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让初中地理教学“活”起来

2015-09-10 23:06江红珠
考试周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资源生活化

江红珠

摘 要: 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它呼唤生活化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围绕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生活化 初中地理 教学资源 教学方式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地理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地理。为了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目标,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生活化,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地理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认为学习地理有趣、有用,这是地理课改的最大亮点,也是生活化地理教学的精髓。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师生的改变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全方位“活”起来

(一)引入生活素材,活跃学生的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探求事物结果的重要动机。”对学生而言,如果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是地理教学工作顺利展开的关键。而生活素材来源于学生的周围,学生很熟悉,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学生已有的和熟悉的事物和理论,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初二“南北气温的差异”的时候,我事先布置同学关注天气预报,尤其关注哈尔滨、苏州、海南三地的气温和景观图(天气预报展现的是哈尔滨的冰雕展览,海南的热带海边浴场及家乡苏州的落叶枫树)。学生看到这些地方、这些图片,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上课时不仅乐于表达,而且学到相应的知识,轻松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冬天的北方是一副冰天雪地的景观,南方却还是一片欣欣向荣,遍地绿色。”可见生活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二)结合生活经验,活跃学生的行为。

根据心理学规律:“如果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学接纳知识、自主学习的程度就越高。”自主学习是现代化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这就要求呈现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材料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如果难度过大的话,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影响自主学习的展开,而生活化教学是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如讲影响工业布局的原因时,如果给学生呈现理论,让其自主学习的话,过于枯燥,难度也过大,但是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先让学生总结本地的工业,如“绸都”工业,学生很容易得到:

丝绸怎么来?(丝绸是蚕吐的丝,本地的气候适合养蚕,)

蚕丝怎么变成丝绸(技术、工人等)

丝绸怎么运出去?(交通便利)

卖给谁?(市场的需求)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自主总结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可见生活化教学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的行为“活”起来

(三)培养合作探究,活跃学生的互动。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往往面临类似的问题。这些在学生周围的变化是学生眼睛看得到,耳朵听得到,鼻子呼吸得到,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变化。这正是学生研究性学习很好的课题,也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机会。“×××水污染的研究”、“烧烤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小汽车问题的探讨”等。如我曾经指导过小组研究性学习“从桥看×××的发展”学生很有组织的分工好每个人的工作,有的摄影,获取有关桥的图片,有的采访本地名人,了解桥的故事,有的做问卷调查,看看人们对桥的认识,有的运筹帷幄,总体规划,各自得到劳动成果的时候,还要汇总,还要取舍,后期工作还有PPT的制作,还有展示主讲人的人员确定、准备稿子等,这些都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协调,在这个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一些知识,而且学会人与人的相处过程。可见创造小组研究生活环境,让学生之间的合作“活”起来。

二、生活化教学让老师主动式“活”起来

(一)更新知识储备,奠定“活”的基础。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周围的素材,学生已有的经验,也要求教师关注生活媒体,社会热点,只有这样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胸有成竹。而周围的素材在变化,社会热点在更新,不同时候,会有不同的热点,这就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只有一直处于学习状态,你的知识储备才会时刻更新,才会与时俱进。如上到东南亚区域时候,如果时间放在2004年,可以介绍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东南亚各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但是如果时间放在2014年,教师还在用这个例子的话,就显得有点“过时”,这时候,如果讲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载有239人的波音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其中中国人就有154人,随后20多个国家参与这次失联客机的“国际大搜索”。这样安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一成不变的知识,拿着一套教案支撑一辈子的方式,显然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所以生活化教学,要求老师勤于学习,善于更新,让教师的知识储备“活”起来。

(二)改变教学方式,把握“活”的途径。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很长时间内,我们认为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学就是教教材、学教材。在新课程中,我们把教材(教科书)看做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尽管教材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的开放性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教材拓展到所有对学生有益的资源。要求教师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改变“教教材”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用教材”,兼顾学生的生活周围的世界,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学校内外有形和无形的素材性和条件性资源,只要教师善于发掘和利用,都可以为教学服务,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体验、活动的良好环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死教书”,而要“活”用教材,要“活”用教学形式。例如在教学中国“水资源的时候”,我先整合学生身边的(家乡)水资源特点,包括数量、分布、污染、浪费等,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情况后,很容易地就迁移到中国水资源的学习,也会从数量、分布、污染、浪费等方面加以学习。这就等于是学了两套教材,掌握了两种知识,学会了多样方法,所以生活化教学中老师把生活周围的事物渗透到教学中,让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活”起来。

(三)促成学以致用,实现“活”的实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胸怀,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解生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不仅能拓宽知识面,更有助于理解教材知识,运用所学,“学以致用”正是新课程标准提到的“学有用的地理”,如“汶川大地震”当时我们关注这个事件的话,除了让我们感受到我国同胞遭受的大难,培养爱国、团结同胞的情感;不难从地理的角度运用所学,它属于亚欧版块和印度洋版块的交接地带,一般而言,板块和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而在地震来临时,又应该怎么自我保护呢?这些都会在你关注媒体的同时,结合所学,得到你要的答案,这是一种学习,一种进步。可见生活媒体,让地理知识“活”起来。

三、生活化教学让地理课堂互动性“活”起来

新课程改革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不再是“填鸭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这个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师生的互动。生活化教学以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充分降低学生互动的难度,有利于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地理生活化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式,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良方,也是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教师的学习进步是为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服务的。我们不仅要把教师的学和学生的学相结合,更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把生活化教学和课本教学相结合,让老师的教和老师的学“活”起来,让学生的学“活”起来,让地理课堂“活”起来。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资源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