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赏析练评,写好中国字

2015-09-10 23:06吴秀珍
考试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范字写字书写

吴秀珍

鲁迅先生曾很自豪地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中国汉字的形体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以它为载体的书写技巧早已成为一门精湛的艺术——书法艺术。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2011年教育部就中小学书法教育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文件从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条件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要求。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中小学生写字做到“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的关系,探索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的教学策略,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我从教二十年,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并与同行不断研究实践,构建出小学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查—赏—析—练—评,收到了喜人的效果。

一、查——查学具坐姿,做好书写准备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首先要从检查学具开始。上课前,我常常检查学生的学具准备是否充分,摆放位置是否适当。因为整齐的摆放不仅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更可以成为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开始。其次,我要求学生端正坐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再次,我引导学生调整心境,保持心静如水。因为写字是一项精细活,写字练习的过程也是调节人的心境的过程,心静如水是写字时的较好状态。我常用的方式是播放优美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做深呼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平声静气进入写字课堂。

二、赏——赏名家名作,激发书写兴趣

“见多”才能“识广”。中国古人强调“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中国的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早已带着它特有的民族属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出经久不灭的异彩。因此上课伊始,我常常把搜集到的古今书法大师,如三国的钟繇,晋代的王羲之,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元代的赵孟等少年时代练字的故事,由浅入深地讲给他们听,借以激发每个儿童热爱写字的情感;或者让学生欣赏古今书法艺术大师的杰作,了解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或讲一幅好作品的经济价值,让学生明白写字也是一项技艺,可以作为今后谋生的一个手段;或展示同伴优秀作业,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写好字的求知欲,使之乐写、想写一手漂亮的字。

三、析——析结构笔画,领悟书写规律

写字教学要循序渐进,教学生用熟了笔,写熟了笔画,知道了笔顺和结构,会认的字就不用再学也会写了。因此,在学生动笔书写前,我首先遵循直观性原则,采用电教多媒体等手段调动学生多感官,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观察每个字的结构、每一个部分的大小比例、在田字格中的标准位置等,重点分析各种基本笔画的运笔特点和字的构造特点、组合规律,使学生印象深、兴趣浓。如教写“土”字,我先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横的特点:上横短,下横长;上横重,下横轻;上横平,下横斜(左低右高,微微向右仰)。再观察竖的特点:竖画处在正中,笔直,和横画相比则是横轻竖重。而“欣”“弗”等字其竖画却是倾斜的,曲度很明显,从而体会书法中所谓的“横平竖直”,其真正的含义是:横无平横,竖无直竖,只求字的整体机构正而已。

其次,在指导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比较、反复推敲,去领悟、去发现。如教同偏旁的字“树、村、杏、李、梨”时,学生反复比较这几个字后,得出都是“木”,但“木”的位置不同,写法也就不同。“木”在左时,“捺”变成“点”;“木”在上时,“竖”写短些,“撇、捺”要写得伸展;“木”在下时,“横”要写长,“撇、捺”要写得伸展。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写字时就能胸有成竹。在领悟了“木”字的书写特点及每个字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后,其他同偏旁部首的字也能写好。学一个带动一串,让学生从熟悉的课本内找出与本节课结构相同的生字,在这种寻找和书写的过程中强化了方法,归纳出了书写要点,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了书写规律。

四、练——练汉字书写,习得书写技能

实践出真知,练习自古以来就是习字的重要环节,是掌握书写技能的主要途径。如果写字教学中没有书写练习,那么简直就是纸上谈兵。据说大书法家怀素为了练好《千字文》,竟足足练了八百本。实践证明,练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让学生熟练地把握书写动作,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当学生书写时,我总是进行桌间巡视检查和个别指导,相机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育学生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写字时做到全神贯注,耐心细致地按照范字进行“临”或“摹”或“描红”等。因学生个体有差异,写字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课上我总是宽容对待在练习中暂时书写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一个学习的转变过程。此外,我遵循适度性原则,就是写字教学的进行速度适度,书写练习的数量和时间适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以5个字为例,如果连写,则3遍效果最好;如果分写,则4遍最有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采取“错一罚十”的办法,教学效果只能事与愿违,对学生来说就是身心伤害。

五、评——展评矫正改,提高书写能力

准确及时的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并激励他们坚持不懈地练好字。因此在学生书写练习结束后,我为学生创设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组织其他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赏析,指导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感悟评析展示的字。如说说你喜欢谁写的字?他或她的字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和范字比,同学写的字哪些点画像范字,哪些结构像范字?在寻找亮点、激励性评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反复揣摩,发现不足,及时矫正,进而牢记范字点画的准确位置,变“眼中”的字为“心中”的字。在展评过程中,对写得好的、进步快的学生,我常将他们的作品收集在班上传阅、张贴,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对写得不好的字,我会画一个小红圈,以示警告,然后耐心指导学生再次观察它的点画位置,分析它的间架结构,悄悄告诉他:“再写一次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写好!”学生精神备受鼓舞,于是不由自主地开始写起来,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中国汉字字形优美、端庄,笔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结构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其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根据这一特点,我努力发掘汉字本身美的因素,在学生完成写字任务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汉字书写的要领、方法、技巧等进行总结,总结的过程既是内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汉字意美、音美、形美的审美情趣,又是理性提升的过程。如,书写“木”字的要领:横短竖长,横画上扬,撇捺舒展,对称工整。“木”字在左当偏旁时的书写要领:木字左边站,体型变窄长,竖靠横右边,捺画缩成点。“木”在字头时的书写要领:木字站上面,字头要略扁,下伸则上缩,下短则上长。“木”在字底时的书写要领:木字写在下,要把身压低。上收下就放,下部撇捺展;上展下就收,撇捺变成点。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要领,以后书写有“木”的字就能稳中求变,融会贯通,写出漂亮的字。

文章所述只是小学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教学模式中最常用的一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模式,从一笔一画的基本训练到每个字合理结构的辨识与动手书写,从仿影描摹到对名家碑帖临摹,写字都是细心观察、正确行笔的过程,是文化认知形成的过程,是审美思想感情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这正是同人的身心发展、知识积累及个性形成趋于一种双线同轨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同时,写好字的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意志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是培养一个人的严谨、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和专心致志的精神的过程。我期望所有语文教师都能不断研究,探索出更多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让写字成为学生获取成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人格升华的催化剂。

六、模式构架图示

猜你喜欢
范字写字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光明
用什么书写呢?
我学写字
学写字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小学硬笔书法课堂教学模式刍议
间架练习指导(二)
——纵横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