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2015-05-28 07:08李琳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性教学模式

李琳

摘 要:数学是学生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在新课标下的的数学教学给当前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新课标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如何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有效性

一、前言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课程标准指下,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策略以及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简单的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规范,而是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善于交流等内在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在培养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在教学的同时学会观察学生,对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中对学生进行统一教学,对学生学习实施硬性要求,而应该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优点、缺陷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像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开小差的学生,采用提问的方式或者要求学生上台做题的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对于有进步或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给予纠正,并给与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是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学习中,提高教学的的效率。

三、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教学导体的地位

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要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运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但这种单一性的教学方式在限制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埋没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发展,使教学过于死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师教学时昏昏欲睡。在新课标下总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能够充分体验数学。在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团结协作、自主探索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加以引导和指导,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实施教学前要要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设计,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数学的教学目标来制定,把新课标的要求和小学数学的特点进行结合,制定了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以及知识和技能等思维目标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仅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方法和数学的应用技能进行培训,把数学和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但数学教学内容的思维目标知识一个系统的设计目标,对于数学教学的每节课程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分解、和丰富。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由于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数学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爱玩心理,利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游戏是让学生特别容易接受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设置数字游戏、我问你答、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耍中把知识进行掌握和巩固,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建立课堂评价体系

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评价氛围,评价的内容也要多样化,实现教师自我价值。在评价制度的管理上,注意培养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意识,同时在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奖惩制度要明确,对于有进步和表现优异的学生要及时作出肯定,对于不听话,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师要布置或加重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堂评价体系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带来新的活力。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当前我国的文化教育中,教室是学生受教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有限,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要提高学生对动态物体的反应能力和感知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把课堂教材中的静态编成多媒体画面感的动态进行教学。教师把教材知识配上图画或者动漫的形式,再配上语言场景,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想象困难。在根据设定的情景中加入数学元素,让学生来解答。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六、回归自然和社会,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感受,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把数学运用的生活中进行教学,缩短学生数学之间的距离,让数学回归自然和社会。例如,教师在实践课中的“量一量”,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一步,然后进行测量,或者是量身高、手长等或者把数学运用于平时的生活中,像平时父母买菜、购物等,教师可以设定其场景,让学生进行运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下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策略、方式和手段是一个不断总结和时间的漫长过程。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不断的融入新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143-144.

[2] 焦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4,02:205.

[3] 谭劲,李光树.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14,08:58-63.

[4] 王新民,吴立宝.课改十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化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111-114+128.

[5] 唐荷意.“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J].教育探索,2012,06:57-58.

猜你喜欢
新课标有效性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