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影《PK》看宗教

2015-09-10 07:22金丹
经济 2015年5期
关键词:世人信仰印度

金丹

2014年12月,印度电影《PK》在全球同步上映,这大概是印度史上最成功也最具争议性的电影。由于题材敏感,印度领导人呼吁禁止该片,但巨大的票房收入表明了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PK是一个来地球考察的外星人,刚一到地球,飞行器的遥控装置就被恶人抢走了,他在地球努力地学习生存,同时在焦急寻找的过程中尝试虔诚的信仰各种宗教,结果发现,宗教那些美好的承诺往往是一些宗教机构和所谓的“大师”们愚弄世人的手段。影片中PK和有主见的女主播一起努力,揭露了当下印度社会种种愚昧的宗教现状。这个电影不是宣扬无神论,否定宗教,而是拆穿了一些人披着宗教的外衣,以信仰为手段剥削教众。那些神的“代理人”,以捐款的多少来界定对神的虔诚度,优先接见富人,忽视穷人,受赞扬时开心,用言语来恐吓人们。在印度多民族多宗教的大环境下,如此理性又客观地将宗教商业化予以揭露实属不易。

主演阿米尔汗本人是伊斯兰教徒,伊斯兰教也在该片的嘲讽范围之内,反思和理性与虔诚并不冲突,有生命力的宗教都是在不停地改革和自我完善。影片能赢得众多教徒观众的喜爱,在于它所反对的并不是宗教信仰本身,毕竟PK也承认在他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拥有信仰是多么重要的生存动力。我想起了“少年派”,派在绝境中能支撑他坚持下去的也是各种宗教中的神,最后终于绝处逢生。其实到底是哪路神仙保佑了他,派和观众都不得而知,但能肯定的是,信仰激发内心的潜能,这种潜能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影片所嘲讽的是那些以宗教作为工具,欺世盗名、聚敛财富、互相仇视乃至用炸弹剥夺生命的恶徒,以及一叶障目、盲目崇拜的信徒们。PK依次参加了所有教派的宗教仪式,不乏荒唐的、神秘的、艰辛的甚至包含极端肉体痛楚的,他完成得十分虔诚,却一无所获,这足以促使我们审视仪式的必要性,进而思考宗教的本质。

PK眼神清澈,神情呆萌,思维怪诞,举止滑稽。他有着《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孩子的纯真,却不像稚童那样容易被洗脑,他常怀良善之心,又拥有绝顶智慧,他不会被拉进世俗的泥沼,倒能用三言两语点化世人。PK对于一切习以为常却不合常理之事,发出了尖锐的质问。成年后,我们通常停止发问,更缺乏质疑精神。PK代表了童真时的我们,曾经我们也像他一样做着荒唐事,跌跌撞撞地去了解世界真相,但等到我们通晓了一些处世规则后,这种能力也离我们远去了。看这部电影时的感动,说明我们依旧怀念那颗赤子之心。

通常我们看印度,看到的是贫穷和落后,但是看他们在自己文化产品上的认真和努力,和他们对自己国家传统、现状、命运和出路种种问题真诚、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让人相信,印度这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度,一定会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世人信仰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与信仰同行
无私无畏世人尊
信仰之光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世人谓我念长安
印度式拆迁
世人谓我恋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