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015-09-10 23:06张友珠
考试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课堂气氛师生关系

张友珠

摘 要: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 教学艺术 评价权力

课堂气氛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又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盲从于教材。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耐心和信心。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里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追求知识,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感染学生。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教师要微笑着面对学生,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可多给学生肯定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学生“好极了”、“你真棒”等,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通过赞赏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提高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

四、要利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可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五、要把评价权利交给学生

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评价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手段。评价的结果应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抵触情绪,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因此,把评价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间互相批改打分,教师只是在学生评价后,有目的地抽查几本,了解情况。教师的充分信任,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回报。这种民主的评价方式更会增强师生间的信任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充分展现自己,发挥应有的水平。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老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在让学生感知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在感知课文内容后提问:《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了些什么?老头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然后学生分成四人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这种教学设计给学生选择内容的空间,给学生合作的空间,给学生发言的空间,充分发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但营造良好课堂气氛,而且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收到极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优化的效果。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很多,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课堂气氛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