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动态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5-03-02 09:09王利锋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五中学吉林长春130000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秦始皇教科书校本

王利锋(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五中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初中历史动态教学体系的构建

王利锋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五中学,吉林 长春130000)

为实现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他人合作,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理念,依靠原有僵硬的教学模式是完全行不通的。因此,一线教师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相互融合的动态化教学体系。

一、确立历史教科书的核心地位

新课程为教师展现出空前广泛的课程资源,这种急剧变化使一些教师猛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教科书在如此广泛的课程资源中应该处于何等位置,导致教师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重视其他课程资源,忽视了教科书,这是极端错误和危险的。因为历史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精髓在新教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它的核心地位和不唯一性,在教学过程中,既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进行专题性质的研究性学习

新课改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秦朝历史后,学生对秦始皇有很大争议,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的则认为秦始皇是一代暴君。孰是孰非,大家争论不休。我利用这个契机,组织学生对秦始皇进行专题研究,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秦始皇相关资料。掌握一定资料后,学生相互交流、辩论。通过辩论、交流,有的学生更坚定自己最初的观点,有的学生则改变了立场。这个过程使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他们主动探究,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基本掌握了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师形成自身特色,实现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师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历史教师应克服依赖、畏难、等靠、克隆等思想,主动攻关,大胆探索,开发出具有本校和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从历史教材延伸,对教材内容做一定的延续和补充,如编写历史人物系列小传;可以从学校自身出发,编写校史;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如长春市的伪满皇宫便可编入校本课程,作为教材中抗日战争的组成部分。

四、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所以历史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学习我们祖先演进的历史后,我组织学生制作石器、骨针——祖先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感受到人类在文明演进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许多学生自发地写了“珍爱生命”题材的历史小短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对历史教师的要求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创新时代培养出来的应是创新型人才。历史教师如果仍按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不但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反而会把学生本身的创新潜能湮没。因此,历史教师要积极探索,认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

要想对历史教学进行创新,历史教师必须以扎实雄厚的历史知识为后盾,对历史学科知识结构融会贯通,同时还要有历史相关学科的拓展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因为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同时,教师还要具备构建良好心理状态的能力,一个情绪经常波动、个性脆弱、谨小慎微的教师是经不起创新教育考验的。历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敢于实践,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科研型教师。

综上所述,动态教学体系就是把历史教科书作为树干,其他几个方面作为树枝,而历史教师才是真正掌握和运用这个体系的关键部位——树根。离开教师,这个体系毫无意义,因此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根、干、枝紧密融合,历史动态教学体系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

王利锋,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秦始皇教科书校本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秦始皇忆师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