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控制措施

2014-10-21 19:53李忠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技术

李忠

【摘 要】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最基础且最重要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是现代建筑重要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与技术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与使用耐久度,混凝土材料的优劣对建筑结构安全及防渗防漏等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研究,会对提高工民建项目的质量与水准有着极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技术;施工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工民建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我国建筑行业的生产来看,建筑质量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建造者要求建造一个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美观的作品;使用者关心建筑使用方便、居住安全、维修率低。在工民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工程作为工民建项目建设的基础,其采购材料、配比、施工、验收、维护、保养等环节都十分的关键。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都会使建筑质量受到损害,更严重的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危及人们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加强对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研究十分的重要。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配比控制分析

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环节就是原材料的配比,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掺和剂、砂、石以及水等材料合成,这些原材料的配比决定了混凝土的类型和质量。在对其配比的工作中,要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水泥的质量控制

对水泥的质量的进场检查,是确保水泥质量的重要步骤。检查的主要方面就是水泥的质量证书,明确核查质量证书上水泥的数据,同时还要对水泥的外部包装进行严格检查,对于出厂3个月以上的水泥要进行严格的抽样检验,对水泥的安全性、密度、抗压强度、抗震度等强度进行检验,以此保证水泥作为建筑用料的安全。同时,要检查水泥强度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对不达标的水泥坚决不能进场。

2.对砂、石等骨料的选择

骨料强度的高低是影响混凝土各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工民建工程,在选择骨料时要选择具有高强度、高耐化学性、高稳定性的骨料,要考虑无有机杂质且非盐类的粗细骨料。此外,还要对骨料的品种、产地、规格、适用条件等项目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通过对骨料的密度、含泥沙量、活碱度等指标进行检测来确定骨料的水准与级别,以保证混凝土施工中不被骨料质量的瑕疵或是不匹配所影響。

3.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

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要根据施工环境的多种因素及混凝土的性能对混泥土外加剂进行选择,还要对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工艺与技术作为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条件,确保混凝土外加剂能满足配合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同时,选取混凝土外加剂时,也要对外加剂产品的国家质量认证证书进行严格的检查,要选取高质量的、危害性测试合格的产品,对于劣质的、对人体有毁害性的物质的混凝土外加剂要坚决抵制。在存放混凝土外加剂时,要分类存放,分门别类。

4.对混凝土掺和剂的选择要点

混凝土掺和剂的有效使用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还是节约水泥,提高施工过程的利润率的好办法。在进行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时,可以适当添加混凝土掺和剂。选择混凝土掺和剂时必须要按照国家对于材料的配比规定来定量,以保证混凝土掺和剂能在改善混凝土整体性能上发挥其最大效率。

二、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

1.工民建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的措施分析

混凝土浇筑过程作为工民建项目目前通用的技术,首先,要对原材料计量与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包括水、砂石、水泥及加料的多少,搅拌时间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免出现离析的现象。第二,对选择浇筑方法、设备、场地等环节,要因地制宜,并随时掌握浇筑期间的湿度温度,天气与气候,做好应对不同环境的准备。振捣时,尽量采用二次振捣的方式方法,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第三,对积板上的浮浆的清理与加工要及时,要进行多次抹面,预防应力的作用产生的伸缩裂缝,并且在凝结过程中,应提前预留缝隙,以免发生材料膨胀、压迫变形等情况,合理安排浇筑顺序与重视修补工艺,避免外观上出现的蜂窝、气孔等渗漏隐患。必须对混凝土的振捣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振捣良好。

2.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在施工期间,混凝土材料应保证连续供应,且要确保浇筑原料充满混凝土。在施工期要保持工序的连续性,如果施工期间如果有较长的间歇期,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完成次层混凝土的浇筑。一般而言,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约为40min左右,间歇时间应在40min内,需要对间歇时间做严格的监控。对于振捣过程,要进行监督,振捣后,若混凝土表面不够平整,要及时进行抹面,以保证混凝土的垂直度、平整度及光洁度满足施工要求。对于预留件、模板拼缝及预留孔等位置,应对其质量进行质量检测,预防出现漏浆、露石等情况。

三、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管理提升措施

1.严格控制进料环节,科学配制工民建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

要科学配制工民建施工中符合实际,高质量,高效率的混凝土,一是要科学调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配比,要根据实际,进行试验,选择最合适的配合比,其中要考虑所需要的和易性、运输方式、距离、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混凝土的实际配比。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用水量与含水率进行调整;二是要要科学换算混凝土配比,对于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勘测技术来说,对于配比的数字与环境的估计,都可以以数字的形式表示,对于这样的分析方法,还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比较准确的,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因此,完善信息系统控制与数据统计分析,是混凝土配比计算的一个十分得力的工具,也是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方式方法。

2.做好各种监理工作,预防混凝土缺陷

为了预防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组织对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及技术技能,从而在实际施工中注重施工质量,预防质量缺陷;二是指派专人负责监理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等工作,若发现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或质量不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三是对混凝土的坍塌度进行检测。

3.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混凝土施工后续的保养也占了混凝土施工的很重要一部分内容,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后,应在混凝土凝固前的十二小时内进行墙面上的塑料薄膜铺设,并进行浇水养护。如果是硬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成后马上养护。工程监理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必要时可大改或是拆毁重新翻修,以免影响到后续的建筑整体质量。混凝土成型之后,若养护期间的监控不到位,发现不及时,没有进行合理的养护,混凝土构件造成外露,加上天气及气候的影响,很容易产生热胀效应,最终导致裂缝问题。若是水分蒸发所引起的体积收缩受地基制约,则会导致干缩裂缝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保证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汉金,欧庆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法制与经济,2011(09):179- 180.

[2]马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问题及防治[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2).

[3]雷勇.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究[J].科技资讯,2010(23).

[4]杨仪静.浅谈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猜你喜欢
工民建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