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开洋走丝路

2015-09-10 07:22韩卫等
经济 2015年5期
关键词:马来中阿阿拉伯

韩卫等

“回顾中阿人民的交往历史,我们就会想起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我们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走在了古代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这是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发表在《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中的重要讲话。

而在群星璀璨的先行者中,马选大师是杰出代表之一。

雍正慧眼识来迟,赐“选”通使阿拉伯

马选奉旨开洋,通使阿拉伯。这是雍正王朝“复开洋禁”的标志性大事之一。那时,长期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曾一度打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并且“大开海禁,听民贸易”,“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雍正王朝出现了“万国咸来互市”的空前盛况。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五年,阿拉伯使者谢赫·艾祖占伯勒欲在中国选一位信仰虔诚、年富力强的穆斯林赴麦加功修。当时,一位名叫马来迟的年轻人深得阿拉伯使者满意。于是,使者通过川陕总督上奏朝廷,请求允准马来迟通使阿拉伯并遒明诸国情况。

与此同时,雍正皇帝也正在考虑与阿拉伯国家通好事宜。而马来迟历经坎坷的经历和矢志不渝的精神早已深受雍正皇帝的赏识。

马来迟出生之时,他家店铺突然失火,家资焚烧一空,其父亲叹曰:“汝命不佳,全家产业,悉遭焚毁,汝何来其迟也。”故给其取名“马来迟”。马来迟4岁半时,就已离开父母,到青海民和县马营镇米拉沟清真寺诵读阿拉伯文,3年后返回河州,之后又送至河州老王寺学习伊斯兰经典。

不仅如此,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使马来迟对前往天房国充满期望。他曾多方收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读过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著作,在学习中也多次表达自己朝觐天房的坚定意志。

因此,雍正不仅赞同马来迟前往阿拉伯功修并遒明列国情况,而且御赐马来迟名“选”,意为马来迟既是穆罕默德后裔弟子挑选的,也是他御赐委派的中阿友好的使者。

漫漫西行天方国,华夏文明传丝路

天方国在中国古人眼里,是远隔千山万水,历涉30余国的“极乐天堂”。

马选留下的天方《克尔白图》显示,公元288年前,他从广州出发,途中经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忽鲁谟斯 (今伊朗米纳布附近)、古拜义(今阿曼)、阿丹(今也门亚丁)、默迦(今沙特麦加),而后到过开罗、耶路撒冷、大马士革、巴格达、土耳其以及远至罗马。

马选到过的这些地方如今被称为“西亚北非”或“中东”地区,这些地区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还有地中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绕其四周,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伊斯兰、基督、犹太等文明的发源地。

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马选远涉重洋确是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就是出海初期的晕船,颠簸的船只使马选痛苦不堪,呕吐不止,头晕脑胀,茶饭不思,坐卧不宁。但是,马选随时都没有忘记他此行的使命,忍受着晕船的剧烈折磨,使一路艰辛酿成花种,让生命之花绚烂开放。

据史料记载,马选行至广州,用了3个月时间在怀圣寺跟伊玛目·艾勒夫学习宗教经典和阿拉伯地理、风俗、方言等。

马选从广州黄埔港出发,途经马斯喀特时,受到了时任马斯喀特素丹赛夫·伊本的隆重接待。赛夫·伊本向马选请教“华夏文明”的解释和中国人对伊斯兰的看法。马选娓娓道来,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一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所谓华,美丽也;所谓夏,博大也。中国有服饰之华、经典之华,国土之大、道德礼仪之大,故谓之华夏。不过,中国人的经典指的是五部先秦古籍,曰:《诗》《书》《礼》《易》《乐》。对应于这5部古籍,《乐》重在讲仁,《书》重在谈义,《礼》重在释礼,《易》重在言智,《诗》重在传信,故此,中国人倡导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

对于中国人对伊斯兰的看法,马选引用明代学者朗瑛在《七修类稿》中的一段话回答:“回回入中国乃隋时,自南海达广,其教有数种(派),吾儒亦有不如,富贵、贫贱、寿夭,一定也,惑于异端而信鬼神矣。彼惟敬天事祖外,一无所崇,富贵者亦不少焉。吾儒虽至亲至友之贫者,多莫尚义,他人不问矣。彼于同郡人贫,月有给养之数。他方来者,亦有助仪。”

马选的回答使素丹赛夫·伊本甚感欣慰,并派人护送马选到亚丁。

在谈到这段历史时,经常往来于阿曼的学者穆罕默德·哈立德说,卧尔兹是伊斯兰宣教的一种方式,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劝导”、“教诲”、“讲道”。阿曼人对于能够宣讲“卧尔兹”的师长和学者是异常尊敬的,马选能够在阿曼讲学,说明他的文化造诣深厚。

学究天人通古今,开蒙筛海绘宝图

马选由亚丁登陆,经过萨那、阿麦什叶、萨达、阿卜哈、宰海宛、加米得、塔伊夫、叶兰山而到达圣地麦加。这一路陵谷纵横、酷热难耐,并时常有夹着黄沙的暴风袭来,一不小心就有丧失生命的危险,但无论是怎样的艰难险阻,也动摇不了马选功修通使的意志。

到达麦加后,马选拜见了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时任希贾兹(管辖麦加、麦地那、吉达等区域)首领穆罕默德·谢里夫。在此,谢里夫接受了马选呈递的国书,并如愿安排马选游学功修。

在希拉山上,马选在麦赫杜姆的引导下面壁苦修。每天只吃椰枣数粒,饮白水一盅,当马选遇到困惑时,麦赫杜姆总会适时显现。数日后,麦赫杜姆与马选彻夜长谈,从见认、体认、知认、深认等方方面面考认马选对天地万物化育之理和真主大恩大德大能之参悟。马选对答如流,且言简意赅。因此,麦赫杜姆给马选授予一个吉庆的道号“艾比力·抚土黑”,意为“开启者”。

此外,马选在巴格达拜谒了举世闻名的培养人材的中心——“智慧宫”。

“遒明天方国情况,弘扬伊斯兰正道”的信仰鼓励着马选百折不挠。因此,马选在遍访阿拉伯各国的同时,不避艰险,探幽寻秘,用心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特别是人文、地理等状况,精心绘制了震古烁今的天方《克尔白图》。

《克尔白图》亦称“天方图”,是一幅综合运用多种制图方法,用不同颜色加以表现山川、河流、建筑,还用《古兰经》经文提示、阿拉伯文注记等描绘显示300年前天方国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朝觐状况的蓝图。蓝图勾勒出从中国广东到天方国的海上路线,描绘出天方国的广袤疆域,标识出伊斯兰教的上百处圣地,浓墨重彩地展示出世界前三大清真寺(麦加禁寺、麦地那圣寺、耶路撒冷远寺)的独特风貌。

2015年2月,为纪念马选通使阿拉伯国家288周年,由山西省国投文化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导发起的丝路国际产业联盟在太原举行了启航仪式。这一联盟着眼于“一带一路”沿线的2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44亿人口,经济规模达21万亿美元的广阔市场,意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通过丝路文化科技交流,带动广泛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聚集技术、产业、资本、人才等要素,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丝路国际产业联盟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做好“3项任务9件事”:第一项任务是深化中阿合作,牵头建立沙特(延布)中国产业园区、推动建立中阿文化科技园区、积极建立中国(山西)清真产业示范基地;第二项任务是弘扬丝路精神,兴建丝路书院、组建丝路智库、开办丝路驿站;第三项任务是打造文化精品,开发丝路文化系列产品、拍摄电视剧《天方图传奇》、动漫片《丝路驼铃》、赴沙特国家博物院举办《中国国粹与非遗文化展》。到2020年,实现产值50亿元人民币,创汇6亿美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马来中阿阿拉伯
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西域察合台文史籍中阿闌豁阿感光而孕故事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马来犀鸟 巨大的盔突
英雄不开宝马来
郎骑竹马来
马来二腈基二硫烯镍(Ⅱ)配合物展现了介电反常和弛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