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过程考核,提高“Pro/E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2014-12-28 02:56黎少辉
机械职业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性教学质量教学方式

◎ 黎少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如果把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类,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 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换成物质形态。 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 而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 因此,高职教育过程中专业应用性课程的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学生就业的关键和根本。 根据认知学习递进性、层次性的原则,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专业应用性课程往往安排在大学学习的后半段进行。 刚入校的学生怀着对新生事物的探索欲望以及对陌生环境的敬畏感,学习主动性、纪律感较强。 但随着学生对高校教育认知程度的加深,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转变,学习多以应付了事,严重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尤为重要。 为此,在“Pro/E 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及多元过程考核教学方式,提高过程考核分数比重,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一、课程的性质决定教学方式的适应性

基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和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 年)》精神,国家确定了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策略,推动制造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 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而目前制造业信息化进程的瓶颈是缺乏相关人才。Pro/Engineer(简称Pro/E) 软件以其具有强大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分析与制造仿真功能,广泛应用于机械、航天、建筑等领域,因此,“Pro/E 应用技术”课程成为高等院校培养机械制造信息化人才必修课程。

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是一门工具应用性课程。 其应用性特点决定了该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至关重要。 而多元过程性考核强调学生学习过程, 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有效保证学生坚持学习的持续性和主动性, 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这种以人为本、有效建构个体发展的教学方式,为提高“Pro/E 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多元过程考核在“Pro/E 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Pro/E 应用技术”课程工具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制定了如表1 所罗列的过程考核项目。

由于“Pro/E 应用技术”课程学习需要计算机与相应的Pro/E 软件,只有多媒体机房具备相应的教学环境, 同时也决定了该课程不具备理论课的可突击性学习特点,保证学生出勤率至关重要。 同时强化出勤考核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我约束、 守时守纪的良好品德与职业素养。

在学习Pro/E 软件操作过程中,一个零件的设计可能涉及多个工具指令及其多种组合、 多种路径来实现,这为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提供可能。 把班内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小组选派一位组织者,上课时同一小组学生坐在一起,以便于相互探讨。 对参与教学任务分析与讲解的学生和团队给予奖励, 对于给予有机会却不参与或消极对待教学任务的学生和团队进行惩罚。 该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了其表达能力,团队意识等职业综合素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工具指令操作及组合应用能力,通过自选创意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 强化教学内容掌握。 对定期提交创意作品的学生给予奖励。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师教学积极性,学校每学期均举行企业冠名的“机械制图”大赛,竞赛内容包含2D 绘图及3D 造型。 各班选拔优秀学生参与,竞赛结果作为本班师生的共同荣誉。 该活动为过程考核提供依据。

产品设计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一个完整产品的零件三维设计及结构运动仿真, 同时提交一份简化设计说明书。 该任务在课程刚开始时就已经布置,以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目标,并有深思熟虑的过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机械设计理解及Pro/E 软件的综合应用,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表1 多元过程考核项目

三、教学效果分析及存在问题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专业每年有4-6 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多元过程考核教学方式经过两年实施,尽管学校近两年招生分数逐年降低,但教学效果提高很明显。期末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8%左右提高到40%左右;同时,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等级及人次数也获得极大提升;学生发明专利获得零的突破,两年来共有18 项学生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这些成果证明,采用多元过程考核, 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仅因为平时成绩比重的提高,更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强的结果。 由此可见,该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该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

“Pro/E 应用技术” 作为一门工具应用性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渐进过程, 持续性的坚持和主动性的学习才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构建多元过程考核教学方式,提高过程考核所占分数比重,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通过阶段创意作品及产品设计考核, 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

[1]肖凤翔,蓝洁.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互动机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

[2]刘艳.过程性考核对高职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0).

[3]孙伟,王芬娥,黄晓鹏等.案例导入式情景教学在PRO/E 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5).

[4]张挺.基于TRIZ 矛盾矩阵法对提高Pro/E 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4).

[5]周志军.浅谈中职Pro/E 课程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13,(6).

猜你喜欢
应用性教学质量教学方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核电应用性探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重视学校结核病暴发的应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