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病因及预防管理措施

2015-04-17 05:16曹丽楠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银屑病因素研究

曹丽楠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河南南阳 473000

银屑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牛皮癣”,是一个长期、反复发作的疾病,诱发因素比较多,主要有遗传、免疫、内分泌以及环境等因素。银屑病患者可同时并发高脂血症、糖尿病,一些研究也表明银屑病与脂肪肝、高血脂密切相关。银屑病患者普遍存在生活质量降低问题,且随着病情加重这些表现更加明显,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择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科接收的175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寻常型145例,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在8~66岁,平均34.5岁;红皮型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10~65岁,平均35.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该研究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了相同的治疗方法:口服阿维A胶囊,10 mg/次,3次/d,14 d为1个疗程。同时还需要对局部擦拭卤米松乳膏,2次/d。

1.3 疗效评价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身体特征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身体特征出现明显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身体特征未见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了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相关治疗之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9.31%)明显高于红皮型银屑病患者(83.33%),他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3.1 银屑病的诱发因素

①遗传因素1957年Hoede连续多年观察发现,80%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国内外学者通过普查发现银屑病家族的发病率明显比一般家庭高,调查结果最低为4.4%,最高则为90.9%,而大多数结果为10.0%~39.0%[2]。银屑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其一般是由患者易感性和所处环境因素决定,在世界各地银屑病的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银屑病发病率最高的是白种人,最低的是黑种人。相关研究发现,我国银屑病的患病率在0.12%,而且男性群体高于女性群体,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如果父母均患有银屑病,那么子女的发病率为50%~60%;如果父母仅有一方患有银屑病,那么子女的发病率在16.4%左右。

②免疫因素近些年来,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银屑病是炎症或免疫介导的疾病。并且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多与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某些生长因子等相关。研究还发现,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银屑病角质的细胞异常更多的依靠于T淋巴细胞和他所分泌的细胞因子。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银屑病患者应当积极调整心态,降低银屑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3]。

③内分泌因素临床研究显示,妇女妊娠过程中皮损现象可以减轻或消失,但是部分也会出现加重的情况。大部分患者多次妊娠对银屑病所产生的影响规律是相同,但是也有个别患者会出现差异。部分研究还发现,银屑病患者自身的内分泌功能会出现异常,具体表现在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④环境因素在对银屑病患者进行调查时发现,环境因素与银屑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饮食中,如果患者多饮食鱼虾、嗜酒等,而且日常经常吸烟,居住在潮湿环境等也会加重病情的发作。银屑病还与季节的变化有明显相关性,银屑病初次发作主要在春季,夏季一般会得到缓解,而且在冬季会明显加重,长时间的日照对于该类疾病也是不利的,吸烟能改变吞噬细胞的氧化代谢,激活体内中性粒细胞并释放氧化酶,促进酶的释放,增加炎症反应的氧化代谢,加重患者皮损[4]。

3.2 银屑病的预防管理措施

①加强银屑病的宣传与教育医护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银屑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银屑病知识,缓解对银屑病的恐惧心理,增加患者治疗该类疾病的自信心。同时还要帮助患者了解一些心理卫生常识,注重劳逸结合,提高自身修养,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避免急躁,消除焦虑,正确处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尽可能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居住环境。

②避免疾病的诱发因素银屑病患者不要乱吃药、乱投医,因为不同类型的银屑病其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对于寻常型银屑病来说,患者不宜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不可以采用抗肿瘤药,以避免疾病反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发展为特殊型银屑病。医护人员还要指导患者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严格杜绝使用心得安、心得宁、碳酸锂、心痛定等药物,不要接种牛痘,卡介苗等疫苗。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抗银屑病治疗,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机会。或采用顺序治疗,避免因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而诱发不良反应,在治疗阶段还要尽可能提高疗效/危险、疗效/价格的比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5]。

③合理饮食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营养与银屑病的关系,发现维生素A、B、谷胶、硒等很多营养元素对银屑病的发病有抑制或激发作用[6]。对于银屑病患者要注意营养,多吃蔬菜、水果,不吸烟、不饮酒,注意饮水卫生,保证足够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

银屑病是一种易复发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目前多数治疗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难以根治[7]。银屑病患者要积极面对疾病,学习有关银屑病的基本知识,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阴影和忧虑情绪,不要总是担心银屑病会复发,作好自我保健,正确对待银屑病,患者良好积极的的心态有利于银屑病的恢复,而消极悲观的情绪则有可能加重病情。通过强化自我管理行为可明显减轻银屑病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8]。银屑病的诱发因素比较多,有研究表明[9],不恰当应用药物和精神因素是主要诱发因素,在银屑病的防治中,应尽量避免患者接触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对其各类诱发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合理应用药物,减少医源性伤害,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同时要避免潮湿的环境,重视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控制银屑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李秀荣.不同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98-100.

[2]陈学荣.银屑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958-959.

[3]傅超华,马福生,王景霞,等.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3):9-11,17.

[4]黄桂新.银屑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4(13):94-95.

[5]刘洋,史丙俊,刘毅.银屑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3,5(7):124-125.

[6]栾超,陈敏,崔盘根.营养与生活习惯对银屑病的预防作用[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39(4):242-244.

[7]黎玉芬.银屑病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13,26(5):1018-1021.

[8]朱蓓蓓,王妍妍,曹春艳.银屑病病人开展强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1):62-64.

[9]樊仲强.银屑病诱发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3):188.

猜你喜欢
银屑病因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解石三大因素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妊娠与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