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5-05-30 10:48刘季宏
新课程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现代文想象力中考

刘季宏

2014年,北京中高考语文试题变化超乎人们的预期。基础知识板块出现了书法、汉字的笔顺、对联等新的考查形式;作文试题由原来的单一试题变为二选一试题;最令人振奋的是,作文试题要求也从写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转变为写想象作文。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考试命题的这些巨大变化其实早有端倪,早在3月份发布的《2015年北京语文中考说明》就在写作部分“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后面重点增加了“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的文字。明确鼓励中考生大胆写作想象作文。

命题的巨大变化正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新课程的“新”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也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评价的创新。归根结底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另外,从现代文阅读方面看,《2015年北京语文中考说明》“附录1”中,现代文文章示例由2014年的16篇增加到26篇,其中包含童话、科幻、演讲、书信等新体裁,体现了丰富考生阅读文章样式、拓宽阅读视野的导向。在样题中,增加了科幻小说《机器人罗比》。想象能力考查摆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与此相呼应,今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一改往年阅读以选择散文、记叙文居多的惯例,科幻小说阅读《超级智能住宅》横空出世。更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中考大作文其中一道试题就是续写《超级智能住宅》的结尾,与现代文阅读材料对接,也是让学生充分发挥科幻的想象力的。

无独有偶,今年的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也有对考生想象力考查的因素。下面是高考作文第一题: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从以上列举的中高考试题材料来看,无论是阅读内容还是写作试题,学生想象力已经成为考试的一个焦点。那么学生对于考查想象力的试题具体反应又是如何呢?

从中考考生的反应来看,不乏续写科幻题材的。一名考生说,他写了智能住宅有好处也有坏处,科技是柄双刃剑。笔者调查的很多考生都表示,今年明显感觉平常准备好的作文很难套用,平时复习也很少训练想象作文。另外,参考今年高考作文阅卷结果分析,高考考生对发挥想象力的作文不太有信心。据了解,56万多名北京高考考生中,写 “深入灵魂的热爱”的达4万多名考生;而写“我与英雄的一天”的,仅占考卷总数的大约五分之一,而后者属于想象作文。

笔者在最后一天考试结束时,对考生做了一个随机调查,多数考生也是选择前者。据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漆永祥表示,少数考生因为不了解英雄的生活和个性,不知道从何下笔,写得比较空泛,甚至写跟英雄人物生活一天,只能问:你吃饭了吗?要不要喝点水?由此可见,学生还不适应想象作文的写作,甚至可以说,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在于学生缺乏想象力。如果进一步回溯到我们日常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对于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还很缺乏,从多数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陷在考试分数里太深了。如果我们把考试当作指挥棒,今年的语文考试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指挥”。接下来,我们的[JP3]实际教学更主要的是如何在考试的引导下,把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并付诸于实际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学生想象能力其實是未来创新能力的基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

识进化的源泉。”一个缺乏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学生,要实现创新创造是很难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新课程改革推进缓慢的原因归咎于考试评价,认为是落后陈旧的考试束缚和误导了教学。从近两年的考试来看,考试改革在逐步加速。尤其在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考试更加注重学生的想象力,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有鉴于此,当前的教学,我们不妨利用好考试这个“指挥棒”,利用好考试的积极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不仅是中高考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现代文想象力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