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分析

2015-01-26 20:17许占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6期
关键词:牙弓矫治器美观

【摘要】目的 观察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于牙弓宽度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矫治牙齿的病例50例,按照拔牙与不拔牙的矫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组。其中拔牙组25例均为需要拔牙的矫治方式,不拔牙组25例是不拔牙的矫治方式。对拔牙组和不拔牙组进行同等周期的牙齿矫治时间,并做好牙弓宽度的观察和记录。结果 拔牙组和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的牙弓宽度比不拔牙组的平均牙弓宽度多0.92 mm(P < 0.05),因此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于牙弓宽度的影响显著(P < 0.05)。结论 拔牙的矫治方式比不拔牙的矫治方式观察相比,拔牙的矫治方式不会引起牙弓宽度缩小。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6.046

作者单位:150016 哈尔滨地德里医院

The Influence of Extraction and Non-extraction on Dental Arch Width

XU Zhanguo Dideli Hospital,Harbin 1500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traction and non-extraction influence on dental arch width is to be observed. Methods Chose 50 cases of teeth straightening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September 2014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eth straightening methods. 25 cases in one group were given extraction treatment,while 25 patients in the other group were given non-extraction treatment,then compared patients’ teeth straightening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and observed and recorded their dental arch width. Results Patients’ dental arch width in group which were given extraction treatment were wider with 0.92 mm compared to patients’ dental arch width in group which were given non-extraction treatment (P < 0.05),therefore,extraction or non-extraction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dental arch width(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to non-extraction extraction,extraction treatment is impossible to narrow dental arch width.

【Key words】Teeth straightening,Extraction,Non-extraction,Dental arch width

对于牙齿矫治的有关方式,一直都是牙科医学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对于拔牙矫治和不拔牙矫治的两种方式也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争议。随着人均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牙齿健康和美观问题越来越注重。其实早在许多年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把牙齿矫治和相关保健加入到每年的体检必备项目中。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牙齿矫治问题也已经成为无数孩童成长的必经之路。本文着重对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进行分析,以确定两种不同方式对于牙弓宽度是否会造成变窄等不良影响。现搜集2012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50例,总结性分析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总计50例,按照拔牙不拔牙的矫治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组。其中拔牙组25例均为需要拔牙的矫治方式治疗,不拔牙组25例采用不拔牙的矫治方式治疗(所有病例都要求第二磨牙在牙弓内排列正常)。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2例。其中拔牙组年龄12 ~34岁,平均(19.52±13.58)岁。不拔牙组中年龄13~33岁,平均(19.69±13.33)岁,拔牙组与不拔牙组的牙齿状况等其他各项特征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拔牙组进行牙齿矫治治疗,不拔牙组则进行不需要拔牙的牙齿矫治治疗。所有50例牙齿矫治病例都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其中,37例采用全程滑动直丝弓矫治器,11例采用徐氏滑动直丝弓矫治器,2例采用MAT牙齿矫治器。虽然采用不同类型的矫治器,但在所有治疗周期中,其对牙齿状况的影响是不会出现大规模偏差。在对拔牙组和不拔牙组完成同等周期时间的牙齿矫治治疗后,进行相应的数据对比。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拔牙组和不拔牙组的牙弓宽度,并进行全面比较。

1.3 牙弓宽度测量方法

用刻度尺测量上下颌尖牙与磨牙颊面间最为凸出部分间的相应距离,其分别代表前牙区的宽度和后牙区的宽度。值得注意的是,测量时刻度尺要与上下颌牙缝的中切线保持垂直的角度 [1]。对于前后牙区宽度的测量,分别要取值三次,得出平均数,将其作为最终的测量距离。牙弓宽度主要是由下颌牙区的距离所决定的,因此对于一些比较畸形不整体的牙齿病例,对于牙弓宽度的测量主要以下颌牙区治疗前后的距离变化为主要参考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牙弓宽度

治疗前,拔牙组的牙弓宽度是(31.01±2.46)mm,不拔牙组的骨牙弓宽度是(31.04±2.42)mm,两组牙齿的牙弓宽度相比(P>0.05),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拔牙组即拔牙组的牙弓宽度是(39.93±2.02)mm,不拔牙组即非拔牙组的牙弓宽度是(38.77±2.35)mm,两组牙齿案例的牙弓宽度较治疗前差异比较有所变化。

2.2 测量结果

经过同等牙齿矫治周期的治疗后,经测量,拔牙组的牙弓宽度是(39.93±2.02)mm,非拔牙组的牙弓宽度是(38.77±2.35)mm,两组牙齿案例的牙弓宽度较治疗前的差异比较有所变化,其中拔牙组的牙弓宽度比非拔牙组的平均牙弓宽度多了0.92 mm(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牙弓宽窄的情况决定了牙齿美观的状况。例如,人们微笑时嘴角弧度,牙齿的凹凸程度等都是由牙弓的宽度所决定的,尤其是上颌牙的宽度是影响牙齿美观程度的大部分因素 [2]。

在本次综合性牙弓宽度的研究上,通过拔牙与否的牙齿矫治差别测量患者牙弓宽度矫治前后的相应变化,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观察和上述的相关测量数据中,发现拔牙组和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的牙弓宽度比不拔牙组的平均牙弓宽度多了0.92 mm(P<0.05)。可以看出,拔牙的牙齿矫治方式更不容易造成牙弓宽度的减缩,从而造成患者口腔内的阴影三角区,甚至是影响牙齿矫治后的微笑美观效果,所以拔牙矫治牙齿的方法更利于保持牙齿排布的稳定性,更符合人体牙齿的美观程度。

综上认为,拔牙的矫治方式相比不拔牙的矫治方式,拔牙的矫治方式不会引起牙弓宽度的缩小,更利于保持牙齿矫治后的稳定性,对于牙弓宽度的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牙弓矫治器美观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隐形MA与双板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错的临床疗效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牙弓与基骨形态的相关研究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