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露一个秘密(外两篇)

2015-01-17 14:00凌鼎年
东风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阿林古庙阿多

凌鼎年

阿多兄妹6个,他是长子。

自父亲大去后,老母亲就搬过来与他一起住了。

一起住就一起住,这原本也没什么,但阿多发现老母亲不知为什么变得神神鬼鬼,每天不是烧香拜佛,就是念经祷告,还常常自言自语。阿多想老母亲会不会患了老年痴呆症?他想让老母亲去医院检查一下,老母亲固执得像头牛,执意不肯去,还一个劲说“我没有病,什么病也没有!”

阿多不想太逆着老母亲的想法做,就不再强迫老母亲去医院,只要他老人家开心就好。

冬天的时候,老母亲卧床不起,吃的不多,话很多。有一天晚上,她把阿多叫到了床前,很郑重其事地说:“阿多,你妈我大限将至,没有几天活头了,有桩压在我心底很久很久的事,如果再不说,恐怕这辈子就没有机会了。”

“妈,啥事啊?”阿多想会不会与家世有关,这几乎是一定的,他洗耳恭听。

老母亲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想了很长时间,终于缓缓说道:阿多,你是妈与陆大铿的孩子。当年,我与陆大铿因相爱,但由于门不当户不对,遭到了陆大铿父母的坚决反对,但我们俩是真心相爱,真的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苦恼,陆大铿父母为了斩断我俩的情缘,把陆大铿送到美国读书,他临走那晚偷偷与我约会,分手在即,激情难抑,情不自禁中偷尝了禁果,有了你,为了生下你,我匆匆与你父亲结婚。你父亲是个好人,他虽有怀疑,但从来不说,一直把他的这个疑问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也没有质问过我,我对不起他啊!……

如此说来我是陆状元的后代,是著名科学家陆大铿的儿子。

陆家是娄城的第一大姓,清道光年间出过状元郎,陆家后人中名人辈出,陆大铿是佼佼者,《娄城史志》,娄城名人馆,都有陆大铿的专门介绍。

假如自己真是陸大铿的儿子,那是大事,因为他陆大铿有过两个女儿,并没有儿子。

老母亲见阿多半信半疑,就说道:“你要想法认祖归宗。”

这一晚,阿多失眠了,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便睡着了,也是迷迷糊糊中乱梦颠倒,反正全是老母亲、陆大铿,陆大铿、老母亲。他决定第二天好好地与老母亲再谈一次,把所有的时间、地点都核实一遍,把能想到的细节都问清楚,以判断真假。

第二天起床后,阿多照例要去看看老母亲起来了没有,结果发现老母亲已安详地去了,脸上还残留着笑意,看来老母亲走得没有丁点痛苦。

老母亲一走,再无对证。昨晚老母亲的那一席话就是唯一的依据了,从法律上说,属孤证,可以不予采信,但阿多想想,老母亲没有必要编造这样一个故事吧,这毕竟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阿多知道,要想证实自己的身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DNA,但平白无故去做DNA亲子鉴定,外界会不会说啥闲话。

算了,不做吧,就算是陆家的后裔,又怎么样,自己也一把年纪了,难道还想去美国继承遗产吗?

可这事不知道也算了,知道了,总搁在心里,挥也挥不去,再像以前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已很难很难了。

阿多查阅了陆大铿所有能查到的资料,把他在娄城的历史做了一个编年表,他发现陆大铿大于自己老母亲三岁,俗话说“男大三,黄金堆成山”,从年龄上看,般配的。再查下去,陆大铿是1948年6月去美国的,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确是陆大铿的种,出生年月应该是1949年4月份,但自己是10月生的,通常怀胎十月,就算拖一两个月,绝不可能拖半年吧,老母亲一辈子没有出过国,看来这事不靠谱。

如此说来是母亲在编故事,那又是为了什么呢?阿多百思不得其解。

阿多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包括他妻子、儿子,但这事成了他永远的梦靥,扰乱了他原本平静而正常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阿多遇到了一位心理学教授。阿多假托别人家的事,讲了这个故事,请教授分析。教授说:你母亲年轻时一定暗恋过陆大铿,这个情结郁郁于心中久矣,导致了弥留之际的幻觉,把想象当作现实了,正常,极其正常

阿多说:“教授,你怎么说我母亲呢?”

教授笑笑说:“难道是你母亲的事?”

阿多顿时语塞。

“鱼精”绝技

在古庙镇,你问鱼鸿利,估计十有八九不认识、不知道,但你问“鱼精”,不说人人知晓,至少六十岁以上的人没有不知道这名字的,往往还会告诉你有关他的传说。

说起来,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

古庙镇属江南水乡,水面特多,水产丰富,但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养鱼业并不发达,多数是野湖塘。

早春二月,江南还是阴冷的,特别是晚上,不穿棉袄是受不了的。天一落黑,古庙镇就沉寂了,夜晚极少有人外出,几乎没有夜生活,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的,古庙镇人也习惯了。

这是一个有月光的夜晚,云层不算厚,浮云飘得快,那月亮一会儿在云层里,一会儿在云层外,野地里忽明忽暗,能见度随着月亮在云层里外而变化着。

天,将亮未亮之时,一个深色衣裤的精壮青年踏着月色来到了七丫村,他走了一圈,很快发现自己要找的东西,就在村东头一家羊圏边放着两只粪桶,他二话不说,挑起粪桶就往不远处的文仓湖走去。到了湖边,他把两只粪桶放到了水里,自己的两只脚分别踩在两只桶里,那手中的扁担就成了他的船划子,三划两划就到了他选中的地方。只见他从背上取出一网来,随手一撒网那网就如一朵巨大的牡丹花开在了水面上,网下去下去,稍等片刻后,他慢慢收网,几乎从不空网的。通常,他一网而已。他把网拖到湖边后,把网着的鱼放在粪桶里,挑着回到村东头,把粪桶放回老地方,临走时,他在两只粪桶里各放一条鱼,算是借用粪桶的代价,也告知他人:我明人不做暗事,我来过了!——这人就是鱼鸿利,后来古庙镇人称他为“鱼精。”

“鱼精”把网到的鱼倒入蛇皮袋,吹着口哨,笃悠悠地来到菜市场,正好赶上早市,他那活蹦乱跳的鲜鱼准能卖个好价钱,他也不贪,只要够自己几天开销就心满意足了。

关于“鱼精”脚踩粪桶在水面行走、捕鱼的传说,越传越神,有人说,其实这就是江湖上失传已久的水上漂轻功,还有人说他是正宗武当轻功的传人。

有人想拜他为师学轻功,他一口否认自己会轻功。

有人向他买鱼,出了比市场上高的价钱,说好第二天交货即可,但“鱼精”谢绝了。

有人想跟踪他,一睹他水上漂绝技,可一出门,三转两转就不见了人影,这轻功确乎了得。

古庙镇有位爱好摄影的阿林,多次找“鱼精”,说要给他拍水上漂的照片,说希望留点珍贵的资料,也给“鱼精”留点纪念。然而“鱼精”极力否认自己有水上漂的轻功,说那是外界的传说,信不得的。阿林提出可以付他拍摄费,还说愿意免费为他拍摄录像,“鱼精”就是不松口。阿林也是个敬业的人,三天两头去找“鱼精”,不知能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熟悉“鱼精”的知道,他捕鱼有绝活,可自己从不吃鱼。江海湖三鲜中,他只吃一样,那就是河豚。五六十年代时,古庙镇的人极少吃河豚的,渔民捕到河豚也往往扔掉,怕吃出点事来,可以说年年都有不幸的事发生,要不也不会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了。

“鱼精”却好这一口,他说:“吃了河豚,百鲜无味。”不过“鱼精”吃河豚还是极为小心的,每次吃河豚都准备芦根等解毒的药,以防万一。吃了几十年,吃成精了。可能后来“鱼精”嫌麻烦,不再每次都准备芦根等解药。一次,他捕到了多年不见的野生河豚,很是兴奋,宰杀后煮上了,他特地去买了洋河大曲,准备喝上一口。野生的河豚真香,“鱼精”小酒喝喝,河豚尝尝,好不自在,可吃到一半,感觉不对,舌头有发麻的症状,他想到了解毒的芦根,可一时疏忽,竟没有备着,他知道稍晚一步就来不及,小命就得玩完,他拉起电话,可已说不出连贯话了。也是他命不该绝,正好阿林又来找他,见状立马送他到医院,总算抢救了过来。

有感于阿林的救命之恩,“鱼精”答应康复后表演一次水上漂的绝技。但等他出院年后,“鱼精”发现自己的协调能力已大大不如以前,再也无法脚踩粪桶在水上行走了,试了几次,最后一个趔趄,竟跌在了水里,浑身湿透,让他羞愧不已。这后,“鱼精”天天在锻炼,希冀恢复后当众表演,可惜已雄风不再,关于他的绝技看来只是一种传说了。

阿林顿脚叹息。

义 犬

阿郎总算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那就是药狗。他将“三步倒”放在肉包子里,扔给狗吃,狗吃后,用不了多久就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然后倒地。

阿郎不管家狗野狗,只要是狗,只要被他看见,他都药。狗一倒地,他就把毒死的狗往蛇皮袋里一塞,放到他的摩托车后座上,一个晚上药个三只五只狗不算太困难。这些药翻药死的狗,就被阿郎送到了专门收狗的杜哥那儿,至于杜哥收这么多狗,派什么用场,阿郎从不过问,只要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就可以了。

阿郎药狗,得手的多,失手的少。有些狗训练有素,阿郎的肉包子扔过去后,闻了又闻,就是不吃,也有的连嗅也不嗅,这阿郎就没有办法了。

最让阿郎震惊与难忘的是三年前的一个夜晚,阿郎在淡淡的夜色下瞧见一只在觅食的黑狗,看样子像流浪狗。阿郎知道这种狗通常吃不饱,一般都无法抵御肉包子的诱惑。阿郎很自信地扔过去一个肉包子,果然不出所料,那黑狗狼吞虎咽就把那肉包子吃到了肚里,过了不多会,估计那毒性上来了,黑狗发现上当了,突然,那黑狗发疯般朝前窜去,转眼就没有了影儿。阿郎怎么能让到手的“钱”失去呢,他连忙朝黑狗逃窜的方向寻找过去。凭着对狗的了解,阿郎在一个堆放报废车辆的野地里,发现了野狗的踪迹,在一辆破旧的小车后座上,野狗躺在那儿,神经质地抽搐几下,显然垂死挣扎而已。野狗的乳房胀胀的,三只毛茸茸的小狗正叼着奶头在拼命吸吮着,另一只最弱小的被挤在一边吃不上奶,嘴里发出凄凄汪汪的叫声。很快,那只母狗断了气,阿郎照例把母狗塞进了蛇皮袋。当他准备离开时,看了那四只嗷嗷待哺的小东西,竟然动了恻隐之心,他把那四只小狗一并带回了家。第二天,三只吃过母狗毒奶的都死了,唯有那只弱小的未吃到奶的侥幸未死。

这一幕让阿郎震惊不已,良心发现的他,再不药狗,还举报了杜哥。杜哥被罚了款,还判了刑。

这后,阿郎就收养了这只小狗,取名“小四子”,叫着叫着就叫成了“小狮子”。

渐渐长大的“小狮子”,不知是否因为它的母亲它的兄妹都死于中毒,它竟表现出了异于同类的天赋,对毒有一种天然的敏感。譬如,有一次阿郎在长江边上见到一条搁浅翻肚皮的泡泡鱼,那鱼色彩艳丽,嘴一张一张,还没有完全死去,掂掂分量有一斤多呢。阿郎带回家就杀了烧了,端上桌时,喷喷香,正准备弄点小酒咪咪时,“小狮子”回来了,它东闻闻,西嗅嗅,猛地跳上桌,把一盆烧好的泡泡鱼打翻在地。阿郎愣住了,反应过来后,想去捡拾地上的鱼,不想“小狮子”上前乱踩了一番,阿郎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踢了“小狮子”一脚,“小狮子”委屈得叫了两声,躲到了一边。阿郎极不情愿地把泡泡鱼扫到畚箕里,倒在了门外的垃圾堆上。第二天早上,阿郎听到“小狮子”一阵狂叫,出门一看,有只夜猫死在了垃圾堆边,后经人辨认,说是吃了有毒的河豚,中毒死翘翘了。阿郎惊出一身冷汗,知道错怪了“小狮子”。

今年春节,阿郎终于要结束王老五的生活,与一位外来妹结了婚。结婚当日,阿郎搭了帐篷,请了厨师,大摆筵席。

开始上大菜时,“小狮子”冲到端菜的一个大妈跟前,“汪汪汪”地狂吠不已,赶也赶不走。人们没有办法,只好把阿郎请来,阿郎沉浸在兴奋中,对“小狮子”说:“今天不许捣乱,走走走!”可“小狮子”就是不走,还咬住了端菜大妈的裤管。阿郎见状,对端菜大妈说:“把你手里的这盆肉赏给“小狮子”吃吧。

“小狮子”发出了与平时不一样的哀嚎声,迟疑片刻后,大口吃下了那盆红烧肉,不一会,就浑身颤抖,哀哀而叫,嘴里流出血水,倒地而亡。

阿郎終于悟到是怎么回事,马上关照停止上菜,迅即报了案。经化验,“小狮子”死于“毒鼠强”。原来杜哥一直对阿郎举报他耿耿于怀,想报复一下,这次瞅准阿郎结婚的机会,就下了毒。

阿郎为“小狮子”塑了雕像,刻了碑文,称其为“义犬”。每年的这天,阿郎都为“小狮子”烧纸祭奠,从未断过。这以后,他不再吃狗肉。

猜你喜欢
阿林古庙阿多
“江湖情义”让他中毒太深
脚搓木棍读书
坚决不能留
南戏《张协状元》中古庙和鬼神的功能探析
干得真不赖
阿多尼斯是一棵桂花树
阿多尼斯的风
山间“古庙”,笛声悠悠
神秘古庙的门前
阿多的深蓝色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