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死人”死而复生是现实还是天方夜谭

2015-03-11 14:12吕传彬
小学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复活躯体低温

吕传彬

冻死的人也会复活?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世界上确实有不少人冻死后再复活的例子。1957冬天,吉林省某县有个在-40℃低温下整整冻了14个小时的男孩儿,当他被家人认为已死并装进木棺时,他却在棉被的暖和下活了过来,被当地人称为“冻不死的人”。1986年,法国科学家成功复活了一个在阿尔卑斯山冰层中发现的被冷冻了69年的“冰藏体”,这位名叫菲利普的法国士兵醒来后第一句话便是:“我这是在哪儿?”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低温环境可使组织的代谢活动能力显著降低。当外界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机体的细胞既不会衰老,也不会退化,处于“生机停顿”状态。冷冻只是不再使细胞分解、衰老和死亡,因而能使生命得以永恒“封存”。在科学界,人们一般认为生命停止活动的温度区间是-15℃~-50℃,如果能顺利越过这一段临界温度区域,则不论冷冻时间多长,该生命都将被安全地保存下来,一旦获得解冻,就可能恢复生机。

于是,人们想到,既然低温“冬眠”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万年的生物和人都能苏醒,那么人是否可以用冷冻休眠的方法来延续生命,“起死回生”呢?

临床试验获成功

美国有一位冷冻保存研究专家想出一个奇妙的主意——用不锈钢制的密封容器装盛人的躯体或人体部分器官,或者是猫狗等动物躯体,置于-195℃的液氮里保存。用该方法保存的人体处于“冬眠”状态,有朝一日会重新解冻而复活。他的这个想法能不能成为现实呢?咱们继续往下看。

明尼苏达大学低体温法研究所自1977年以来做了许多有价值的试验。这些试验表明,当人体正常体温(37.5℃左右)降为35℃时,身体开始发抖;降到32℃时,肌肉开始收缩;降到26.6℃~29.4℃时,人会昏迷;再继续降温的话,心脏停跳,其他内脏器官及神经系统都失去知觉,即死亡。

这下好了,人体如此不堪受冷,怎么能容忍降温到-195℃呢?毕竟在人体冷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棘手的机体反应可是没办法避开的。尽管如此,有研究者相信,用特殊的方法,人可以抗冷,人体冷冻并非完全没有希望。

纽约阿巴特医科大学曾对一位植物人进行低温试验。这位植物人的脑细胞处于昏迷状态已有7年,但内脏器官功能健全,每天靠吊盐水、注射营养液维系生命。医生有时把他的体温降到26℃,有时再降到15℃,有时又回升至正常。如此反复试验,在长达7年中,他不但没有死亡,后来还苏醒了,成为正常人。

这项临床试验的成功,使研究人体冷冻技术的人深受鼓舞,也带动了许多相关技术的发展。例如,目前,许多国家已建立了冷冻精子库、冷冻血库、冷冻器官贮存库等。实践的成功增加了低温科学家的信心和希望,也给一些患有绝症,期望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将来再行复活或治疗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于是乎,在美国诞生了一种新的行业。

方兴未艾的冷藏业

世界上第一个要求“冷冻待医”的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佩德福特教授。他身患癌症,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死后立即把遗体冷冻,以等待治癌难关攻克之日,再将遗体解冻治疗,以“恢复生命”。根据教授的遗嘱,医生们为他做了长达8小时的人体冷冻处理。先是把躯体冷却到接近冰点,然后抽出血液,注入人造血液及甘油,以防止血液凝固,四周注入干冰,将躯体再降至-79℃,然后套上隔热袋,放入不锈钢容器,将躯体保持在-79℃,其四周注入液氮,温度降至-195℃,封存在一个像蜂房似的“冰墓”中,等待将来复活。

这样的例子日益增多。1974年,美国“越时人体冷冻公司”采取同样方法将一名16岁的男青年低温保存在液态氮中,他是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死去的。美国某市一位15岁的少女遇害后,她的父母将她未受损伤的脑交给“越时人体冷冻公司”保存,并希望未来科学能把这颗脑解冻后移植到另一个人的颅内,恢复原来孩子的记忆,再造出一个女儿来。

目前,美国已建立了5家专门的人体冷冻机构,专门收留希望复活的冰尸。现已收藏活体(包括全身和头颅)87例之多。这种“中止生命”的工作技术性强,收费昂贵,对整个人体进行低温保存需要人民币大约200万元。

低温科学家们也正在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他们认为,只要进一步揭开冷冻体生命的秘密,并解决所有技术问题,那么冷冻人体复活,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梦想成真。这种时髦的想法能否实现,在科学界也不是所有学者都持肯定态度,更不是所有人都有乐观的预期。

众说纷纭难评价

到目前为止,已获得成功实例的低温保存方法,大致可分为“冻结化”和“玻璃化”两类。无论哪种方法,均要精确地操作才能使细胞在降温、复温、渗透过程中不被损伤。一般来说,细胞体积越大,结构越复杂,要求降温速率越慢。因此,整个人体的安全冷藏和复苏,更是难上加难。其一,在冷藏前应抽掉人的血液,换上防冻液,但人体内形形色色的器官、组织对防冻液的浓度要求都不同。其二,这种冰冻需要极快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细胞内的水分在来不及胀破细胞时就凝固了。在解冻时,也只有迅速解冻才不会导致细胞损伤,但人的躯体那么大,冻成一个大冰坨子,躯体内外解冻速度不一,难免使细胞不遭损害。其三,在解冻过程中会破坏“血脑屏障”,使血液中的水分渗入大脑神经细胞,导致大脑的水肿、死亡。这些难题极为棘手,以致不少科学家认为根本无法克服。

许多科学家认为,尽管目前已能对某些人体组织器官进行冷冻保存,以保证器官移植的需要,但现在要说整个人体进行冷冻保存还为时过早,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将人体冷冻后再复生的关键技术。人到底能否“死而复生”,尚待百年以后再定论。

近些年来,低温冷冻技术又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许多人体组织经冷冻保存几十年已不成问题,目前已有使用冷冻保存16年的血液而使手术成功的实例。国外一些科学家还在进行“假死状态”或“冬眠状态”的研究,他们将灵长类动物冷冻至冰点,再设法使其复生,这一研究意义可在外科手术中使病人不再出血。把人体保存于假死状态的技术,科学家预期将

在2020年左右实现,但这种保存技术距冷冻保存人体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死而复生能否成为现实,目前的答案为时尚早。有人幽默地说,冷冻待医的那些人,是就此进入“天堂”还是平安地返回人间,那得看“上帝”能否等待。

那么,人类延续生命的愿望是不是难以实现或遥遥无期呢?有关专家预测,要找到既能使身体解冻又不使身体受到损害的方法预计需要100年时间。也就是说,到21世纪末,人体可望死而复生。

结果如何,有待百年之后再定论。

猜你喜欢
复活躯体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修饰的PET/PVC浮选分离
现在干什么?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黑足雪貂复活记
搬家
冷冻人复活后会怎样
被人痛骂后如何满血复活
低温休眠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