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2014-10-21 20:07马静静
数字化用户 2014年20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策略教学

马静静

【摘 要】信息技术属于新兴学科,各地实际情况又千差万别,所以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既定的教学教法,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强调学科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课堂举例表述不刻薄、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总结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兴趣。下面我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在此得到同行们的指点,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强调学科特点

传统学科强调打好基础,可信息技术则可以“急学先用,立竿见影”。因为对小学生来讲“信息技术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所以应当学以致用。要使小学生轻松自如、兴趣盎然地进入信息技术应用的大门。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教师问及学生喜不喜欢信息技术课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会回答“喜欢!”面对学生如此高的学习热情,我们决不能让学生有丝毫的失望,无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是否熟练,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所以,课堂上良好的教学形式,会让每名学生都产生新鲜感。在教学中,采用动静结合、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低年级学生学的费力,教师教得费心,学生还没有完全认识键盘上的字母,他们在记住字母与其他字符的位置时产生了难度,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造成了困难。

三、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我主张引导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排除学习中的种种障碍,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情趣。因为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各有不同,有些学生会因为文化课不理想,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畏惧的情绪,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产生了压力,为使所有学生都保持较好的学习情绪,就要对其进行鼓励与诱导,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比如在学习《指法》一课时,因为学生具有好奇心、好胜心,在组织学生比赛时,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让课堂充满竞争性。我在计算机上安装指法学习软件,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新鲜感与好奇心。通过让学生进行指法练习,并做指法游戏比赛,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学。并对课堂上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鼓励与表扬,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上完课后,有很多学生愿意留下来和我讨论遗留问题。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坐不住,对于单调的练习易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和分析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后,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练习鼠标和键盘的游戏小软件穿插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吃苹果、青蛙过河、超级玛丽、打地鼠、警察抓小偷、啤酒吧、食人花、24点计算游戏、智慧拼图、涂色、金山画王等,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们在忘情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熟了指法以及鼠标的各种操作,了解了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学会了键盘的使用。而教师如果让学生背诵、识记理论知识、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键盘功能等,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而且我认为正确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但电脑游戏软件的选择必须要强调趣味性、益智性和学习的功能,同时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

四、课堂举例表述不刻薄

课本上都会针对某种操作给出一些固定的实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没必要按照课本上的流程走,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灵活操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条条大道通罗马”。如:四年级下册将要学习word软件的使用,有一部分内容是介绍自选图形的使用与设置,在学习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选图形组拼出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图形,同时将部分学生的作品随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启发。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从教到学,从被动到主动,从课内到课外,从机械学习到灵活运用,从书本知识到生活。

五、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我感觉到任务驱动法很适合我们这一学科的教学,要做到合理注意以下几点:如任务的难易度、任务的趣味性、任务的层次性。教师应该从多角度着手,只要设计的任务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就好。每学完一项内容,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心中也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师生间形成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并且更加精彩。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视操作的实践性学科,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圍,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学生初步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出发,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并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潜能,并将“情”“景”“境”这三个要素渗透到教学情境之中,要体现其价值性。课堂情境创设要高质量;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情境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创设一些有价值的情境。情境创设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但也不是万灵之药,教师在运用时要加以选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郑敏.姚本先.论师生心理关系的理想建构.当代教育论坛.2004(9)

[2]张勤.浅析主动性教育在信息教学中的实施[J].华章.2009年07期

[3]黄江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浅析[J].考试周刊.2011年28期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策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