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别再以课改的名义伤害

2015-05-28 07:08马英红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生活

马英红

一、语文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现状及分析

1.因追求个性而淡化课堂秩序是无效的缘由之一。注重个性发展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亮点。但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和课堂的积极活跃,人为地淡化了课堂秩序,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对语文课堂进行观察,经常会发现这样的课堂状态:课堂上,有的学生兴趣所致,不加思考,不顾他人,率性所为;有的学生心不在焉,似听非听,似学非学;有的学生则游离于课堂之外,做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由有余而约束不足,而课堂秩序的涣散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

2.脱离教学内容,为赋质疑强说疑是无效的缘由之二。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明显增加,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热闹的效果而冷落了主要的教学内容,为质疑而质疑,为讨论而讨论。现在的许多老师虽然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只要学生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都要组织小组讨论。这种看似热热闹闹、生气勃勃的交流互动,其实却是一种无效的教学行为。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如何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无效行为,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真正得到新课程的精髓,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平时的教学实际,做一点教学理念上探讨。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源于对学生主体的关注

1、打好教师人格魅力这张王牌,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对一个老师有好感,对这个老师教授的学科他就愿学乐学,学习成绩也会不断上升。要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的人格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既来自渊博的学科知识,幽默风趣的谈吐,对学生毫不吝啬的关心也是必不可少的。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做他们的亲密朋友。师生关系和谐,才能创建有效的课堂氛围,才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2、找准有效学习的切入点,激发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编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大体可以归纳为:一是“导语”引“趣”。二是问题激“趣”。课文之后或“综合性学习”中设计一些具有理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新教材将过去的“练习”改成现在的“研讨与练习”,目的是倡导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既为研讨,就需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得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记住由老师宣布的所谓“标准答案”。三是活动生“趣”。课文之后或“综合性学习”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契机,创造教学艺术,培养、激发、强化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源于教师素养的提高

1、善于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多途径地、及时有效地获取学情反馈。可以从学生课堂的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并合理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的学习活动中获取反馈信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从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练习的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地查漏补缺;从课后征询学生的意见中获取反馈信息,认真加强“教”与“学”的协调。

2、勤于书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有人曾经提出: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你就会成长为一名名师。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保证,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要养成自身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的勇气和习惯。教学反思常常是从教学这一层面开始的,即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教学策略、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比如一节课选择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等。更高层次的反思则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充分利用了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等[2]。反思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为课堂教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决策和教学选择,优化课堂,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源于对生活的关注

1、在教材中寻找生活的踪影

语文教科书,有不少课后研讨与练习,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都与生活相结合,颇具探索性,它们能引发并激起学生的探索和思维的活力。

语文教科书的编排将语文从条条框框的分析还原到多彩生活的展现,把本本、教条似的知识传授演绎成灵活多样、巧妙自然的延伸、迁移、拓展。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事半而功倍;脱离生活,语文教学就枯燥无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事倍而功半。

2、在生活找到语文的足迹

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也说过:“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的确,语文的足迹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我们和别人打电话、发短信是语文;我们看电视报纸、听新闻、读小说也是语文;那些我们喜欢的歌词、主持词、颁奖词、广播稿、开场白还是语文;走在大街上,商铺的店名、商家的广告词、宣传语、五花八门的传单仍是语文;我们要参加竞职演讲,向别人推销自己,介绍物品、讨价还价、采访、甚至问路都是语文。这些都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用武之地。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语文课堂教学注入生活的气息,语文课堂还原成为生活的窗口,语文课堂才能够成为学生思想成熟、精神成长的的一片芳草地。语文课堂的效率才能得到保证。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有效性生活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