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疆“核心区”建设 打造世界级企业集团

2015-02-26 06:56张新
新疆社科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塔吉克斯坦核心区电工

立足新疆“核心区”建设打造世界级企业集团

张新

摘要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和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要求,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推动新疆新型工业化战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保障、以人才为支撑,以两个市场为驱动,打造中西南亚和全球竞争力的500亿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特变电工坚持以能源为基础,大力发展“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一高两新国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进技术、标准、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特变电工在“十三五”时期将全面参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战略中,努力实现使特变电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级千亿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关键词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企业集团

文章编号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1671-4741(2015)03-0026-03

作者简介:(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近年来,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和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要求,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大力推动新疆新型工业化战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保障、以人才为支撑,以两个市场为驱动,打造中西南亚和全球竞争力的500亿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同时,特变电工坚持以能源为基础,大力发展“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一高两新国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进技术、标准、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截至2014年年底,特变电工总资产达758亿,净资产276亿,特变电工整体的销售收入445亿元,较上年净增长26%以上。目前,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南美、非洲等其他国家在建项目超过30亿美元。2013年、2014年在全球、国内经济疲软下滑的形势下,特变电工连续两年逆势实现了每年新增产值100亿元。

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各国经济社会和民生改善的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总人口达46亿,而这些国家中的绝大部分国家人均用电量与发达国家人均用电量差距甚远。其中,中国、哈萨克斯坦及东欧部分国家的人均用电量约为2000千瓦时~5000千瓦时,中亚、南亚、非洲地区人均用电量不足2000千瓦时,同时,由于丝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电网建设滞后,本土的设备企业技术落后、供应能力有限、进口依赖度高,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电力投资的刚性需求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这对技术标准上有明显领先优势的中国电力装备企业,特别是为处于新疆“核心区”的优势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巨大机遇。这些年在自治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越南、印度等国家签署并优质落地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和一批能源项目,得到了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和表扬鼓励,克强总理还多次参加特变电工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项目推动和合同签订。

一、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建设顺利推进

1.利用中国领先技术,特变电工在印度建成了首个海外特高压研发制造基地,印度产业园的首台765千伏产品也顺利下线。同时,特变电工承担了印度国家765千伏电网50%以上的产品和集成技术服务。作为进入印度市场的门槛,此类工程所需设备必须实现本地化制造,特变电工本着“先有市场,再有工厂”的原则,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成了特变电工印度能源基地,先后获得了印度国家电网公司、印度国家火电公司和邦省电力公司的18个变电站200多台产品的订单,并总包了6个变电站的建设工程和首都地下城市电网百余千米电缆建设,其中新德里新区地下环城电网建设已完工。

特变电工在印度建厂的过程艰辛。特变电工要应对国际企业激烈的压价竞争、印度政府苛刻的外资准入政策、产业熟练工人严重短缺,以及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偏见等诸多困难。特变电工在印度先后投资1.5亿美元,严格按照高标准建设了印度制造业首个现代化全中央空调厂房以及包括员工宿舍、餐厅、体育场等配套设施的花园式园区;特变电工分批在当地和国内培训印度员工,提高印度员工的技术素质,确保产品质量。特变电工以“亲、诚、惠、容”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中国企业负责任的可靠形象,得到了印度当地政府和电力部门认可与好评,争取到了良好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环境。2014年9月,习印度总理莫迪还专门给特变电工发来贺信,盛赞特变电工创造了中印两国发展的新典范。

2.利用中国电力标准,特变电工成功建设了塔吉克斯坦220千伏~500千伏南北能源大动脉等六项输变电工程和吉尔吉斯斯坦达特卡-克明500千伏南北电网大动脉工程。特变电工采取了“两化融合”的先进电力技术,建成了中亚区域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无人值守变电站。为在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推广使用中国先进的电力标准,特变电工对外方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技术培训近千人,并分批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进行技术交流和项目、产品展示,帮助塔吉克斯坦人员从观念和理念上得到提升,最终打破了他们对前苏联电力标准和落后的粗放式运维方式的依赖,同时也为他们培养了一大批电力工业专业化技术人才。这些项目不仅使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基本形成了独立、完整的能源体系保障,解决了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人民的基本用电需求,还因为将原有的电力标准升级成中国标准,使其电网的节能和安全可靠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中亚树立了标杆和示范,为中亚地区电网联网建设和更紧密合作奠定了基础。

3.利用“两优”“421优惠贷款”、商贷等中国资本的输出,实现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的全面输出。特变电工的高端产品先后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及以外的非洲、欧洲和美洲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印度、塔吉克斯坦、肯尼亚、赞比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涵盖国家电网勘测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供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培训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交钥匙工程”,极大提升了中国机电产品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区域性文化科教中心”建设达成共识

依托国家科技部、自治区党委、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位推动,特变电工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三大论坛之一的“中国-中亚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围绕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确立了多项以“科技创新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主的课题,达成了大量的合作意向。各国代表通过论坛加强了对中国的技术认同、文化认同,并对新疆的高速发展表示赞叹,对新疆的安全稳定充满了信心,为新疆成为“区域性文化科教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4月20日,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出席了特变电工在塔吉克斯坦直辖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暨中塔友谊学校开工奠基仪式。拉赫蒙与张春贤分别致辞,并高度评价此项目在促进塔吉克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今后的战略重心、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

特变电工在“十三五”时期将全面参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战略中,计划在核心区内再加大投资,建设国家特高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正负1100千伏变压器研发制造基地,保障“准东疆电外送能源电送全中国”梦想的实现。2015年,特变电工有望全面实现产销额500亿元、利税额50亿元,出口签约额30亿美元。 “十三五”时期,努力实现使特变电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级千亿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1.在打造国家能源陆上大通道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 特变电工将立足核心区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放眼全球。特变电工将在今后继续深耕中亚市场,站稳和做大东盟市场,拓展非洲市场,进入拉美及东欧市场。围绕“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推动特变电工在塔吉克斯坦2×350千瓦火电站项目;围绕“中巴经济走廊”, 特变电工高质量建设好巴基斯坦50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建设项目。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与巴基斯坦谢里夫总理在巴基斯坦为特变电工100千瓦太阳能电厂竣工揭牌;围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特变电工将建设好印度首条765千伏超高压变电站成套项目工程和参与印度铁路电气化工程。特变电工通过继续服务当地民生、民心、民意工程,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2.在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新疆作为国家十四个“能源基地”之一,国家将“特高压”建设作为治理雾霾、缩小东西部差距、推进共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同时准东作为国家“疆电外送”和新疆优势资源转换的核心区域,加快在准东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国家“疆电外送”能源战略十个电站中,唯一由新疆地方企业承建的准东-华东±1100千伏配套电源2×660千瓦大型超超临界火电站项目,为“疆电外送”提供资源保障,树立新疆本土的能源品牌。

四、对策与建议

1.2015年两会期间,张春贤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企业是主体、市场需求是关键、共赢是目标。”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需要培育新疆本地的核心产业,依托“新疆优势资源”配置来培育核心区的产业和优势企业。新疆石油大开发、电网大建设、电源大基地、新能源大发展,都要把资源配给新疆当地有产业能力,有创新能力、有实体经营的优势企业,解决区内就业,促进新疆经济的转型升级。

2.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承担了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重大经济外交的使命和任务。新疆可以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自贸区建设的成功政策经验,可以设立具有核心区特色的“新疆乌昌陆上自贸区”等,与福建等沿海自贸区相呼应,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与沿线各国经贸交流合作的政策洼地、创新高地,汇聚国内外优秀的企业、产业、服务业到新疆来,加快推动资本流动和产业带动。

3.可以加大对核心区内企业出口信保补贴,提高抵御国际经济抗风险的能力。随着国际经济动荡与危机频发等不利因素,出口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出口信用保险起到风险管理、风险补偿和信用担保职能,但又因为高额的保险成本,削弱了新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发达省区一般按照项目保费50%至80%进行补助,极大促进了本地外向型企业的发展,造就了如华为等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新疆由于工业基础较弱,财力有限,目前补助有限。因此,可以通过国家及新疆双向补贴,确保“核心区”企业获得的实际补贴额达到或超过发达省区的水平。此外,在“走出去”发展过程中,能够协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给予“核心区”核心企业差异化的支持,项目申报审批“绿色通道”和进出口优惠政策牵引、自由结汇、自由投资、高效服务,真正实现政策和资金倾斜,打造“核心区”独有的产业高地、政策高地,变“输血”为“造血”,做强、做优“核心区”。

4.当前,国内制造业压力较大,“走出去”成为释放产能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国家可以针对“核心区”核心企业出台海外建厂的专项补助政策,凡是新疆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都可以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并参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内技改项目15%的贴息政策,通过国家及新疆双向补贴,给予海外技改项目贴息和专项资金补贴。

5.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高位推动,全力加快“核心区”核心企业“走出去”。国家及自治区可以尽可能的多带领核心区企业走出去,对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进行推动,高层营销,形成新疆“走出去”的产业规模,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

〔责任编辑:郭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专题研究

猜你喜欢
塔吉克斯坦核心区电工
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
1~2月份塔吉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减少1.1万t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塔上半年的通胀率为4%
糊涂的维修工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