建规模加大,给建筑业带来了生机。施工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基建投资规模与施工量不相适应,对施工企业冲击过猛,调头困难,致使施工队伍与施工任务之间产生了严重失调,一些人抱着“要想富,抓建筑”的侥幸心里,成立各类“公司”,为了承揽工程,部分施工企业经验不足,上当受骗。

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

(一)项目成本控制

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必须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科学安排和统筹项目成本估算、预算、核算分析、决算和项目审计等方面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成本控制绝对不仅仅是单纯的压缩成本,而是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加强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应采取的措施结合本公司工程项目情况分析,本人认为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除了制度和过程控制外,应采取如下措施:

1.进行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编制施工预算文件,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保证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施工组织设计要根据工程的建筑特点和施工条件等,考虑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在工程中要随时收集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和施工形象进度,掌握市场信息,及时提出改善施工或变更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安排施工,克服和避免盲目突击赶工现象,消除赶工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

2.在施工中,要加强工程项目的技术质量检验及人员的技术,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严把各道工序质量关,提高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避免返工及质量事故的发生,降低质量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企业在搞好工程成本控制的同时,还要开展增产、节能降耗的活动,以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降低成本,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如民工队伍的使用管理、验工计价的审核管理、材料的采购管理等,企业的整体效益才能得到提高。

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就是最大限度获取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業可以通过上述措施,加强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合理合法地拓宽增效途径,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产品的消耗就越低,经济效益就越好。因此,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以财务管理为龙头,不断深化、细化财务管理,从而加强企业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顺应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其次,随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向市场化、经营化发展,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要求企业财务部门根据经营的实际需要构造一套与财务管理的地位、作用、职能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加大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投入,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是真正意义的第一资本,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因此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相对应的必然是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各类财务管理人员。

(四)向改革要效益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坚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内部承包责任,解决好三者利益,防止短期行为,改革用工制度,走亦工亦农的路子,养在农村,用在城市,离乡不离土,进城不落户,机构灵活,有活儿即来,无活儿即去。

三、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

(一)对企业来说: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要发展,必须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获得发展。

(二)对国民来说(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教材主要是从市场活动的主体角度说明的,企业直接承担着社会财富的生产和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可以说明这一观点。教材中的“名言”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四)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四、结束语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趋势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人们的个性化消费日益扩展,竞争激烈,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新要求,合理创新,不盲目追求潮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一种定性的要求,无疑是合理的,但是这一要求却缺少可操作性。因此,企业要协调好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关系,重视企业技术人才的培训,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学红,周海琼.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第4期.

[2]黄尚勇.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成本的战略思考[J].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与项目盈利的相关性研究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