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办学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意识的强化

2014-10-21 19:53周文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信息服务图书馆

周文

【摘 要】特色办学离不开信息办学,学校应重视信息办学,图书馆应加强为教学和科研的信息服务:建立专业馆员制度;加强各类专题数据库建设;建立专业信息馆;建立“四引入”机制;加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教育培训;实现图书馆“四个转变”;图书馆融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之中。

【关键词】特色办学; 信息服务; 图书馆; 共建共享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创造的源泉。当今教育,是能力的教育,知识和信息是能力的组成部分,发现信息、识别信息、接纳信息,传播信息是能力的体现。

人们通常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平时在课堂上,老师在讲授显性知识的同时,还在传播隐性知识,但多以显性知识为主。前人集累的知识更多是收集在文献中的显性知识,所以我们提倡大学生在课后要大量阅读文献,掌握前人的文化成果,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自己的隐性知识。

目前,学校要求大学生课后大量阅读文献的做法还不够,学生的阅读需求很少,学校图书馆主要成为了学生散读的场所、做作业的场所、上网的场所、休闲的场所。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偏窄、思考能力偏差、创新意识偏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几乎成为难题。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要达到特色办学的要求,学校就应强化信息意识,图书馆要加强为教学和科研的信息服务。

1.特色办学离不开信息办学

近几年,河职院的办学特色突显,品牌效应已产生。品牌树立体现在特色办学上。办学特色体现在“个性特色”和“整体特色”两方面,在“理念”和“定位”的框架下,多体现出“大师办学”、“文化办学”、“能力办学”、“趣味办学”的思路。其中,文化办学品牌表现在大学精神对社會的感应力。学校的“学生主体办学”、“社会融合办学”、“读书探研办学”、“实践创新办学”上都有文化品牌的涵义。特色办学的各个方面都与图书馆的读书、知识和信息有密切的关系,都离不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支持。

2. 学校应重视信息办学

近年来,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的改革、文化建设等,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强化信息化教学方面,还是不够的。一部分老师上课缺少信息量,一个PPT即是一节课。没有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更少有引经据典或将图书馆资源引入课堂。缺少对以前教学成果的收集、案例的收集、学生成果的收集、特别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考核。老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用不同的方法去指导、去启发。老师的指导参照的是大学生应达到的指标和知识、技能体系,不达到指标不能“出徒”。这就是所谓的把好出口关。这种考查和记录学生达标情况、评价学生知识、技能体系掌握情况,应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衡量,即分析知识掌握、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组织能力、实操能力、实践创新等情况。大学往往是把这些能力集中在毕业论文中考察。显然我们现在更多注重的是知识掌握情况,至于学生其它能力情况,给予了忽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能力正是与信息学有关,与分析、研究、思考、创新有关。

3. 图书馆应加强为教学和科研的信息服务

3.1 建立专业馆员制度,加强教学、科研过程的信息服务

所谓专业馆员制度指有一定专业背景的馆员,直接参与到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了解教学和科研过程的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编制各种资料,尤其是指定参考书目;编制有关专业方面的专题文献;主动配合科研人员和授课老师,提供定题信息服务和专业阅读资料服务,开展专题检索、科研立项查新、成果鉴定以及代查、代译等项服务;向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国内外最新的教学与学术信息,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参与信息需求评价、跟踪及保障;参与对学生信息能力的评价;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目前图书馆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3人,具有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9人,还有几位信息学方面的馆员。基本上可以参与教学过程,当然还需要学校为图书馆增加几位有专业背景的馆员或招聘几位资深学者到图书馆。

3.2 加强各类专题数据库建设

目前,图书馆已购买和建立了专业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专业图书全文数据库,客家文化专题数据库。在信息主导教学的过程中,专业数据库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期刊论文数据库,专业图书数据库的检索频率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名列前矛,这与我校近几年来强化科研意识,鼓励学研结合的大环境分不开。我校建立的“客家文化专题数据库”成为第23届世客会主要参考数据库,也是《客家文化大典》编撰参考的主要数据库,被列为岭南客家文化研究院主题数据库。我们还将逐步建立旅游文献数据库、汽车信息数据库、教学案例数据库、教学课件数据库等为教学直接服务的各类数据库。

3.3 建立专业信息馆,打造与企业、实训联动的信息服务基地

图书馆加强与社会、企业,行业的广泛联系,为师生了解社会需求提供新的窗口,进一步促进教、学、做的结合。高职院校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院校,这就使学校与企业或相关行业公司联系更密切。近期图书馆与市品牌汽车公司和机电学院汽车专业实训室联合,共建图书馆“汽车信息馆”。一切由品牌公司投资,建立以汽车为主题的信息基地,包括相关的图书、期刊、内部资料、国际品牌汽车公司信息、汽车行业名人信息、汽车商标信息、汽车挂图、标准信息、模型、内部结构图、实物等,总之一切与汽车主题相关的资料和实物。图书馆还与西可等公司联合建立信息基地,工作人员因此广泛收集相关企业和行业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内部刊物、内部专业技术报告、专业标准、学术会议资料,收集企业专家学者的主题讲座资料、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科技、管理、生产等相关资料,充实专业信息馆或信息基地。这样的信息馆和信息基地与教学、科研、信息、企业营销联动,将是我校图书馆又一大亮点和品牌服务。成功之后我们将逐步建立其他专业的信息馆。

3.4建立“四引入”机制

4. 图书馆为特色办学服务

4.1 加强师生的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培训。计算机信息能力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信息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个人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传达的能力。计算机信息能力的应用不仅仅是汉字处理,这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还在于信息处理技能,计算机语言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简单的维护能力,网上信息检索及优选能力,信息编辑及论文写作能力等。图书馆老师相对有较专业的训练,我们要求图书馆老师参与教学、科研过程,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4.2 加强师生的图书馆利用能力教育培训。图书馆已经不是传统概念上的藏书楼,而是信息的集散地,图书馆的利用已是一门综合的知识和技能。图书馆图书的分类体系、集成系统的应用、搜索引擎和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信息的筛选和组配知识等已是当今学者必备的技能。图书馆在跟随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融入教学和科研过程给予指导和传授。

4.3 加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教育培训。通过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不清楚写作论文的要求和方法,对论文写作茫然。连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参考文献的检索、参考、引用、标引方式和要求也少人知晓。甚至有的老师也是模糊,对学生要求不严,导致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据了解,我校每年毕业生毕业论文的优秀率只占10%,还有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不能通过,既使通过的论文或毕业设计信息量之少、思路偏窄、实践性偏离,也很难达到通过论文或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的目的。我们也抽查了解部分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能按信息学要求写作的不到10%。这说明图书馆参与教学和科研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对学生指导,提高学生信息能力应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黄兆银.R&D全球化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13- 19.

[2] 孔红霞. 充分利用图书资源 做好教学服务工作[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28.

[3] 虞晓东,李建伟.近10年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0(9):35- 37.

[4] 王志江. 信息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尝试[J]. 都市家教:创新教育,2009(7):8.

[5] 黄幼菲. 专业馆员制度是高职院校圖书馆的必然选择[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19):65- 67.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信息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