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的相关探讨

2015-05-30 07:26曾景茵
中国市场 2015年36期
关键词:小企业税法会计准则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小企业在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该种类型经济体的大量出现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维护社会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主要阐述小企业实施会计准则后存在的若干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以供业界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外部监督[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130

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制定并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目前的会计准则已经十分完整有效,几乎可以覆盖到所有会发生的业务种类,然而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业务简单、需求不同等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执行会计准则时难度比较大,成本比较高,造成会计成本成为了小企业沉重的负担。在这一良好的实际状况之下,研究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更具有实践意义。

1《小企业会计准则》颁布的必要性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同时废止了2004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一会计准则的出台是顺应我国小企业会计发展现状的需求。首先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极不规范。小企业普遍地只设置一两名会计人员,甚至不设会计人员,而到每个月末或季度末,临时从社会上找一些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做账”,以应付政府税收部门。自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小企业的经营环境、盈利空间和融资状况急剧持续恶化,使得小企业不得不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以逃税漏税。

2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范围界定进一步清晰,但执行存在阻碍虽然新标准给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合理的界定,但是仍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范围不明确只是小企业不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一部分原因,正如前面分析的,一些企业出于转换成本所带来的短期利益受损考虑或者会计人员的行为惯性等原因,加之新准则仍没有强制执行的要求,可能仍不能启用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这样使得新准则的好处仍不会被发现,政府的规范努力也会大打折扣。第二,目前对小企业的界定只有上限,即一定规模以下为小企业,而小企业规模的差异使得其具有的会计核算能力和核算要求其实并不相同,统一适用一致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也会加大一些规模小的小企业的制度执行成本,使得该准则不能很好地执行。

22与税法存在进一步协调和分离的空间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核算的程序进行了简化,在与税法的协调方面基本保持了一致,比如对于资产减值不要求统计,利用成本法来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在收入的确定上,也基本按照税法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小企业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时,就由税法机关来推动。但是,税法与会计对于信息的使用目的并不相同,不应该完全的协调起来,而且不能因为要简化核算的程序而让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削弱。另外,如果不要求小企业对资产计提减值,对于简化核算很显然有好处,但是这仅仅适用于一些以报税为目的的小企业,如果所有小企业都按照这个来执行的话,会计的工作就会很大一部分用来计算纳税,这与会计本身的职能相悖。

23小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由于小企业的自身规模较小,企业内部无法组建完善的会计监管和检查机制,因此许多领导一手专权和不合法的一人多岗等行为无法得到及时制止,很多职责分离的岗位仍然由一人担当,比如很多单位出现出纳和会计都由一人掌管的现象,还有很多小企业的会计部门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会计监管部门完全形同虚设,造成了许多会计监管人员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的现象。长此以往,会计人员无法给治理层提供真实有用的决策信息,造成企业的经营决策无法真实地为企业谋取长远福利。

24部分科目核算没有遵循真实性原则

《准则》中第六条规定,“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虽然这有助于简化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同时对仅仅以报税为目的的小企业较为有利。但不计提减值准备就使得企业的财务报告失真,违背了会计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原则,而使得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仅成为报税的工具。

3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议与对策

31对小企业的适用范围进行阶段性的构思正如前面提到的,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还存在一定的阻碍,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因此,在新准则实施之初,各部门应采取强制手段,要求符合标准小企业遵照执行。具体做法有:第一,税务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使确定的标准小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新准则;第二,联合工商部门,在企业领取营业执照时,划分并标明符合标准的小企业;第三,加大对新准则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新准则并按准则执行;第四,对新准则进行完善,等小企业对新准则运行平稳以后,就会从强制实行变为主动、自愿实施了。

32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很多小企业的会计岗位的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不是很高,在后期的会计培训也不到位。加上小企业本身经济能力有限,在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水平仍没有达到常规标准,很多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无法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使用会计软件,而传统的手写记录工作量较大,造成了会计工作效率低下,会计工作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33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实现协调与分离相结合我们在前面说过,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提供的信息之间的目标并不相同,如果完全协调的话,不一定利于小企业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又有协调,又有分离的关系。

针对目前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对原来的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调整之后的准则仍然可以进行优化,首先,对于固定资产来说,它的折旧范围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折旧,可以与税法进行协调。在现有的准则当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否比税法的范围小并没有提及,针对这一点,可以与税法统一起来,这样可以在纳税上采取税法的规定,减少调整。

34制定相应的落实机制

一套新的准则的颁布,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措施来保证有效落实。对于《准则》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能够引导和督促小企业尽快切实落实会计制度。比如,建立年度最有“小企业会计之星”评比和奖励机制,对入围的企业给予融资优惠等相关的奖励,而对于不落实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惩罚。而对于《准则》培训,除了进行正常的培训考核外,对于《准则》落实较差的企业,其会计人员应每年接受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

35发挥外部监督的重要作用

规范企业的行为离不开外部的社会监督。保障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践行必须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保障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切实落实。社会公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因此监督也更加面面俱到。因此必须给社会公众相应的权利和机会,采用激励机制等鼓励广大群众对其进行监督。除了社会群众,社会机构也在外部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说会计师事务所,他们会经常收到小企业委托来处理一些财务情况,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可以对其进行监督,还可以向他们讲解相关会计制度,消除会计准则执行时出现的误解和疑惑,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

4结论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完善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制定出可行的方案,结合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断探索,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据实践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最终制定出符合我国广大小企业实际情况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使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为我国的经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家兴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应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2]葛萌竹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作者简介]曾景茵(1982—),女,广东佛山人,中级审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审计、税收。

猜你喜欢
小企业税法会计准则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澳大利亚政府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