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美国品牌教师的共同基因

2015-05-30 00:37罗朝猛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2015年9期
关键词:年度学校教育

罗朝猛

近几年,在我国中小学刮起了一股学习美国国家年度教师之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邀请数名美国国家年度教师来华演讲与座谈;我国一些报刊也不断报道这些教师的“先进事迹”;迄今已有两家出版社出版了推介美國国家年度教师的专著。笔者所在的学校曾邀请美国国家年度教师之一雷夫·艾斯奎斯来校讲座。与他面对面的交流,触发了笔者窥探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成长秘笈之心,意欲发现他们作为品牌教师的共同特质,从他们的故事里,寻求品牌教师共同的基因。

万里挑一的“年度教师”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评选始于1952年,至今已有63载,由美国州立学校主管理事会发起,是美国历时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全国性教师类奖项。美国公立学校教师近300万人,每年只选一人。颁奖仪式于每年的4月或5月在白宫举行,由总统亲自接见颁奖。今年4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将一只刻有“2015年国家年度教师莎娜·皮普斯”的水晶苹果颁发给了这位中学女教师。

毋容置疑,获美国国家年度教师殊荣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品牌教师。为什么说他们是品牌教师呢?我们可以从其评选标准中找到佐证。评选标准中有这样两条:一是受到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尊重和认可;二是在社区中发挥和在学校中同样的积极、有效作用。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评选,最为关注的是对学生的提升,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后进学生群体的提升。所以,美国年度教师中有不少来自于十分普通的公立学校,甚至薄弱学校、农村学校。

此外,美国国家评选委员会还非常看重他们是否具有作为教育发言人、信息传播者的能力。按照相关规定,获此奖项的教师将在美国和全世界参加系列活动,宣传教师形象,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年度教师的首要品质

在美国,赴白宫参加颁奖仪式的各州年度教师们曾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讨论优秀教师的共同品质,其结果排在最前面的两个词是“热情”和“创造力”。

笔者在美国教育期刊上看到招聘教师的广告,其中首要条件就是要有热情。美国州立学校主管理事会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度教师最基本的特质是对学习、对教学和对帮助学生取得成功有着持续不断的热情。因为时代在变,学生走进学校时会给教师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教师惟有保持对教育的热情才能应对挑战与战胜困难,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取得最大的成功。

1992年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之所以能够坚守在第56号教室近30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喜欢他的孩子们,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喜欢看着孩子们慢慢成长的样子。说到底,就是喜欢他的教育教学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我的这份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当笔者现场向他提问:“是什么使你一直保持这样的教学激情?”始料不及,他做了这样的回答:“娶了一位好太太,好太太的不断鼓励。” 他还幽默地说,因为太太要建一个高品味的厨房,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他要一直坚持在讲坛,还要坚守几十年后才能赚到足够修建厨房的钱。

2009年度教师安东尼·马伦原是一名退休警官,天命之年成为了一名专门和“问题少年”打交道的教师。他用一颗爱心、一份耐心和一片真诚,帮助徘徊在社会边缘的青少年重回人生正途,兑现了对每一个孩子“不抛弃、不放弃”的诺言。

2014年度教师肖恩·麦库姆在与我国名师对话环节中阐述了他的教育哲学 ——“孩子先于内容,爱先于一切(kids before content and love before all)”。肖恩解释说,应让学生经常感到支持与关心,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老师是他的队友。相信学生、重视学生、期望学生,是他的教育理念。

美国年度教师首要品质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的创造力。2008年度教师获得者迈克尔·盖森,就是一位非常具有创造力的教师代表。他半路出家,从护林员转行成为科学教师。他所在的学校6年换了5任校长,学生成绩差强人意。盖森勇于接受挑战和面对困难,他把科学内容编写成各种各样的歌曲,在学生中间广为传唱。枯燥难记的定义、公式,配上流行的曲调,一下子变得朗朗上口,学生学得有趣又轻松。

2011年度教师米歇尔·谢尔是一所郊区学校的化学老师,这位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成功地为残疾学生、有色人种和底层背景的学生开辟出了一条通往科学世界的道路。她的秘诀是,让所有学生自进入课堂的那一刻起,就觉得是在学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不管他擅长还是不擅长。

2012年美国年度教师丽贝卡·米沃基在获奖感言中说,一位伟大的教师应该富有创造力。行胜于言,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通过各种工具、作业、方法和点子,使孩子们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要学的东西上。

探寻品牌教师的共同基因,其实是在为我国战斗在第一线的普通中小学教师寻求追赶的标杆性人物的特质。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像美国年度教师那样的品牌教师,但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大胆的实践与探索,做最好的自己。只要我们抱着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信念与心态,在品牌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总有一天,我们将成为不是品牌教师而胜于品牌教师的“另类”教师。

(作者系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教研处主任、教育学博士)

猜你喜欢
年度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年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年度采购盛典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