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让学生多思考

2015-05-28 07:08陈云龙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思考学生

陈云龙

摘 要:数学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全面提升,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主动地思考,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去找出问题的答案。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数学课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让学生多思考,全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思考

一、引言

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思考、多思考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参与情况并不容乐观,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自主思考的实践和机会。为此,我们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参与不高、思考机会少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对当地的几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走访与调查,结果发现很多一线的数学教师并没有真正领悟新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内涵,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二)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足

学生之所以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参与程度不高,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往往会占据绝大多数的时间,学生们也很容易出现这样的一种状况,就是一直非常努力想跟上教师的思路,可是却很难真正跟上教师讲课的速度,更别提主动思考了,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加以改善的话,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那么对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参与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

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做题—讲题—再做题的循环模式。与此同时,有的教师对题目根本没有进行认真、仔细和全面的甄选,导致学生渐渐产生了一种厌倦和疲惫的情绪。这种“为了应付老师而做题”的想法一旦出现,学生就很难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往往也就无法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数学课堂学生多思考的途径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支配者,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二者之间本来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下,学生很难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更无法主动思考。为此,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

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了解他们的性格差异,了解他们的实际知识储备水平,有针对性地去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思考提供良好的平台。

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去开展教学,多给学生以微笑和信任,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们明白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知识人”。这样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和教师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也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去积极思考。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一定要加强合作,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这样会有助于民主、平等学习氛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们因紧张的学习而产生的紧张感、顾虑,甚至是不安,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开展学习活动。

(二)实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1.小组讨论式教学

现在的数学教学模式总是围绕着老师的备课本来展开教学的,有时候教师为了赶进度、争时间而只给学生讲解其中的重点与要点,所以就忽视了学生中不明白的地方,即使同学间互相讨论也难达到很好的效果。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力求做到:以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多讲述学生实用的知识,不要束缚于课本本身的知识,课堂教学应以分组讨论的方式为主要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课程。

事实证明,恰当运用小组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独立思考。

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采用小组讨论时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学生们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给出的答案未必都是正确的,教师一定要注意肯定学生在思考与讨论过程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不要过分强调答案的正确与否,以免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

2.围绕实际教学内容展开情境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有助于实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参与。我们以“正负数”这一环节的教学为例,可以这样设计: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大家都玩过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吗?那现在我们就来分组玩一玩这个游戏,我们以零分为基准分,两两一组,胜出的同学记作5分,那么输的同学的分数应该怎么记呢?有的学生会说,老师这个怎么记呢?还没有赢分,这不够输的啊…面对学生诸多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入负数的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们更容易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加以准确应用。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通过一次或者几次考试的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这也是为什么在老师的眼中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区别的主要原因,这样不仅无法准确、客观衡量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更容易挫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们要尽快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为此,我们应该力求做到:

首先,教师要平等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而不是仅仅关注那些所谓的“优秀生”。以课堂提问为例,多给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机会。但是,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一定要对学生的作答给予及时的、必要的和客观的点评;

其次,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成绩为基础,对其进行评价。如果学生现在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仅课堂表现积极了,成绩较以前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学生以必要的鼓励,肯定学生付出的积极努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充分认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才能全面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钱小娟.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几点做法[J].考试周刊,2011,51.

[2] 徐开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5.

[3] 吴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J].快乐阅读,2011,17.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思考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