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农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5-03-30 22:23张跃民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农场校本苹果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校蕴含丰富的课程资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不断调整,学校将会因特色突出而日臻完善,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5)09-0004-03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9.002 ①

收稿日期:2015050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3B2XX007)

作者简介:张跃民(1962-),男,湖南冷水江人,中学高级,主要从事基础教育与管理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1]。然而,对于一所义务教育的农村学校来说,到哪去寻找课程资源?怎样落实校本课程?如何在有效利用当地资源的同时,既让教师在真切的教学实践中找到职业的尊严,又结合学生的真实需要,并以兴趣引导其有的放矢的探索?正在一筹莫展时,想起一则“教学生画苹果”的教学案例: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生画苹果时,普遍是先拿出一张示范画,对照示范画跟学生讲解画苹果的注意事项、先后顺序等,然后拿着粉笔在黑板上边讲解边示范,请学生仔细看、认真听,理解后再模仿示范自己画苹果,不少学生第一次就能画出漂亮的苹果。而教育观念与我国不同的美国教师,则是给学生每人发一个真实的苹果,任由学生处置:有的学生拿着苹果翻来覆去地看,有的学生饶有兴趣的摸着苹果,有的学生将苹果凑近鼻子闻着,有的学生拿起苹果就吃起来……接着,老师鼓励学生画苹果。刚开始,大多数学生画得都不像,但通过不断的练习,画得越来越像,越来越好。显而易见,我们的教师较为程序化,教学生画画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知道循规蹈矩,缺乏想象力,因而画出来的画没有特色。而美国教师则注重创设让学生亲历亲为的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想象,并展示各自独特的参与成果。

一所学校要办出特色,需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需要学校的领导与老师们共同努力,齐心打造出独特的校本课程。从上面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比我们的教师要浓厚许多,这说明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受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在上课时给学生人手一个苹果,但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种上几颗黄瓜苗,一起看着破土而出的小苗慢慢生长、开花,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并将这一切记录在学生的日记里,或是画画本上。只要我们多动脑,勤动手,就可以赋予身边的大地、小草以教育价值,可以运用身边普通常见的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我校教学楼后就闲置着一块5 000平方米的荒地,开垦出来作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不失为很好的课程资源。

2 “开心农场”校本课程的开发

2.1 开垦农场

从2010年春季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我校全体行政人员,部分教师和学生志愿者走进了这块荒地,除草、挖土,一期下来,一个小农场初具规模,取名“开心农场”。2011年争取多方资金,合理规划,精心打造,各班级分块管理,小农场象模象样。

2.2 编写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成立了教材编写小组,确定教材内容为本地常见的各种蔬菜的种植。明确了编写教材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适用性强,编写人员查找资料,采访农户,多次讨论,修订,不断完善,利用2010年暑假完成了校本教材“开心农场”。这本教材特点:简洁、通俗、适用。比如第四章第一节,蕃茄,内容包括基本特性、栽培日历、培种育苗、定植、栽培管理(介质日照、水分、肥料、支架、整枝)经验积累、养生点滴和文化链接等各个方面。

2.3 培训师资

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课程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走向学生。“开心农场”校本教材教学任务落在班主任肩上,大部分班主任是青年教师,就农业生产和劳动技术而言,他们是门外汉,为此,我们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他们进行了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培训。理论知识培训老师是伍清满、杨新贤老师,他俩都有农村生活和劳动的经验,也是校本教材的主编者。实践经验的传授是3位学生家长,他们亲临开心农场教会老师松土、栽培、锄草、施肥、治虫等技术。老师们认真学习,反复实践,既能胜任“开心农场”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又引导大家品出了校本课程的家乡味 [3]。

2.4 课程设置

全校3~9年级学生每周各班安排1节“开心农场”校本课程,单周在教室里学理论知识,双周在农场里开展劳动实践,任课教师根据需要也可自主调节。各班上课时间尽可能错开,任课教师要提前认真做好准备,并写好教案。上课时间,严格管理,严格考勤,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

2.5 课程管理

“开心农场”校本课程由学校有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教务处主要是负责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教师教案,上课情况,做好记录,随时与上课老师交换意见。要求教务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程正常运作。教研室主要负责校本课程的科研工作,对于校本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在校本课程中形成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推广,以科研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政教处则要做好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的管理工作,及时对学生上课期间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安全问题作出处理。总务处主要做校本课程的后勤保障工作,为校本课程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提供服务,在上课各种设施的配备上做到及时、到位。

2.6 课程评价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主要从3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评价。1)对课程评价。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议或意见,及时修正不足,同时,对实施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关注学生喜好程度,或听取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建议或意见。2)对学生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如写的日记、获奖征文、摄影、剪纸等作品。辅之以终结性评价,评价的形式因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多样性。3)对教师评价。老师自我反思性评价和教学督察评价相结合。

3 “开心农场”校本课程的实践

3.1 “开心农场”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品德养成

“开心农场”校本课程是一种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它有整合资源的功能。通过“开心农场”校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劳动之中,既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又能在劳动中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4]。如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有这些是思想品德课中单纯地说教难以体会到的。

3.2 “开心农场”校本课程有利于教学生活化

学生在调查各种常见蔬菜的生长和收获时节,了解蔬菜的施肥、防虫、除虫的方法,同学间交流,问老师,走访农户,无意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改变了过去不敢问、不知怎么向他人开口的局面。学生平时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写,要么乱编,要么杂志上抄,要么网上下载。有了农场实践活动,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写观察日记,写壮观的劳动场面,写劳动场景中的劳动能手,写种植蔬菜的收获体会,写丰收的喜悦……可记事,可写人,可想象,可编写蔬菜童话,下面我们分享一下2名学生的作文片断:

《校园风景线》: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看哪!同学们都忙起来了,拿着锄头、提着肥料,捧着种子,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农场,有的在挖土,有的在施底肥,有的在洒种子。一阵清爽的微风吹过来,轻轻地拂去同学们脸上那豆大的汗珠。在我们心里,这个汗水不是咸的,而是甜的。为什么呢?因为劳动最快乐,也最光荣。夏天,菜苗都长大了,一片片浓密的绿叶丛,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亮眼,它们似披上了绿衣,在轻风中尽情地摇曳,让你不禁感叹:一派多么生机勃勃的景象啊!(119班曹刘)

《农场风韵》:农场犹如一幅巨大的油画,或浓或淡,或实或虚,而它的风韵就在这画中沉淀,散发出馥郁的醇香。(120班段惠颖)

3.3 “开心农场”校本课程有利于营造教研氛围

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 [5]。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基础上,我校进行了“小农场,大课堂构建与研究”的课题研究,从2012年3月开始,到2013年6月结题,获得了冷水江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通过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了教师教研能力,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如“审美情趣大课堂”的研究,研究人员是我校王建东、肖丹、张弦、毛光辉4位美术教师,也是“开心农场”校本课题教学的承担者,他们把校本课程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1年多的研究,经历了5个阶段:输入各种美的信息,进入审美状态,升华为审美意识,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完善人格,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对同一植物在一天中的早、中、晚的写生,以及太阳光不同照射情况下的写生,共同探讨了植物的形态变化和色彩变化。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抓住美的瞬间;通过摄影来拍摄蔬菜生长过程、气候变化后的特征,研究了从美术角度如何摄影取景,把农场里瓜果蔬菜的生长过程转化为美的视觉图像;怎样用折纸与剪纸的方式来模仿了解什物蔬菜的生长过程才具体、生动;以“蔬菜大会”为主题来设计蔬菜动漫形象,拓展了学生想象力;瓜果丰收的季节让学生们用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制作茄子、南瓜、西红柿、红白萝卜等各种图案,贴切生活,兴趣盈然;开展“美丽的菜叶”制作、“叶脉书签”等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审美情趣组成员围绕“开心农场”开展各种美术艺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内化与升华,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形象能力,最终达成对学生自身审美情趣的升华提高。

此外,我校还开设了“烹饪”“快乐厨房”“竖笛”“葫芦丝”“合唱”“舞蹈”“从他律到自律”等多种校本课程。虽然,我们的校本课程还不成熟,但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我们的课程将会因不断调整而趋完善,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

猜你喜欢
农场校本苹果
农场假期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农场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一号农场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