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方法与时机

2015-09-10 23:06王伟杰
考试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运球身体素质体育课

王伟杰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在进行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因为体育课本身就是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在教学准备环节进行专项性辅助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基本部分教学环节前段进行针对性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基本部分教学环节的后部分进行补充性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结束环节开展拓展性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身体素质练习在体育课中处处都有。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身体素质练习进行科学的安排,既做到提高身体素质又不影响技能与技术的学习。

一、根据不同运动技能的教学采用不同练习方法

在体育课教学中,素质练习内容之间的不同搭配及其前后时间顺序,会影响学生练习的效果。身体素质练习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通过负重下蹲、半蹲等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做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仰卧起坐发展腰腹力量。通过调整学生的步幅和步频,再结合下肢力量的训练加快速度。如在快速跑等速度练习前,适当进行强度大、数量不多的短跳,对速度的提高是有益的;在力量素质的练习后进行速度素质的练习,可以有效发展力量和速度素质等。通过跳转体360°、快速折返跑、听口令背对起跑方向起跑等练习提高灵敏度。通过压肩、压腿、坐位体前屈等发展柔韧性。在教授原地侧向掷垒球时,做完准备活动后做两组高抬腿练习和俯卧撑练习。先教授学生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下肢的蹬地转髋练习,体会身体由预备时的侧向在蹬地转髋后转向投掷方向,两人一组一个人拉着练习同学的非投掷臂,让其练习体会蹬地转髋及用力顺序。再教授学生原地侧向掷垒球的上肢动作后两人一组进行对比练习,也可以一个学生拉着另一个做动作的学生的投掷臂,让他做动作,体会上肢投掷时的鞭打动作,最后完整地进行练习。在技能教学中,可采用低难度严要求的评价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高难度的动作打下基础,量变引起质变,量的积累是关键,技术的熟练水平直接决定技能的形成。例如在教学篮球的运球动作时先练习原地的各种运球,达到一定的水平再练习行进间的各种运球,最后形成应变各种变化运球技能。对于那些在总体水平上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学生,从促进学生身体全面而平衡发展的角度出发,重点抓好薄弱环节的练习。比如有的学生上肢力量较弱,有的耐力较差,面对这种状况就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练习内容作为课课练,以促进这部分素质的提高。

二、身体素质练习要把握安排的时机

通常在课的技能学习之后,根据课的内容、练习密度、运动量及学生身体素质,安排适量的身体素质练习,以便为学生提高体能,增强体质,更好地学习其他的运动技术,形成相应的运动技能,掌握几项运动技能,从而热爱相应的活动,形成终身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练习一般在准备部分的最后,也就是准备活动后面。因为学生刚刚做完准备活动,身体各关节组织刚刚活动开,而且体力比较充沛,如果在教学结束后加入素质练习,学生可能没有体力做各项素质练习。这个时间练习有两个好处:第一学生的精力集中,容易将动作做到位。第二练习的强度不太,有一些活动,还能够起到热身的作用。课的基本部分最后的一段时间进行练习,这时由于学生的身体通过一节课锻炼,身体的肌肉、骨骼都充分舒展开来,做素质练习,强化身体素质,还可以在游戏之中进行,当学生做错动作时作为处罚的一种手段,这时的素质练习往往会在学生的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就完成。利用好教材和相应的器材都会找到让学生兴奋的点,进行有效的练习,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和好玩。这种方式、方法和形式在教学中是经常被体育教师运用的,每次都能收到很好的练习效果。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时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又可以根据前面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运动负荷和密度的调整,从而保证整堂课学生的锻炼效果。另外,在准备活动的后半段学生身体预热后进行一些易操作和具有趣味性的身体素质练习,既是对学生身体和情绪的调动,又可以达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身体练习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根据各阶段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形式,有针对性地提高身体素质,这才是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将身体素质发展和技术教学孤立对待,其效果会大打折扣,从学生层面出发,大部分学生是抵制纯粹的身体素质练习的。如果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基本环节中也可以加入身体素质练习,进一步强化身体素质。技能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练习密度相对较低,运动负荷较小,可以转变一种形式强化身体素质。例如在投掷轻物教学中,可以在队形的调动过程中加入身体素质练习,用蹲走、蛙跳、高抬腿等练习代替跑走集合,教师的讲解时间即学生调整,也不影响接下来的练习强度。体育课中进行素质练习要有全局观,从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出发全盘考虑有目的的、计划地进行,不能单纯地看一节课的“课课练”。技能教学与身体素质相辅相成,身体素质高的掌握技能相对会快一些或者质量高一些,体现出来的与运动技能相关的数据就会高一点,因此在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而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练习,通过提高身体素质而掌握技能。

总之,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的薄弱环节,结合所学技能特点,科学把握学生身体某项素质发展的黄金期采用有效手段,合理组织学练,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在原有常规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切适学生的技能教学,同时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以创新理念自觉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练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运球身体素质体育课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体育课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